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肺源性心脏衰竭

源性心脏病简称病,是由于各种胸气管病变而继发的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室肥大为特点的心脏病。大多数病是从气管炎、阻塞性肿发展而来,少部分与气管哮喘、结核、气管扩张有源性心脏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力衰竭,病死率较高。本病属于中医喘证”、“”、“水肿”、“饮”范畴。由于各种胸气管病变而继发的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室肥大......
目录

病因

由于各种胸气管病变而继发的动脉高压,最后导致以右室肥大为特点的心脏病。源性心脏病常年存在,多于冬春季并发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力衰竭。

诊断

要依据长期慢性的胸肺病患史及动脉高压、右室肥大等做出诊断。

鉴别

1.功能代偿期:要有咳嗽、咯、活动后心悸气短紫绀、乏力等症状,即以原发胸疾患的表现及动脉高压、右室肥大的体征为。这时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剑突下有收缩期搏动。

2.功能失代偿期:常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呼吸衰竭、患者心悸促、恶心呕吐腹胀纳差、下肢水肿增快等。重者可有明显紫绀呼吸困难症状,甚至出现嗜睡、悄悔、谵妄抽搐昏迷脑病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1)象: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高,伴有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分类升高。

(2)分析:动脉氧饱和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

(3)X线:要有原发胸疾患、动脉高压和右室肥大的表现。

(4)心脏超声检查:示右室肥大,动脉增宽。

要依据长期慢性的胸肺病患史及动脉高压、右室肥大等做出诊断。

预防

1.西医药治疗

(1)控制呼吸道感染:一般首选青霉素,每日200万-400万u,分次静点滴,并加用链霉素,每次0.5g,每日2次,肉注射。过敏者改用红霉素I.5s加氯霉索1,0~2.0g,静点滴。每日1次。也可据病情选庆大霉索,长那霉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头孢菌素等。有条件时,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来选用药物,则更为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包括平喘、化痰、吸氧及适当应用呼吸兴奋等措施。平喘多用茶碱0.25g稀释后静点滴。化痰可用必嗽平,每次16mg,每日3次。

(3)控制力衰竭:据病情,适当使用小量、短疗程、作用缓和的利尿和强甙。如双氢克尿塞,每次25mg,每日3次。速尿20-40mg,每日3次。适当采用上述措施后,如力衰竭未有纠正,可考虑快速短效的洋地黄类强甙,如西地兰0.2~O,4mg稀释后静注射。

2.中医药治疗

(1)寒痰壅盛:咳嗽多,短气喘息白质稀,恶易汗,身倦乏力,淡苔白,沉细。

治法:温化痰,降平喘。

方药茯苓30克,半夏白术、苏子、陈皮当归、厚朴、前胡各10克,桂枝甘草各6克。

(2)热壅咳嗽黄,不易咯出,身热渴,胸闷烦躁,大便干,苔黄弦滑。

治法:清热化痰

方药:生石膏30克,瓜萎m克,桑白皮黄芩半夏莱菔子、杏仁、贝母各10克,麻黄甘草各6克。

(3)气虚浊壅盛:咳喘不止,动则尤甚,多质稀,腰酸腿软,畏寒乏力,胖质暗、苔白滑脉弦细。

治法:温,肃化痰

方药:茯零、熟地、山药泽泻各15克,皮、山萸肉、苏于、莱菔子、白芥子、款冬各10克,肉桂、制附各6克。

(4)肾阳虚、水湿:咳哨心悸,不得平卧,面色晦暗,四肢冷,浮肿少尿胖质淡、苔滑滑细。

治法:温阳利水,健脾化痰

方药车前子、泽泻茯苓白芍各12克,白术猪苓陈皮半夏、贝母、桔梗各川克,桂枝干姜、制附各6克。

[预防与调养]

1.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积极治疗气管部疾患,防治感冒。

2.宜进禽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有衰者应控制钠、水摄人。忌烟

3.生活规律,顺应自然,秋冬变时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诱发或加重病情。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羊髓

下一篇 羊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