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辛参

辛参植物秦艽块根。假秦艽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肥碍,疙瘩状联。直立,四棱,不分枝,密被星状糙硬毛。基生叶柄长3-15cm;叶片卵形、卵状披针、三角或卵,长7.5-14cm,宽5-10cm,边缘具齿牙齿状;对生,叶柄长0.3-3cm;卵披针,长5-9cm,宽2-4.5cm,边缘具齿牙齿状;各叶片两面均被中特长的星状糙毛或单毛。轮伞......
目录

简介

【拼音】 Xīn Shēn

】土甘草、白元参、西参、山甘草、白洋参、白玄参

【来源】药材基源:为植物秦艽块根

拉丁:Phlomis betonicoides Diels[P.tuberosa auct.non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块根,洗净,鲜用或切晒干。

形态

多年生草本。肥厚,疙瘩状联。高30-80厘米,直立,四棱,密被射线不等长的星状糙硬毛,不分枝。基生卵形、卵状披针、三角或卵,长7.5-14厘米,宽5-7.5(10)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浅心形心形,边缘为具胼胝服体小突尖的齿状至牙齿状,披针,长5-9厘米,宽2-4.5厘米,边缘为不整齐的齿状或牙齿状,苞披针,长2.5-6厘米,宽1-2厘米,边缘牙齿状,叶片均上面密被中特长的星状糙伏毛或单毛,下面沿网上密被中特长的星状疏柔毛及单毛,其余部分被星状短柔毛,基生叶柄长3-15厘米,叶柄长(0.3)1-3厘米,苞无柄。轮伞密集;苞片深紫色,刺毛状,向上弯,略坚硬,被具缘毛,长6-9毫米,与萼近等长。管状,长约10毫米,上半部及上被具刚毛,其余部分疏被微柔毛,齿刺毛状,长1.8-4毫米,坚硬,平展,齿间具2小齿,边缘密被缘毛。花冠红色,长约1.8厘米,外面密被星状糙短硬毛,冠筒面具毛环,冠檐,上长约8毫米,边缘为不整齐的齿状,自面具髯毛,下长6-7毫米,先端3裂,中裂倒卵状,较大,侧裂较小,近,边缘均具不整齐的齿缺。雄蕊藏,丝具长毛,基部在毛环上不远处具短状附属器。坚果端微鳞毛,成熟时无毛。期6-8月,果期9-10月。

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及西藏东部;生于林间草地、林下或草坡上,海拔2700-3000米。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丽江。

药用

【化成份】中分得白云参甙(baiyunoside),山栀甙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乙酰基假杜鹃素(acetylbarlerin),6-O-丁香酰基-8-O-乙酰基山栀甙甲酯(6-O-syringyl-8-O-acetyl shanzhiside methyl ester),假秦艽甙(phlomisoside)-Ⅰ、Ⅱ。

性味】味甘;苦;性凉

【功能治】理气健脾;解毒消肿。消化不良;脘腹胀痛;腹泻;咳喘胸闷;感冒;咽喉肿痛;药物中毒;跌打瘀肿

【用法用量】服:汤,3-9g。外用:适量,汤洗。

【摘录】《 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辛夷

下一篇 豨莶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