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锡矿

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早在商代,我们的祖先就能用、铜、生产青铜器皿。 由于质软有延展性、化性质稳定,抗腐蚀、易熔,摩擦系数小,无毒,因此金在现代国防、现代工业、尖端科技术和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一直是的生产大国,储量和产量均居于世界前列。早在公元前3700年埃及人就已用。公元前1800年,中国就有了青铜制品。我国商代后期是青铜器......
目录

锡矿业简史

锡矿早在公元前3700年埃及人就已用。公元前1800年,中国就有了青铜制品。我国商代后期是青铜器极盛的时代,是青铜工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的我国著的后母戊大鼎,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重达875kg的司母戊大鼎是我国前出土青铜器中最大的,也是世界青铜器中所罕见的。

云南个旧早在公元前就已锡矿。清朝乾隆以来,业渐兴,迄清末民初,业大盛。据海记录,从1889年至1939年,个旧共出300766t。广西、湖南历史也较长,据载,宋元丰元年产2321898斤,其中贺州年产878950斤。大厂在宋朝采银,至清初采

锡矿本世纪以来,我国一些重要的锡矿区都做过一些程度不等的地质调查。比较重要的有:1898~1910年M.Lecrele及J.Deprat、1914年丁文江对个旧的调查;1934~1940年孟宪民等对个旧进了1∶5万~1∶1万地地质和坑、硐地质调查;1941年顾功叙等在个旧老厂进了电法物探试验。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满足我国工业发展的需要,展了大规模的普查勘探工作。50年代首先对个旧锡矿勘查,至50年代中期就探明了一系列大、中型砂锡矿床,60年代提交了老厂、松树脚等几个原生锡矿勘探报告。广西大厂锡矿也于1955年始工作,从前人采老峒和“三条小矿天”着手,找到一系列大而富的多金属矿床。50年代还展了广西富贺钟和广东海陆丰以砂的普查勘探工作,很快探明了工业储量。随着1∶20万和1∶5万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的展和物化探法的广泛应用,60年代以来不仅在一些老矿区及外围不断有新的发现,还发现了一些新的锡矿区、带和新的锡矿类型,如80年代查明的滇西锡矿带(其中西盟等锡矿已投入发)、80年代发现和评价的首例大型斑锡矿——广东信宜银锡矿

过40多年的地质调查和普查勘探工作,我国已成了以个旧、大厂和平桂为干的锡矿工业基地,成为世界首要的生产大国。

原料特点

锡矿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强光泽,相对密度为7.0,熔点低(230℃),硬度为3.75,质软延展性好。在地壳中含量仅2×10-6~3×10-6。属于亲铜元素族,但在石圈上部又具有亲氧和亲硫的两性特征。与硫起作用时成两种化物:一硫化和二硫化,它们在高温下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与氧也能化,产生一氧化和二氧化。虽然具有二价和四价两种价态,但在自然条件下,四价化物较为稳定,尤其是氧化(SnO2),它是地壳上最稳定的化物之一。

自然界已知的含锡矿物有50多种,锡矿物大约有20多种。前有济意义的要是石,其次为黄锡矿。某些矿床中,硫矿、辉锑矿、锡矿,有时黑硫银锡矿、黑硼锡矿、马来亚石、水石、水镁锡矿等也可以相对富集,成工业价值。

(1)石 化组成为SnO2,Sn 78.8,O 21.2。四晶系,晶体呈双锥状、锥柱状,有时呈针状。常含混入物、铌、钽,此外尚可含锰、钪、钛、锆、钨及分元素铱、镓等。Fe3+的存在,常影响石的磁性、色、比重。石是要原料来源。

(2)黄锡矿锡矿,化组成为Cu2FeSnS4,Cu 29.58、Fe 12.99、Sn 21.61、S 29.82。四晶系。晶体少见,呈假四面体、假八面体、状等态。黄锡矿在广西含硫化物交代矿床和充填型钨锡矿床、湖南高中温热液型锌矿床中较常见。

(3)辉锑矿 化组成为Pb5Sb2Sn3S14,Pb 49.71、Sb 11.64、Sn 17.04、S 21.51,成分中有、锌等的混入。晶体薄状,常弯,双晶复杂。集体为块状、放射状或球状。与辉锑矿和黄锡矿一起产出,亦产于锡矿中。

(4)硫矿化组成为PbSnS2,Pb 53.05、Sn 30.51、S 16.44。斜晶系。晶体呈状,外近于四。通常为块状集体。常与石、矿、闪锌矿、黄矿一起产于锡矿中。

(5)锡矿组成为Pb3Sb2Sn4S14。斜晶系。成筒状或块状和球的集体。与辉锑矿、闪锌矿和黄矿一起产在锡矿中。

经济用途

锡矿在冶金工业中要用于生产镀(马)和各种金。镀要消费领域,约占的消费量的40%左右,它可以用作食品和饮料的容器、各种包装材料、家用具和干电池外壳等。和少量锑组成的低熔点金就是焊,其占的用量的20%左右。轴承金是、锑、铜的金。含的青铜广泛用于船舶、化工、建筑、货币等许多面。还可与其他金属制成巴比特金、活金、钛基金、铌金,等等,用于原子能工业、航空工业等领域。

在化工要用于生产的化物和化的有机化要用作木材防腐、农药等,的无机化要用作催化、稳定、添加和陶瓷工业的乳化矿是炼要原料。

矿源分布

全球的锡矿分布比较集中,要产于东南亚、南美中部、俄罗斯东部,其次是中非洲东部、欧洲西部及北美西部。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Minerals Commodity Summaries 2011”数据显示,全球查明储量约1100万吨,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巴西、玻利维亚、马来西亚等地。

锡矿中国是世界上锡矿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前已发现锡矿(含矿点、矿化点)520余处,据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2010年总保有储量431.9万吨,居世界第2位。矿产地分布于19个省(区),以广西、云南两省(区)储量最多,分占全国的32.9%和31.4%,湖南广东蒙古、江西次之,以上6省(区)共占全国的93%。锡矿矿床类型要有与类有的矿床、与中、酸性山-潜的矿床、与沉积再造变质作用有的矿床和沉积-热液再造型矿床,以第一类矿床为最重要,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等世界级超大型锡矿皆属此类。这两个锡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3%。从成矿时代来看,锡矿成矿时代比较广泛,以中生代锡矿为最重要,前武纪次之。

资源特点

储量高度集中

如上所说,中国锡矿要集中在云南、广西、广东湖南蒙古、江西6个省、区。而云南要集中在个旧,广西集中在大厂,个旧和大厂二个地区的储量就占了全国总储量的40%左右。

中国锡矿的另一个特点是以原生锡矿,砂锡矿居次要地位。在全国总储量中,原生锡矿占80%,砂锡矿仅占16%。

共伴生组分多

中国锡矿作为单一矿产式出现的只占12%,作为矿产的锡矿占全国总储量的66%,作为共伴生组分的锡矿占全国总储量的22%。共生及伴生的矿产有铜、、锌、钨、锑、钼、铋、银、铌、钽、铍、铟、镓、锗、镉,以及、硫、砷、萤石,等等。

大中型矿床多

中国锡矿大、中型矿床多,尤以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最为著,是世界级的多金属超大型锡矿区。

勘探程度高

中国锡矿勘探程度是比较高的,至1996年底,中国锡矿达勘探工作程度的保有储量占总储量的51.6%,达详查工作程度的占44.8%,二者计占到全国总储量的95.6%。

找矿标志

1、区或隐伏区;

2、大理、角、矽卡、云英、电英区;

3、流纹岗质斑及其接触带附近,个地区的超基性、辉长

锡矿4、重砂测量。因石硬度大,不溶于一般的酸碱,在自然化状态下相当稳定,因此常以重矿物产于水系沉积物的底部。从化土层和水沟沉积物中取样,淘洗,看有否石或木存在。木是Sn4+的盐类水解,分凝出Sn(OH)4的溶和凝脱水后而成的,似木头状物质;

5、硅化带、石英、硫化物石英

6、断裂破碎带、帽、巧克力土(含矽卡、大理化而成的土壤);

7、富氟石及蚀变易与氟物迁移,当沉淀后,氟就滞留在附近的。因此,氟、硼、、砷、锑、铜等异常可指示的成矿远景区,且可预测的储量的大小。

矿床类型

(一)与岗质类有的矿床

这类矿床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多种成矿作用、多种物质来源以及多期成的特征,并可能受到变质作用、浆活动及其有成矿活动等的叠加、改造,其共有10个型

1)石-稀有金属变型:与铌、钽、稀土元素共生,多具似层(壳)状的交代分带特征,矿化要与钠长石化有

2)石-云英型:(钨)矿床产于部,呈细脉、网带,矿化要与云英带有

3)石-电英型:(钨)矿床产于部,呈细脉、网带,常有晚期硫化物叠加。

4)石-伟晶型:含、铌、钽、锂、铍、锆(铪)伟晶要产于体外带,矿化与钠长石化有

5)石-外云英型:锡矿床一般产于体之云英化长英质围中。

6)石-外电英型:-钨(多金属)矿床产于体外酸性障相对放构造体系中,群密集延展较远,多期次叠加。

7)含夕卡型:-(锌)矿床产于夕卡体中及其附近。一般石颗粒极细,还有含矿/硼镁矿、含硅酸盐矿物、富硼酸盐矿物和黝锡矿等。

8)石-云英化夕卡型:钨、、钼、铋共生矿床产于上夕卡及其中的网状云英,皆以石及含硅酸盐式产出。云英化使比率增加。

9)石-电石、绿泥石硫化物型:-钨多金属矿床产于体外碱性障有利构造带中,锡矿要与晚期硫化物的叠加有

10)石-多金属硫化(硫盐)型:/铜//锌/锑……等共生矿床,产于体外碱性障环境中,其成矿机制有“控”和“层控”两种。前者受再造浆控制,后者成矿与沉积(矿源层)-改造或沉积-(浆)热液叠加作用有

(二)与中、酸性山-潜的矿床

这类矿床一般与英安-流纹类中酸性套、石英斑-岗斑等浅成套的产出有直接成因系,其有二个型

1)斑型:、钨、钼矿床组产于斑部交代蚀变带中,锡矿要与绢英带有

2)山-潜山热液型:锡矿床产于英安质-流纹质凝灰熔的密集裂隙中。

(三)与沉积再造或变质作用有的矿床

原始含锡矿源层或高值层浆期后的热液作用或变质作用活化富集成的锡矿床,其有二个型

1)沉积-变质型:锡矿床产于同生沉积的高值层中,成矿与变质分异作用有,矿体顺层呈同步变

2)沉积-热液再造型:锡矿床产于特定矿源层的构造破碎带中,受相邻体影响,但不一定有直接的成因联系。

中国表生锡矿照砂的矿源和堆积环境分为:个旧式残积、坡积、洪积砂锡矿床;大厂式洪积、冲积砂锡矿床及富贺钟式冲(洪)积砂锡矿床。这三类砂矿都产于华南褶皱系成矿域或南岭东西向钨成矿区;要由燕山晚期成矿作用成的原生矿床和含矿石提供矿源;处于亚热带湿热候区,都历了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以来几次候冷暖变迁成的古地理、古水文地质力的强烈作用;接近原生矿区和河流上游石较富,颗粒也较粗。三者的不同点在于,西部端元是个旧式红土型残积、坡积、洪积砂锡矿,缺少常年地表河流,砂矿床分选差,要靠原生矿床的化化、淋滤富集而成。东部端元是富贺钟式砂砾层冲(洪)积砂锡矿床,其特点是地表河流水系发育,原生矿床物理崩解、化后,运载力大的水流分选富集在有利的沉积环境。中间过渡类型的大厂砂锡矿床,原生矿源近似个旧,受河流水系控制的沉积环境则近似富贺钟。

我国锡矿开发情况

我国锡矿资源丰富,矿床类型比较齐全。在锡矿资源储量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要是石—硫化物型、矽卡型和石英型;从采和利用角度来说,最为重要的是石—硫化物型和石英型。石—硫化物型要集中在桂北、滇东等地,矽卡型集中分布在南岭中段湘南等矿集区、石英型则要集中在华南地区的闽西、赣中、粤北、湘南等地;成矿时代以中生代最为重要;成矿大地构造景以造山运动之后的大陆环境为,构造变动剧烈,深大断裂纵横交错,浆活动频繁,特是与成矿作用系密切的中生代类非常发育,最具特色。中国锡矿资源分布集中、储量集中,大中型矿床多,锡矿的类型要有与的层状似层状锡矿、与锡矿、矽卡-云英锡矿、斑锡矿、陆相火锡矿、砂锡矿等,其中又以与的层状似层状、状以及矽卡-云英锡矿最为重要。锡矿的成矿时代从元古宙到新生代都有,但以印支中晚期—燕山早期最为集中。

近年来,随着电子及汽车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锡矿生产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自2004年起,我国每年以不足全球30%的资源采出全球40%以上的,基础储量逐年下降。我国产业存在综利用不足,再生比例较低,产业结构理,变相原材出等问题。通过与其他国家在发利用面对比分析,建议由政府宏观调控,加大国勘查投入,积极探索国外资源,整锡矿企业,建立环产业模式,完善产业链条,明细出征税项,以保障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

选矿方法

锡矿的选矿法与砂金矿类似,一般都采用重选的法和设备处理,对于单体解离度高的砂锡矿选矿与砂金矿的选矿基本一致,通过简单的筛分,洗选即可获得较好的选矿指标。对于单体解离度低的砂锡矿选矿往往还需要过棒磨等工艺打破连生体结构,以提高选矿回收率和矿品位。

锡矿重选的依据也是重力选矿的原理,与废石的比重差进分选,由于砂锡矿与废石的比重差较大,利用重选的法和设备即可获得很好的选矿效果,同时就有高效,能,环保等优势,设备投资小,运成本低,是砂锡矿选矿的理想选择。

锡矿重选的设备要是跳汰机,有时为了提高微细粒级锡矿的回收率,也会用到摇床。砂锡矿重选的工艺流程为:筛分→跳汰→脱水。对于单体解离度较低的砂锡矿往往需要过两次重选的工艺:筛分→跳汰机→棒磨→跳汰→脱水。重选法选锡矿前最理想,最济,最有效的锡矿选矿法,砂锡矿重选设备投资小,运成本低,对环境无污染,在各大砂洗选厂和采船上均采用筛分-重选的法处理砂锡矿,选矿效果良好,应用十分普遍。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以及对矿产资源再利用越来越重视,尾矿综回收利用率被列为优先发展项,大力提高尾矿回收技术研发力度,从选矿尾矿中提取更多的有价值的元素。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