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横结肠息肉

结肠 (transverse colon)起自结肠,向左横,止于结肠。横结肠横结肠系膜连于后壁,活动度大,横结肠中部下垂至脐或低于脐平面。息肉,是指人体组织表面长出的多余肿物,现代医通常把生长在人体粘膜表面上的赘生物统称为息肉。(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成有一定系,特是细菌和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息肉成的基础。(2) 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成与基因突变......
目录

病因

(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成有一定系,特是细菌和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息肉成的基础。

(2) 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系,从前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的差异。

(3) 炎症刺激:直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水肿,糜烂溃疡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4) 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息肉

诊断

结肠肛缘70CM至回盲部布满大小不等丘样息肉

鉴别

1、淋巴性息肉

淋巴性息肉亦称良性淋巴,多见于20-40岁成人,亦可发生于儿童,男性略多,多发于直肠,尤其是下段直肠,多数为单发,亦可多发,大小不等,直径可自数毫米至3-4厘米。表面光滑或分状或有表浅溃疡成。多数无蒂,有蒂时亦短粗。组织上表现为分化良好的淋巴滤组织,局限于粘膜下层,表面覆盖正常粘膜。可以看到生发中,往往较为扩大,有核分裂像,但周围淋巴细胞中无核分裂像,增殖的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淋巴息肉不发生癌变。较少见的是良性淋巴性息肉病。表现为数量很多的淋巴性息肉。呈5~6厘米的小球息肉,多发病于儿童。组织变化于淋巴性息肉同。

2、炎症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息肉,是肠粘膜长期慢性炎症起的息肉肿,这种息肉多见于溃疡结肠炎,慢性吸虫病,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等病的病变肠道中。常为多发性,多数较小,直径常在1厘米以下,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外多较窄、长、蒂阔而远端不规则。有时呈桥状,两端附着与粘膜,中段游离。组织表现为纤维性肉组织,上皮成分亦可呈间样变。

3、幼年性息肉

约90%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男孩为多见。外观为或卵,表面光滑。90%生长肛门25厘米的范围,直径多数小于1厘米,绝大多数有蒂,约25%为多发性,组织上表现为分化好而大小不规则的腺体,有的成囊性扩张,中贮粘液,间质增生,并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有时表面有溃疡成。

4、增生性息肉

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息肉,又化生性息肉。分布以远侧大肠为多,一般均较小,直径很少超过1厘米,其外为黏膜表面的一个小滴状凸起,表面光滑,基底较宽,多发性亦常见,组织上次种息肉是由增大而规则的腺体成,腺体上皮细胞增多造成皮皱缩呈锯齿细胞核排列规则,其大小及染色质含量变化很小,核分裂较少见。其重要特点是肠腺隐窝的中、下段都有成熟的细胞出现。增生性息肉不发生恶变。

预防

一旦发现有新息肉长出,就应把它尽早切掉,这样就不会发生结肠癌了。前尚没有药物可限制息肉,定期肠镜检查则是当今国际上通用的最佳法,它既是一种预防手段,也是一种治疗法。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野苋子

下一篇 紫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