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羊骨

羊骨中含有磷酸钙、碳酸钙原的等成分。其性味温,有补、强筋的作用。可用于减少性紫癜、再生不良性贫血、筋疼痛、要软乏力、白浊、淋痛、久泻、久痢等病症。《饮食正要》中记载的羊骨粥,就是用羊骨一副(砸碎),陈皮6克,良姜6克,草果6克,生姜30克,盐少许,加水粥食用,治疗虚痨无力者,疗效更佳。【药材羊骨【拉丁】Capra hircus L.(山羊);Ovisaries L.......
目录

版本一

【药材羊骨

【拉丁】Capra hircus L.(山羊);Ovisaries L.(绵羊)

【科来源】牛科动物

羊骨制品性味归经】甘,温。①《录》:“热。”②《本草图》:“温,平。”③《纲》:“:甘,热,无毒。”“头:甘,平,无毒。”④《医林纂要》:“胫:咸,平。”入

【功效治】补,温中止泻。治虚劳羸瘦,无力,筋挛痛,白浊,淋痛,久泻,久痢

【用法用量】服:汤或存性入。外用:存性研末撒。

【用药忌宜】《千金·食治》:“宿有热者不可食。”

食疗

红枣羊骨
原料:红枣15枚,羊骨500克,大米200克。
制法:将羊骨(以腿为佳)斩成2段,加水用小1小时,捞起,将骨髓剔至汤中,加入大米、红枣,成粥。
用法:每日分2次服食。
功效:益补脾,健齿。适用于膝酸软乏力、贫血减少性紫癜、小儿牙齿生长缓慢等。

版本二

介绍

羊骨【出处】《录》
【拼音】Yánɡ Gǔ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骼。

【原态】动物态详羊肉条。

【化成份】因部位、年龄等之不同,的化组成亦有差异。其中变动最大的是水分与脂类。质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物,其中一半以上是磷酸钙。此外,又含少量的碳酸钙、磷酸镁和微量的氟、氯、钠、钾、、铝等。氟含量虽然很少,但它是的重要成分。的有机物有原、类粘蛋白、弹性硬蛋白样物质;尚有中性脂肪(量比较多)、磷脂和少量的糖原等。

性味

甘,温。

①《录》:热。

②《本草图》:温,平。

③《纲》::甘,热,无毒。头:甘,平,无毒

④《医林纂要》:胫:咸,平。

功能

,强筋。治虚劳羸瘦,无力,筋挛痛,白浊,淋痛,久泻,久痢

①《录》:虚劳中,羸瘦。

②《千金·食治》:头小儿惊痫

③《唐本草》:头:疗眩,瘦疾。

④《日用本草》:胫:治牙齿疏活、疼痛。

⑤《饮膳正要》:尾:益,补下焦虚冷。

⑥《纲》::补肾虚,通督脉,治痛下痢。胫弱,肾虚不能摄白浊。除湿热,健脚,固牙齿,去皯蹭,治误吞铜钱。

【用法用量】服:汤或存性入。外用:存性研末撒。

【注意】《千金·食治》:宿有热者不可食。

①治虚劳无力羊骨一副(全者,槌碎),陈皮二钱(去白),良姜二钱,草果二个,生姜一两,盐少许。水三斗,慢成汁,滤出澄清,如常作粥,或作羹汤亦可。(《饮膳正要》羊骨粥)

②治脏虚冷,转动不得:羊一具,嫩者,捶碎,烂,和蒜、韭空食之,兼饮少许妙。(《食医镜》)

③治虚损羸瘦乏力,益精气:羊连尾一握,肉苁蓉一两(浸一宿),菟丝子一分(浸三日,曝干,捣末),葱白(去须,切),粳米。上锉碎,水九大盏,取三盏,去滓,将汁入米并苁蓉等粥,欲熟,入葱、五味调和,候熟,即入菟丝子末及,搅转,空食之。(《圣惠粥)

④治筋挛痛:羊胫浸服之。(《纲》)

⑤治思虑伤不摄,遂致白浊:厚朴(去皮,姜汁制,为细末)二两,羊胫(,研粉)一两。上二味,白水面糊为,如梧桐子大。每服百,空用米饮汤送下。(《济生》羊胫炭

⑥治膏淋,脐下妨闷,不得快利:羊骨烧灰,捣,细罗为,每于食前,以榆白皮汤,调下二钱。(《圣惠》)

⑦治小儿洞泄下痢不差,乳食全少:羊胫(烧灰)、鹿角(烧灰)各一两。上研为末,炼蜜和梧桐子大。每服以热水化下三,日三、四服,量儿大小加减。(《普济》羊胫灰,一鹿角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肺源性心脏衰竭

下一篇 肺部出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