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症状百科   
[0]

肝腹水

硬化腹水是指由于肝脏疾病导致肝脏反复炎症,纤维化及硬化成后由于多种病理因素,如高压、低蛋白血症、水钠潴留等积液的临床症状硬化腹水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许多肝脏疾病终末期(失代偿期)的共同临床表现。硬化腹水常见疾病有:乙型、丙型病毒性炎、炎、自身免疫性炎等。肝脏疾病一旦发展至硬化腹水阶段,常常提示硬化到失代偿期,如不进积极干预治疗,预后差。起硬......
目录

疾病概述

肝腹水图册硬化的疾病有多种,在我国,大多数为炎后硬化,少部分为硬化、自身免疫性硬化;地病有吸虫病硬化;遗传代谢性疾病中有豆状核变性等。硬化患者多为乙型炎后硬化,丙型炎后硬化亦常见。硬化初期残余的正常细胞及组织尚能满足机体代谢功能等需要,在糖、蛋白及脂肪的成代谢维持正常功能,表现为各项生化指标基本在正常范围,并未出现低蛋白血症功异常,无积液(无腹水),此期叫代偿期硬化,一旦到了明显功异常伴有腔积液(腹水),食道张或张破裂出脑病等并症时,就进展为失代偿期硬化。可见硬化腹水是严重病即失代偿期硬化要表现。国外研究数据显示,失代偿期硬化如未得到有效治疗(如及时有效抗病毒治疗等),其5年生存率只有14~20%,而失代偿硬化患者75%以上有腹水成。可见,硬化腹水可作为硬化失代偿的要判断依据。

发病机制

硬化腹水成的要原因有两大类,其一是肝硬化腹水因素,另一类是全身因素。

(一)因素

1、门静高压:超过300mmH2O时,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腔。

2、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低于30g/L时,体渗透压降低,致液成分外渗。

3、淋巴液生成过多:回流受阻时,浆自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致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约7~11L,正常为1~3L),超过导管流的能力,淋巴液自包膜和淋巴管渗出至腔。

(二)全身因素

1、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钠重吸收增加。

2、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

3、有效容量不足: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前列腺素、房肽以及激肽释放酶-激肽活性降低,从而导致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

上述多种因素,在腹水成和持续阶段所起的作用有所侧重,其中功能不全和门静高压贯穿整个过程。

发病原因

凡是能硬化的原因均为硬化腹水的成因。肝硬化腹水腹水多在硬化基础上产生,但腹水成除硬化外,还见于源性、腔结核、慢性脏疾病等,需与肝脏因素起的腹水相鉴,才能进对因治疗。

硬化病因很多,其中要是病毒性炎所致,如乙、丙等。同时还有脂肪胆汁淤积、药物、养等面的因素长期损害所致。

1、病毒性炎:前在中国,病毒性炎尤其是慢性乙型炎,是起门静硬化要因素。

2、中毒长期大量酗,是硬化的因素之一。前认为肝脏似有直接毒性作用,它能使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排列不整,甚至出现乙醇透明小体,是细胞严重损伤及坏死的表现。

3、养障碍:多数者承认养不良可降低细胞对有毒和传染因素的抵抗力,而成为硬化的间接病因。动物实验明,喂饲缺乏碱或蛋氨酸食物的动物,可脂肪的阶段发展成硬化

4、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或反复地接触含砷杀虫、四氯化碳、黄磷、氯仿等,或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双酚汀、异烟肼、辛可芬、四环素、氨甲喋呤(MTX)、甲基多巴,可产生中毒性或药物性炎,进而导致硬化。黄霉素也可使细胞发生中毒损害,硬化

5、环障碍:慢性力衰竭、慢性缩窄心包炎可使长期淤缺氧,细胞坏死和纤维化,称淤硬化,也称为源性硬化

6、代谢障碍:色病和豆状核变性(亦称Wilson病)等。

7、胆汁淤积:管阻塞或胆汁淤积时高浓度的红素对细胞有损害作用,久之可发生硬化胆汁淤积所致者称原发胆汁硬化,由管阻塞所致者称继发性胆汁硬化

8、吸虫病:吸虫病时由于虫卵在汇管区刺激结缔组织增生成为吸虫病性纤维化,可起显著的门静高压,亦称为吸虫病性硬化

9、原因不明:部分硬化原因不明,称为隐源性硬化

临床表现

症状体征

腹水出现前患者常有腹胀感,当大量腹水成时,肝硬化腹水腹胀加重,可自观察到部逐渐膨隆,壁绷紧发亮,状如蛙,增大的腔甚至影响患者生活起居,走困难,大量腹水可抬高膈肌,使胸腔容积减少,部受压致呼吸频率增加,呼吸浅表甚至憋,出现端坐呼吸脐疝。典型体征为移动性浊音阳性,大量腹水时全叩浊。

全身症状

(1)腹水时除部大量腹水部膨隆外,还常伴有双下肢水肿,常常是可凹性水肿

(2)腹水发生自发性腹膜炎时,常有发热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等腔刺激症状

(3)其它症状硬化腹水患者亦可能与消化道出脑病其它并症同时出现,则应有贫血精神不正常等相临床表现。

诊断鉴别

助检查

腹水成后易发展为自发性腹膜炎,因此对肝硬化腹水水性状的鉴十分重要,它决定医师的要治疗向。

腹水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腹水一般为渗出液,而非感染性腹水一般为漏出液。区分渗出液与漏出液见下表:

漏出液渗出液
腹水白蛋白/清白蛋白<0.5>0.5
腹水LDH/清LDH<0.6>0.6
腹水细胞总数often<100often>100
腹水PH>7.4<7.2
腹水蛋白含量<25g/l>30g/l
腹水糖含量>3.3mmol/l<3.3mmol/l
李凡他实验negativepositive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分

此外,腹水除有渗出液与漏出液之分外,还应其性状分出乳糜样腹水腹水。前者常因淋巴管受堵而产生,后者常见原因是重度感染、恶性肿管破裂出。通过腹水常规检测可以区分出来,而对于恶性肿起的腹水,我们还可以进腹水中相标记物的检测来明确。

常用化验指标:

1、腹水常规:包括PH、细胞计数及分类、性状等。

2、腹水生化:包括腹水白蛋白、LDH、糖含量等等,是区分漏出液和渗出液的要检测指标,其中葡萄糖测定很重要,渗出液葡萄糖因受细胞或炎症细胞的酵解作用,积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尤其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时更低,常<1.12mmol/L。

3、腹水溶菌酶:癌细胞不产生溶酶体,无溶菌酶产生,故在渗出性或炎症性腹水时溶菌酶无增高(<23mg/L)者,常提示恶性腹水

4、乳酸氢酶:浆膜腔积液中LD>200U/L,或者积液LD与清LD的比值>0.6可作为渗出液的诊断指标。

5、腺苷氢酶:以红细胞和T淋巴细胞含量最丰富。一般在结核性积液中ADA活性升高且幅度最大,常>40U/L,癌性次之,漏出液最低。

6、腹水标记物:癌抗原(CEA)15mg/L,见于恶性腹水,并提示腺癌,腹水甲胎蛋白(AFP)升高。

7、腹水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电泳测定对鉴定真性与假性乳糜积液有价值。真性乳糜积液脂肪含量>4%,脂蛋白电泳可见明显乳糜微粒区带,浆膜腔积液甘油三酯可高于甘油三酯,显微镜检查可见大量脂肪球。

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检查,大多数病例可确认硬变腹水,需与如下鉴

1、由于阻塞或回流不畅致的腹水

(1)阻塞综征:有时并有下腔静阻塞,为成所致。多为继发,常由栓塞性炎、周围炎、肝癌硬变压迫或侵蚀所致。可分急性及慢性两型,急性型表现剧烈腹痛,进肿大及腹水。慢性型除腹痛肝大外,腹水性增多,为蛋白量很高的漏出液,治疗效果不好。上部及下胸部出现明显张。如并有下腔静阻塞,下部静亦呈张,向自下而上。下腔静造影可显示阻塞部位。

(2)缩窄性心包炎或缩窄性炎:前者有颈静怒张、奇压减小,电图异常,放射线检查可见心脏边缘有钙质沉着等。后者无奇,常有房室瓣不全的体征,电图有室增大及左束传导阻滞,以及右房-左房压力梯度升高等。

2、由于肿起的腹水或者巨大囊肿

(1)恶性肿:90%腹膜间皮病例伴有腹水部可触及肿块,窥镜及腹膜活检可确诊。原发性肝癌并发腹水者很常见,由于门静受压或转移所致,可为漏出液或渗出液,性者不少。

(2)巨大囊肿积水:

这些疾病特点:①部膨大,但两侧不对称;②病人仰卧位,肠被挤压向后部与两侧,因此前部叩诊呈浊音,部呈鼓音;③如为卵巢囊肿,脐下围大于脐部或脐上围,脐上移;④X线钡餐透视,发现肠随肿物而移位,肠运动不受影响。

3、由炎症起的腹水

(1)结核性腹膜炎:腹水蛋白量很高,固醇水平增高,致有固醇结晶析出。

(2)腹水:为急性腺炎并发腹膜炎,腹水淀粉酶可高达800~3200单位,有人认为超过300单位即有诊断价值,但也有淀粉酶不增高者。

4、肥胖肠胀起的部胀大:肥胖部呈球,脐下陷,无移动性浊间,全身各部位均有脂肪沉着。高度鼓肠时可部膨胀,但叩诊鼓音,脐不突出,无移动性浊音

5、由其他全身性疾病起的腹水如各种肾病、糖衣、代谢病(粘液性水肿)、养不良、变态反应性疾病(嗜酸粒细胞性腹膜炎)、原性疾病(播性红斑性狼疮)等。腹水,临床依据原发病的征象可以区

疾病治疗

硬化腹水

1、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限制水、钠摄入。肝硬化腹水钠的摄入量每日为250~500mg。如果尿钠在10~50mmol/24h,说明钠潴留不甚严重者,钠的摄入量每日为 500~1000mg,即氯化钠1200~2400mg,相当于低盐饮食。一旦出现明显利尿腹水消退,钠的摄入量每日可增1000~2000mg。一般每日摄水量应限于1500毫升。如清钠小于130 mmol/L,每日摄水量应控制在1000毫升以下。清钠小于125 mmol/L,每日摄水量应减至500毫升到700毫升。

2、利尿治疗:如双氢克尿噻,每次25~100mg,隔日或每周1~2次服用。氨苯蝶啶,每日量50~100mg,饭后服用。要使用安体舒通和速尿。使用安体舒通和速尿的比例为100mg:40mg。始用安体舒通 100mg/天,速尿40mg/天。如利尿效果不明显,可逐渐加量。利尿治疗以每天减轻体重不超过0.5公斤为宜,以免诱发脑病征。腹水渐消退者,可将利尿逐渐减量。

3、反复大量放腹水加静输注白蛋白:用于治疗难治性腹水。每日或每周3次放腹水,每次4000~6000毫升,同时静输注白蛋白40g。

4、提高体渗透压:每周定期少量、多次静输注浆或白蛋白。

5、腹水浓缩回输:用于治疗难治性腹水,或伴有低容量状态、低钠血症低蛋白血症征病人,以及各种原因所致大量腹水急需缓解症状病人。忌症包括:感染性腹水、癌性腹水源性内毒素性腹水;重度功能损害(红素大于85 umol/L),严重凝机制障碍或脑病(3~4期)病人;近期食管张破裂出病人;伴严重功能不全病人。一般每次放水 5000~10000毫升。浓缩每1000毫升腹水中加肝素5~10mg。通过浓缩处理成500毫升,再静回输。

肝腹水6、腔-颈静流术:即PVS术,它是有效的处理硬化腹水法。但由于其有较多的并发症,如发热、细菌感染、水肿等,故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前,要适用于下列患者:顽固性腹水无法移植者;顽固性腹水,而有许多部外科手术瘢痕不能穿放腹水的患者;顽固性腹水无条件反复放腹水治疗的患者。

7、颈静门体分流术(TIPS):能有效降低门静压力,创伤小,安全性高。适用于食管张大出难治性腹水,但易诱发脑病

难治性腹水

顽固性腹水(refractory ascites)又称难治性腹水(intractable ascites),是指患者正规利尿治疗6周(有文献张12周)、腹水仍无明显消退或加重并出现功能不全的一种腹水状态。

难治性腹水的治疗相同于硬化腹水的治疗,但以上处理后可能效果不佳。近年认为,应用特例加压素与大量白蛋白输注对治疗顽固性腹水有效,但因价格昂贵限制该治疗案的应用。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良性肝脏疾病患者的本性治疗措施。顽固性腹水患者上述治疗病情缓解后应争取尽早进肝脏移植。

疾病预后

硬变腹水预后与下列因素有

1、腹水出现较为迅速,且有明显诱因(如肠道出)者,肝硬化腹水预后较好。

2、腹水发生的原因,如为细胞衰竭所致,临床表现黄疸神经异常者,预后严重;如果与门静高压有,则对治疗反应较好。

3、治疗反应良好者预后好,反之预后严重。

4、出现环衰竭,表现尿少或氮质血症者50%~70%迅速死亡。

5、急性或亚急性炎发生腹水时,说明损害严重,预后不好。

6、在胆汁硬变或色病,出现腹水时,为终期表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野苜蓿

下一篇 肝缩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