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野大豆藤

野大豆藤为豆科植物崂豆的。秋季采收。捞豆(《救荒本草》),又:野毛豆(《百草镜》),鹿藿、饿马黄(《植物实图考》),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豆一年生缠绕草本。瘦细,各部疏被黄棕色长硬毛。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薄纸质,侧生小扁卵状披针,长1.5~5厘米,宽1~2.5厘米,全缘;具长柄。总状花序腋生;萼钟状,5裂;花冠紫红色;雄蕊10,单体;子房上位,无柄,花柱短,柱头小......
目录

原形态

捞豆(《救荒本草》),又:野毛豆(《百草镜》),鹿藿、饿马黄(《植物实图考》),柴豆、野黄豆、山黄豆、野毛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本。瘦细,各部疏被黄棕色长硬毛。三出羽状复叶互生,薄纸质,侧生小扁卵状披针,长1.5~5厘米,宽1~2.5厘米,全缘;具长柄。总状花序腋生;萼钟状,5裂;花冠紫红色;雄蕊10,单体;子房上位,无柄,花柱短,柱头小。荚果线状,略弯,长1.5~13厘米,宽约5毫米,被长硬毛,有种子3~4粒。果期8~9月。

植物种子野料豆)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

生长于田边、水沟旁。分布东北、河北山东、湖北、湖南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性味

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淡。"

②《上海常用草药》:"甘,微。"

功能主治

健脾。治盗汗,伤筋。

①《救生苦海》:"治痘毒,(野毛豆)连存性,研,麻油。不问初起、日久,未溃、已溃。"

②《浙江民间草药》:"平健脾。"

③《杭州药植志》:"止盗汗。"

④《上海常用草药》:"滋养,强壮,敛汗。"

用法用量

服:汤,1~4两。外用:捣或研末调

附方

①治盗汗野大豆藤一至四两,红枣一至二两。加糖,连汁吃。(《浙江山药植志》)

②治伤筋:野大豆蛇葡萄皮、酒糟。捣烂,热包患处。(《浙扛天山药植志》)

各家论述

1.《救生苦海》:治痘毒,(野毛豆)连存性,研,麻油。不同初起、日久,未溃、已溃。

2.《浙江民间草药》:平健脾

3.《杭州药植志》:止盗汗

4.《上海常用草药》:滋养,强壮,敛汗。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野山楂

下一篇 野大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