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星毛蕨

星毛蕨 星毛蕨,俗蔓新月,为星蕨科,一或多年生草本的地生性蕨类植物。长于低湿环境,云南省楚雄、溪等大多数地区均有分布,具有键、助消化、润肠通便的作用。土生蔓状蕨类,高达1米以上。长而横走,连同叶柄基部疏被深棕色、有星状分叉毛的披针鳞片簇生或近生;叶柄禾秆色,坚硬,近光滑,长可达40厘米;叶片披针,基部略变狭,叶轴端常延长成鞭状,着地生成新的植株,一回羽状;羽片可达30对......
目录

形态特征

土生蔓状蕨类,高达1米以上。长而横走,连同叶柄基部疏被深棕色、有星状分叉毛的披针鳞片簇生或近生;叶柄禾秆色,坚硬,近光滑,长可达40厘米;叶片披针,基部略变狭,叶轴端常延长成鞭状,着地生成新的植株,一回羽状;羽片可达30对,披针,长5-10(15)厘米,宽可达2厘米,短尖头,基部截形,边缘浅波状,平展,近对生,近无柄,羽片腋间常生有鳞芽,并由此长出一回羽状的小叶片叶脉明显,侧脉斜展,端连结,并自连结点伸出一条折的外连结各对侧脉直达叶缘的缺刻,在外两侧各成一排斜网眼构成星毛蕨的特有型。干后纸质,淡绿色或褐绿色叶轴两面和腋间有分叉和不分叉的短毛,老时落而变光滑。孢子囊群近或长,着生于侧脉中部,无盖,成熟后往往汇孢子囊体无毛。孢子,单裂缝,周壁薄而透明,具细网状纹饰,网上具小刺。染色体n=36。

一或多年生草本的地生性 蕨类植物短而直立,殆不分歧;外被多数褐色鳞片鳞片卵状三角,边缘有毛。一回羽状复叶,极近生至簇生;态有两种:一为短而有羽片者;一为不具羽片叶轴可无限制生长,且羽片腋常著生被覆鳞片定芽叶柄细长,浅绿色至褐绿色或稻秆色,仅基部有与同之鳞片羽片翠绿色,草质或纸质,常作轻微扭;具短柄或几无柄;两侧平而向前端渐尖;边缘有齿刻,各齿偶又有齿孢子囊群至长,著生羽片细脉的中途。孢子黄褐色。

产地生境

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阳光充足的溪边河滩沙地上,海拔100-950米。除美洲以外的世界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均有分布。嫩可作疏菜。

药用信息

【拼音】:XINGMAOJUE

【来源】:为星蕨植物星毛蕨的全草。

【功效】:疏肝凉血止痢。

治】:用于胃炎痢疾

性味归经】:微酸,凉。入

【用法用量】:服:汤,5一15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拉丁】:Ampelopteris prolifera (Retz.) Copel.

【考 】:始载于《中国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