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
物种起源
元末明初,小店的演艺山周围、云阳的东花园及西花园和皇后的天桥已有不少辛夷,清雍正年间,辛夷年产5000余公斤,与冬花、山萸肉并称南召三大特产。建国初期,全县有辛夷树8000亩,年产干蕾4.5万公斤。70年代中期以前,辛夷产品由外贸、医药部门独家收购经营,因受计划经济的制约,再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发展十分缓慢,资源不断遭到破坏。到1976年底,全县仅有辛夷6200亩,共计19.25万株,年产干蕾5万公斤。1978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启动,辛夷价格上扬,市场销路看好,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采取各种措施,搞好辛夷商品基地建设。
形态特征
辛夷为落叶灌木,高3~4米。干皮灰白色灰色,纵裂;小枝紫褐色,平滑无毛,具纵阔椭圆形皮孔,浅白棕色;顶生冬芽卵形,长1~1.5厘米,被淡灰绿色绢毛,腋芽小,长2~3毫米。
叶互生,具短柄,柄长1.5-2厘米,无毛,有时稍具短毛;叶片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0~16厘米,宽5~8.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呈圆楔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有时于叶缘处具极稀短毛,表面绿色,背面浅绿色,主脉凸出。
花于叶前开放,或近同时开放,单一,生于小枝顶端;花萼3片,绿色,卵状披针形,长约为花瓣的1/4~1/3,通常早脱;花冠6片,外面紫红色,内面白色,倒卵形,长8厘米左右,雄蕊多数,螺旋排列,花药线形,花丝短;心皮多数分离,亦螺旋排列,花柱短小尖细。果实长椭圆形,有时稍弯曲。花期2~3月,果期6-7月。
生长习性
辛夷喜温暖气候,生长于较温暖地区,平地或丘陵地区均可栽培。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干燥的夹沙土为好,山坡及房前屋后都可栽种。
辛夷喜光,不耐阴;较耐寒,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忌黏质土壤,不耐盐碱;肉质根,忌水湿;根系发达,萌蘖力强。望春花生于海拔400-2400m的山坡林中;玉兰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混交林中,现庭园普遍栽培;武当玉兰生于海拔1300-2000m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
分布范围
辛夷原分布湖北、安徽、浙江、福建一带,野生较少,在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地广泛栽培。产于河南及湖北者质量最佳,销全国并出口。安徽产品集中安庆,称安春花,质量较次。
繁殖栽培
种植方法
冬末春初,把有多数分蘖的老株挖起,每株需带有根才易成活,随挖随栽,在整好的地上按行株距150~200厘米的距离挖穴,每穴一株,根子平展栽正,并较原来入土深3~6厘米,用细土覆盖根部并压实,使根与土壤密接,再行浇水。
(2)压条法
早春未发新叶时,将母树靠近地面的小核轻轻压入土内,勿使折断,以泥土盖紧并用树钩钩牢,使枝条接近地面处生出嫩根和新技,一年后便能定植。
(3)高空压条法
6月下旬,在母株上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幼嫩枝条,于分岔处用刀削去枝条的皮,削处约呈半圆环状。然后用细长形的竹筒或无底瓦罐套上,使枝条去皮处插在筒中,筒内盛满湿润肥沃的泥土,外面用绳索扎紧,勿使移动。以后经常浇水,保持筒内土壤湿润。次年4月下旬,筒内已长新根,即可取下定植。
于春季或秋季播种,播前将种子放在加草木灰的温水中浸泡3~5天,搓去蜡质,再用温水浸泡一天半后,捞出盖上稻草,经常浇水,种子裂口后,做高畦,按30厘米左右的行距开沟条播,覆土8厘米左右,播后保持土壤湿润,开始出苗的一个月中要插枝遮荫,并及时浇水,除草施肥,生长两年后定植。
选地整地
育苗地宜选择土质肥沃疏松、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选好种植地块后,进行深耕深翻,深度以25~30cm为宜,在耕翻土壤的同时,每亩(667平方米/亩,下同)施入充分腐熟、捣碎的农家肥2500~3500kg,均匀地翻入土壤作底肥。施入农家肥后,把种植地块整平,并耙细,然后作成高畦,高畦宽度为1.3m,留40cm宽的畦沟,在地块的四周挖好排水沟,以利在汛期及时将积水排除,防止发生内涝。栽植地块可利用庭院、房前屋后零星栽植,也可选向阳的缓坡地成片栽植。
种植
4月份,播前将种子放在加草木灰的温水中浸泡3天,搓去蜡质,再用温水浸泡1天,捞出种子,盖上稻草等保温材料,放在25℃的环境下催芽,并经常浇水,当种子出现“裂嘴”时即可播种。播种时,将起好的垄面再一次平整,按沟深 2.5~3cm、行距20~25cm的规格开播种沟,然后将已催好芽的种子播入播种沟内,播种后盖细土,盖土厚度以2~3cm为宜,然后在畦面上盖干草保温保湿。出苗后选晴天傍晚或阴天,揭去盖在播种行上面的盖草,加强田间管理。培育1~2年,当苗高80~100cm时,即可移栽。移栽于秋后或早春萌发前进行。移栽时,按株距1.8m、行距2.5m挖穴,每穴栽苗1株。然后盖细土压实、浇水,再覆土耧平畦面。
辛夷定植后须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容易生长新根,成活后如不遇特殊干旱,都不浇水。其余管理要求不严,只须经常除去杂草。辛夷在未成林时,每年除草3~4次,在成林后每年除草1~2次,每季施用人畜粪水一次,促使花多蕾壮。若是成片栽种,可以在地里间作豆类、麦类或蔬菜等作物。冬末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
移栽后第2年,按1~1.5m的高度定干,打顶后使其分杈,视生长势和枝条分布状况,修剪成自然开心形丰产树型。冬季修剪以疏删为主,短截为辅。每次修剪后追肥1次。
病虫防治
蓑蛾
幼虫取食叶肉,造成孔洞或缺刻。
防治方法:用90%的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雾灭杀。
刺蛾
幼虫取食叶肉,造成孔洞和缺刻。
防治方法:用孢子含量100亿/克青虫菌粉剂300~500倍液喷雾灭杀。
蚜虫
防治方法:用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杀。
主要价值
入药部位
1净制:拣去杂质及花柄,簸去泥屑即得。
2炒制:取辛夷,除去杂质,取净花蕾,用清炒法,炒至绒毛呈微黑色为度,筛去灰屑。
辛,温。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本草经集注》:芎穷为之使。恶五石脂。畏菖蒲、蒲黄、黄连、石膏、黄环。
用法用量
煎服,3~10g。辛夷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肺开窍于鼻,而阳明胃脉环鼻而上行,脑为元神之府,鼻为命门之窍;人之中气不足,浊阴不降" class="baikelink" title="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
2.《本草经疏》:“辛夷,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野,解肌,通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者,皆二经受风邪所致,足阳明主肌肉,手太阴主皮毛,风邪之中人,必自皮毛肌肉,以达于五脏,而变为寒热;又鼻为肺之窍,头为诸阳之首,三阳之脉会于头面,风客阳分则为头痛、面歪、鼻塞、涕出、面肿引齿痛,辛温能解肌散表,芳香能上窜头目,逐阳分之风邪,则诸证自愈矣。眩冒及身几几如在车船之上者,风主动摇之象故也,风邪散,中气温,则九窍通矣。大风之中人,则毛发脱落,风湿之浸淫,则肠胃生虫,散风行湿,则须发生而虫自去矣。”
3.《本草新编》:“辛夷,通窍而上走于脑舍,(治)鼻塞鼻渊之症,无他用,存之以备用可耳。且辛散之物多用,则真气有伤,可暂用而不可久用也。”
4.《本经续疏》:“无五脏身体寒热,而风头脑痛者,是阳淫极上不得阴交而化风,非辛夷所可治也。五脏身体寒热,而不风头脑痛者,是邪连中外,不随阳气而透达,亦非辛夷所可治也。惟风头脑痛之属五脏身体寒热者,乃可以辛夷治。”
植物文化
1983年10月18日南召县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决议,把辛夷定为南召的“县花”,1999年县委、县政府把辛夷作为重点开展的特色产品之一。目前全县辛夷种植面积已达到20多万亩,年产量达到120万公斤。2000年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南召为“中国辛夷之乡”。
产地
近种区别
该品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iondii Pamp.、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v.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的干燥花蕾。
玉兰(《学圃杂疏》),又名白木莲(《本草纲目启蒙》)、应春花、玉堂春、白玉兰。
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冠卵形,分枝少,幼枝有毛。叶互生;叶柄长1~2.5厘米,被柔毛;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8~16厘米,宽5~10厘米,先端阔而突尖,基部渐狭,全缘,上面绿色,脉上被疏毛,下面淡绿色,被灰白色柔毛;冬芽密生绒毛,花大,单生,先叶开放,杯状,直径10~15厘米,白色,或外面紫色而内面白色;花梗粗短,密生黄褐色柔毛;花萼与花瓣相似,9片,倒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雄蕊多数,花丝扁平;心皮多数,卵形,聚生于延长的花托上,多栽培或野生于阔叶林中。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