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紫堇

紫堇 紫堇(jǐn)(拉丁:Corydalis edulis Maxim.),称闷头,是罂粟紫堇一年生草本植物紫堇株高达50厘米,主根细长,分枝常与对生,基生具长柄,倒卵与基生总状花序具3至10花萼花冠粉红或紫红色,果蒴(shuò)果线形,下垂,种子1列,种子密被环状小凹点。国产地在辽宁(千山)、北京河北(沙河)等地区,国外分布在日本。生......
目录

形态特征

紫堇一年生灰绿色草本,高20-50厘米,具主根分枝,具花葶状,常与对生。

基生具长柄,叶片近三角,长5-9厘米,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1-2回羽状全裂,一羽片2-3对,具短柄,二回羽片近无柄,倒卵,羽状分裂,裂狭卵端钝,近具短尖与基生

总状花序疏具3-10苞片狭卵披针,渐尖,全缘,有时下部的疏具齿,约与花梗等长或稍长。花梗长约5毫米。萼片小,近,直径约1.5毫米,具齿红色紫红色,平展。外花瓣较宽展,端微凹,无鸡冠状突起。上花瓣长1.5-2厘米;,基部稍下弯,约占花瓣全长的1/3;蜜腺体长,近伸达末端,大部分与贴生,末端不变狭。下花瓣近基部渐狭。花瓣具鸡冠状突起;爪纤细,稍长于瓣柱头横向纺锤,两端各具1乳突,上面具沟槽,槽具极细小的乳突。

蒴果线形,下垂,长3-3.5厘米,具1列种子种子直径约1.5毫米,密生环状小凹点;种阜小,紧贴种子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400-1200米左右的丘陵、沟边或多石地。

紫堇喜温暖湿润环境,宜在水源充足、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种植,怕干旱,忌连作,宜与高秆作物套种。紫堇栽培受到了自然因素的影响。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辽宁(千山)、北京河北(沙河)、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日本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陕西的汉水流域。

繁殖栽培

种植

紫堇常用种子繁殖,每亩约需种子3-4公斤。通常与禾本科植物套种。小与大玉米等禾本科植物封垄后,在间浅锄地面,将种子均匀撒入间,用大锄推一遍,将种子埋严,浇水,要保持畦面湿润,30天左右出苗。

栽培技术

相关图片紫堇为喜阴植物,故出苗后要勤浇水,加强管理。大秋作物成熟收获时,注意不要埋住地丁苗。上冻前要浇冻水,覆圈肥。翌春化冻后,将粪块砸碎,整平。

清明至谷雨新生尚未布满地面时,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追后要浇水。立夏后停止浇水,以防腐烂,降低产量。

病虫防治

合并图册

垂柳锈病

发病症状紫堇4月下旬至5月初发病。病害在果实上均有发生,且同时在病害部位出现淡黄疱疹疱疹上生有淡黄褐色点状性孢子器,相继在其附近产生疱状隆起,皮破后出黄粉状的锈孢子堆,锈孢子后,、果枯死。

防治法:垂柳锈病的初侵染来源是转紫堇上的锈孢子,因此,及时铲除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用2,4-D丁酯1000倍液,该药有较理想的效果。

主要价值

【药性】苦涩,凉,有毒。

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苦,辛,有毒。

②《陕西草药》:苦涩,涩,凉、有毒。

③南药《草药》:苦、涩、有毒。

④《彝药志》:性平、味苦。

【功能治】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疮疡肿毒;聤流脓;咽喉疼痛;顽癣;秃疮毒蛇咬伤

①《贵州民间草药》:润、止咳,治痨咳

②《贵州草药》:镇静,止

③《陕西草药》:清热解毒,收敛,固。治疮毒,顽癣,秃疮带状疱疹,蛇咬伤肛,遗精

④《安徽草药》:杀虫止痒、解毒消肿。

⑤《全国草药汇编》:清热解中暑头痛腹痛尿痛结核咳;外用治化脓性中耳炎,肛,疮疡肿毒,虫咬伤

⑥《彝药志》:有生津催奶之效。治产后缺乳咽喉炎。

【用法用量】服:汤,4-10克。外用:适量,捣、研末调水外洗。

【使用注意】该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横结肠息肉

下一篇 回盲部结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