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
形态特征
莴笋茎的样子一圈一圈,像笋。直根系,移植后发生多数侧根,浅而密集,主要分布在20-30cm土层中。 茎短缩。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卵圆形等,颜色有浅绿、绿、深绿或紫红,叶面平展或有皱褶,全缘或有缺刻。短缩茎随植株生长逐渐伸长和加粗,茎端分化花芽后,在花茎伸长的同时茎加粗生长,形成棒状肉质嫩茎。肉色淡绿、翠绿或黄绿色。圆锥形头状花序,每一花序有花20朵左右,自花授粉,有时也会发生异花授粉。瘦果,黑褐或银白色,附有冠毛。
生长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栽培
栽培解析
莴笋是陕西普遍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传统栽培的主要上市时间为春秋两季,即3~5月、10~11月,夏秋无莴笋供应。
莴笋喜冷凉气候,而夏秋莴笋的生长期正值高温季节。高温长日照,易引起莴笋先期抽苔,导致莴笋瘦长,品质差,产量低,是制约夏秋莴笋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首先要选择耐热性强,对日照反应不敏感,不易抽苔的品种。
栽培技术
整个生育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肉质茎形成期和开花结实期。
(1)发芽期:播种至真叶显露,需8-10天。温度、光照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同叶用莴苣。
(2)幼苗期:真叶显露至第一叶序5或8枚叶片一部展开,俗称“团棵”。直播需17-27天;育苗需30多天,生长适温12-20℃,可耐-5~-6℃低温。
(3)莲座期:“团棵”至第三叶序全部展开,心叶与外叶齐平,需20-30天,叶面积迅速扩大,嫩茎开始伸长和加粗。
(4)肉质茎形成期:茎迅速膨大,叶面积迅速扩大,需30天左右。生长适温白天18-22℃,夜间12-15℃,零度以下受冻。此期苗端分化花芽,花茎开始伸长和加粗,成为肉质茎的一部分。
(5)开花结实期:抽薹至瘦果成熟,生育温度与莴苣的相同。p莴笋属高温感应型,花芽分化受日平均温度的影响大。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上,花芽分化迅速。还有人认为花芽分化与5℃以上的积温有关。对高温敏感程度不同的品种,在不同时期播种时,花芽分化需要的积温不同。茎较粗大的植株对高温的感应性比茎较细小的植株强。长日照促进抽薹开花,在24小时日照下,不论15℃或35℃都能提早抽薹开花。高温长日比低温长日更有利于抽薹开花。
无公害种植
1、选择无害环境 莴笋适应性广,根系浅而密集,多分布在20~30cm土层内,因此应选择远离工矿企业无污染的耕地,海拔在300~600m之间,土壤ph值6~7左右,以含矿物质和有机质丰富的灰棕紫泥土、红棕紫泥土和棕紫泥土为宜,以含砂质壤土和壤土较优。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
2、根据时期,选用优质良种 在重庆推广的良种有:科光一号-最新精选新品种,极耐热、耐湿、抗高温、不易抽苔。尖叶,大披针形,浅绿色;肉质茎皮薄、白色,茎肉青绿色、嫩脆,商品性极好。单株重约750g,亩产约4000kg,宜夏秋栽培。碧松莴笋一最新推出夏、秋季高温专用型精选品种,可作四季栽培。特耐热,耐湿,不易抽苔,大尖叶,叶大披针形,微皱,顶端略尖,浅绿色,茎皮绿色,皮薄,茎肉嫩绿色,清香脆嫩,品质佳,单株约重1kg,亩产3000kg左右。
二白皮~早熟,从播种至收获90~110d,耐寒力强,不易抽苔,植株紧凑,叶簇直立。叶片倒卵圆形,叶缘微波,叶片浅绿色。茎圆柱形,皮薄,肉质细嫩、色浅绿,清香味浓,品质优,单株重约600g,一般亩产可2500kg以上。
挂丝红一早中熟,耐寒力强,耐肥。叶片呈椭圆形,尖端钝头;叶缘有浅锯齿;叶面微皱,浅绿色,心叶尖端红色。茎皮浅绿色带紫红、节稀,肉翠绿色,品质好,单株重约500g,一般亩产2500kg以上。
双尖莴笋-中熟,耐热、耐寒力强,不易抽苔,叶形尖、叶面微皱,生长势极强,有的单株呈两个生长点;茎呈卵圆形,皮色草白,品质优,单茎重600g,亩产可2500kg以上。碧玉莴笋一最新选育的耐寒高产品种,叶片呈椭圆形,直立,色青;肉质茎淡绿色,皮薄,茎粗,节间稀、茎肉绿色,香脆,品质极佳,单株约重1kg,亩产可达2500kg以上。
3、育苗移栽3.1苗床准备:选择土质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苗床应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N、 P、K配合施用,然后再整细做厢,厢面宽1~1.7m,长度依地而定。
3.2播种:一般66.7平方米的苗床播种子40~100g。将种子与细泥混合均匀后撒在做好的苗床上,然后盖上一层渣肥,春莴笋在上年10月中旬~11下旬播种,夏莴笋在2月下旬或3月上旬播种,秋莴笋(热莴笋)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播种,冬莴笋在9月中旬至下旬播种。
3.3苗床管理:种子发芽前保持苗床湿润,有利发芽,发芽后,视天气和土壤干湿情况,进行浇水。秋莴笋苗床应搭棚遮荫或盖遮阳膜,保持床土湿润,避免烈日照晒和大雨冲击。1~2片真叶时除草,3~4叶时定苗,苗距3~10cm。匀苗定苗时各追肥一次。
4、适时大田栽植定植前,土地要经过深耕、整细、整平;以4.0m开厢,沟宽30cm,厢沟深20cm,做成厢,株行距依品种而定,一般行距33~40cm,株距27~33cm,每穴栽一株,667平方米植6000株左右,移栽前每667平方米穴施腐熟农家肥1500kg、过磷酸钙50kg,施后要做到土肥混均匀。当苗子达到4~5叶移时,秧苗带土移栽,不宜栽得太深,栽好后浇足定根水,做到适时栽植。
5、加强大田管理5.1施肥:施肥原则:先淡后浓,以有机肥为主,配施N、P、K肥。一般2~3次,第一次,定植成活后施一次肥,用清粪水加适量碳酸氢铵追施。第二次,莲座期用50%人畜粪水加适量碳铵和过磷酸钙追施。第三次,茎开始膨大的时候,用人畜粪水兑适量氮素化肥与钾肥追施。
5.2浇水:一般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就不浇水。但是在天气干旱时,气温高而干燥的环境中特别是在气温高,肥料不足的情况下如果不浇水,莴笋很易抽苔,同时茎还带有苦味。
5.3病虫防治:莴苣的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菌核病、斑枯病及蚜虫等。霜霉病、斑枯病的防治方法,是适当控制栽植密度,防止田间积水,采用和茄科或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摘除老叶病叶销毁或深埋。药物防治可喷洒1∶1(150~2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1∶500倍液,每隔10~14d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菌核病的防治是,在播种前用1∶10的食盐水漂去混在种子中的菌核。在生长期中应拔除病株清除枯老叶片集中烧毁,避免菌核遗留在田中。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轮换防治。
6、收获莴笋的成熟期因栽培季节不同而有差异,收获时视其茎膨大情况而采收,不宜过老。过于成熟膨大,茎纤维增多,降低了食用品质。
病害管理
病害
(1)霜霉病
莴笋以霜霉病尤为严重,高温高湿易发生,定植后20天打甲霜灵锰锌、杀毒矾,发病初期可用687.5克/升银法利悬浮剂1000-1500倍液、66.8%霉多克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7.2%霜霉威水剂1000-1700倍液防治霜霉病。
(2)叶斑病、褐斑病
可用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3500倍液。
(3)菌核病
菌核病为害也比较严重,是一个低温高湿病害,当气温在5~15℃左右,相对湿度85%以上,有利于病菌的发生和侵入危害,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甲基托布津等进行防治。另外,病毒病,可用毒消、好普等防治。
(4)灰霉病
在发病初期,喷洒 50%的速可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的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为提高莴笋品质,采收前7天停止喷药。
虫害
(1)蚜虫
50﹪吡虫啉乳油3500﹣4000倍液。
(2)潜叶虫
成虫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5000倍液;幼虫用75﹪潜克(灭蝇胺)可湿性粉剂4500﹣5000倍液防治。
采收
莴笋的采收期,一般以植株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最适采收期,要适时收获。如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采收,容易抽薹开花而空心,影响品质。在收获前 20 天,禁止施用氮肥。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后,除去下部 2/3 的叶片,削平笋头。分级包装。
存储方法
将买来的莴笋放入盛有凉水的器皿内,一次可放几棵,水淹至莴笋主干1/3处,放置室内3-5天,叶子仍呈绿色,莴笋主干仍很新鲜,削皮后炒吃仍鲜嫩可口。
种类介绍
根据莴笋叶片形状可分为尖叶和圆叶两个类型,各类型中依茎的色泽又有白笋、青笋和紫皮笋之分。
叶片披针形,先端尖,叶簇较小,节间较稀,叶面平滑或略有皱缩,色绿或紫。肉质茎棒状,下粗上细。较晚熟,苗期较耐热,可作秋季或越冬栽培。
主要品种有:柳叶莴笋,北京紫叶莴笋,陕西尖叶白笋,成都尖叶子,重庆万年桩,上海尖叶,南京白皮香早种等。
叶片长倒卵形,顶部稍圆,叶面皱缩较多,叶簇较大,节间密,茎粗大(中、下部较粗、两端渐细),成熟期早,耐寒性较强,不耐热,多作越冬春莴笋栽培。
主要品种有:北京鲫瓜笋,成都挂丝红、二白皮、二青皮,济南白莴笋,陕西圆叶白笋,上海小圆叶、大圆叶,南京紫皮香,湖北孝感莴笋,湖南锣锤莴笋等。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莴笋性凉,味甘苦,能排毒利五脏、清热利尿、镇静安眠、白齿明目,对小便不利、高血压、高血脂、产后缺乳等症有辅助疗效。高温干旱苦味浓,能增强胃液,刺激消化,增进食欲,并具有镇痛和催眠的作用。
青笋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较低,而无机盐、维生素则含量较丰富,尤其是含有较多的烟酸。烟酸是胰岛素的激活剂,糖尿病人经常吃些莴苣,可改善糖的代谢功能。莴苣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锌、铁,特别是青笋中的铁元素很容易被人体吸收,经常食用新鲜莴苣,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
食疗作用
【食疗介绍】
作用
用于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等症。
价值
菊科草本植物莴苣除去外皮的嫩茎和叶。莴苣,又称莴笋、莴菜、千金菜、生菜。中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分为白莴笋、尖叶莴笋、花叶莴笋等品种。冬、春季采收,剥去外皮,洗净用。
【用途】:用于产后乳汁不下;小便短赤不利。
【注意】:脾胃虚寒或产后不宜生食、多食。古人治小便不通及尿血,又多用其叶捣敷脐上。
【附方】:
莴笋汁:莴笋250g,切碎,捣烂,绞取汁液。一日分2次用米酒送服。
源于《海上方》。米酒能行血脉,通乳汁,故用以增强莴笋的疗效。用于产后乳汁不下。
莴笋又名莴苣、白笋、生笋、莴苣笋、莴菜、香莴笋,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大量膳食纤维、钾、磷、钙、钠、镁、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
莴笋的功效
岛笋能够改善消化道中酸性低、消化功能弱和便秘的症状,有利于促进乳汁分泌和排球,是水肿、高血压、心脏病人的食疗蔬菜。此外,莴笋能够调节人体的神经系统,促进肠蠕动,改善便秘。莴笋中的铁元素,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能很好地改善缺铁性贫血症状。
对产妇有哪些益处
每100克莴笋中膳食纤维含量为0.6克,能帮助便秘的产妇摆脱便秘和痔疮的困扰。莴笋中的维生素种类丰富,能提供特给产妇和宝宝很好的营养素,既有助于产妇充分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又能促进宝宝骨骼、人脑和皮肤的发育。莴笋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富含钙、磷、铁,具有清热、利尿、活血、通乳的作用,尤其适合产后少尿及无乳的产妇食用。
【偏方介绍】
制法:将生甘草煎汤,捞去甘草,加入莴笋、糯米、粳米熬成稀粥。
【防病功效】
莴笋叶不可丢莴笋叶的营养价值很高,不可随手弃之,可将其焯水后加入调味作料凉拌而食,或腌过晒干拌以香油蒸食;或放葱、姜、干辣椒炝炒食用。
莴笋,又名生菜、青笋,古时称为“千金菜”。莴笋分叶用莴笋和茎用莴笋两类。
叶用莴笋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每100克莴笋中含蛋白质1.3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2.1克,钙40毫克,磷31毫克,铁1.2毫克,胡萝卜素1.42毫克,硫胺素0.06毫克,核黄素0.08毫克,尼克酸0.4毫克,抗坏血酸10毫克。茎用莴笋的钙、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含量不及叶用莴笋,莴笋还含有甘露醇、乳酸、苹果酸、琥珀酸、类脂等。
莴笋气味苦、冷,其药用功能为: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利气、强筋骨、清热、利尿、通乳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小便赤热短少、尿血、乳汁不通等症。
食用价值
【相关食谱】
莴笋肉质细嫩,生吃热炒均相宜。常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的 钾是钠的27倍,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莴笋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参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参与骨骼的生长。莴笋中的含碘量高,这对人体的基础代谢和体格发育,会产生有利影响。莴笋叶的营养远远高于莴笋茎,叶比其茎所含胡萝卜素高出72倍多,维生素B1是2倍,维生素B2是5倍,维生素C4是3倍,因此莴笋叶丢弃不吃,实在是太可惜了。此外,秋季爱患咳嗽的人,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咳。
做法:
酸甜莴笋的做法
【原料】: 嫩莴笋500克,鲜西红柿2个,青蒜25克,柠檬汁(或鲜橙汁)75克,砂糖30克,凉开水50毫升。精盐少许。
【制作过程】:
1. 莴笋去叶、削皮、去根,切丁后用开水氽一下;鲜西红柿去皮,切块;青蒜切末。
2. 将柠檬汁、砂糖、凉开水、精盐放入大瓷碗内搅匀,调好口味,再放莴笋切丁片、西红柿块、青蒜末拌匀,入冰箱贮存,随吃随取。
菠萝莴笋
【原料】: 莴笋500克,菠萝(罐装)200克,白糖100克,白醋5克。精盐、味精、清水各适量。
【制作过程】:
1. 莴笋去皮、叶、根、洗净后,切成梳子背块,用开水烫熟,控干,再放精盐稍淹片刻,入凉开水 中漂洗一次,沥净水分,盛入盘内。
2. 菠萝切成小丁盛碗内,放入糖水(白糖预先用少许凉开水化开)、白醋、味精拌匀,置冰箱内镇凉后,浇在莴笋块上,即成。
【用料】:猪肉200克、莴笋一根去皮、生姜、大蒜少量、辣椒3.4个。
【做法】:辣椒切块,姜、蒜切片。将莴笋切菱形片,再这样翻过来切一遍。
接下来切肉。将肉的肥瘦两部分分开,瘦肉切片。 肥肉也切薄片。
先将锅里放入底油烧热,关小火倒入肥肉炼油。等肥肉变成半透明后,开大火倒入姜片、蒜片爆香,之后再把瘦肉倒入翻炒。
待瘦肉变色即可倒入莴笋片和辣椒,翻炒一分钟左右,加入一小匙精盐,兜匀,再撒入少量料酒、酱油(老抽),在翻炒三分钟,出锅前加入鸡精或味素,再淋点香油。
【特点】:清淡爽口.
【材料】: 莴笋1棵,大葱1小段,大蒜2粒,油1匙,盐适量,高汤1匙,鸡精1小匙
【做法】:
2.锅里油烧热后下葱花爆香,然后倒入莴笋丝,翻炒片刻后放盐,再炒匀后依次淋上高汤、放入蒜泥。
【用料】:莴笋250克,鸡蛋2个,水发木耳250克,花生油、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将莴笋去皮、去叶洗净切成寸丝,鸡蛋打入碗内调成蛋汁,木耳洗净切成细丝。
(2)炒锅上火注入花生油烧热,倒入蛋液炒成松散蛋块,放入木耳、莴笋丝、精盐炒熟。离火加入少许味精均匀即可。
注意,不要炒的时间过长,否则就不脆爽了。
翡翠海皇羹
【制作】:
3、锅入高汤,烧开,放入虾仁、鱿鱼、海参粒和干贝丝,加入盐、料酒、葱姜蒜粉调味;
4、鸡蛋液搅拌好;
【做法】:
1、山药去皮切片,在滴有白醋的水中浸泡一会后入加有少许盐的沸水中快速焯烫一下,然后捞出控干;
2、木耳入温水中,加入少许盐和干淀粉,泡至发起,然后去掉根部,撕成小块,也入沸水中快速焯烫一下;
4、锅入油,热后爆香葱花,倒入莴笋,红椒和木耳翻炒片刻,其间可淋入少许水;
5、放入山药片快速翻炒,调入鸡精,盐,糖,醋和香油,炒匀关火。
含钾量较高,有利于促进排尿,减少对心房的压力,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极为有益!
少量的碘元素,它对人的基础代谢、心智和体格发育甚至情绪调节都有重大影响。因此莴笋具有镇静作用,经常食用有助于消除紧张,帮助睡眠。
材料,主料:莴笋250克,辅料:鸡蛋150克,,调料:植物油15克,盐3克,姜3克
做法,将鸡蛋磕入碗内,打均,.炒锅注油烧热,倒入蛋液煎熟,盛出待用;
炒锅注油烧热,下入姜丝炒出香味,再放入莴笋片翻炒,倒入蛋块炒匀即可。
入盐(莴苣少放盐好吃),味精,出锅!
营养价值:莴笋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其所含有机化含物中富含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对有缺铁性贫血病人十分有利。莴苣的热水提取物对某些癌细胞有很高的抑制率,故又可用来防癌抗癌
果汁莴笋
【原料】:莴笋150克、苹果汁50克、蜂蜜10克、凉开水20克。
【做法】:
2、入沸水中氽烫,然后过凉沥干水分;
3、4、果汁、蜂蜜、凉开水混合调匀,淋到莴笋上腌1小时即可食用。
【Tips】:
2、夏天可入冰箱冷藏后食用;
3、也可用橙汁代替苹果汁。
【调料】:白醋2小勺(10ml)、白砂糖3小勺、盐1小勺(5克)。
【做法】:
1、莴笋洗净,削去表皮和老筋,用擦丝器擦成细丝,加1/2小勺盐拌匀,放置10分钟。
2、活虾洗净,放入滚水中氽烫2分钟后,捞起放入凉开水中过凉,去掉虾头和虾壳备用。(虾子氽烫的时间不要过长,放入锅中等水再次沸腾煮2分钟即可,煮得过久会使虾肉变老,失去爽口的感觉)
3、将蒜、朝天椒切碎放入碗中,加白醋、糖、盐,混合均匀成调味汁。
4、莴笋滤出多余水分放入盘中,剥好的虾子放在莴笋上面,淋入调味汁拌匀即可。
炒菜饭
【原料】:莴笋叶、面粉一大勺、玉米粉一大勺、胡萝卜、姜、蒜、黄酒、盐。
【做法】:
2、将菜叶切碎。
3、放入一大勺面粉,一大勺玉米粉。
4、将粉、菜拌匀。
7、加入姜、蒜末煸香。
京味素什锦
【材料】:木耳、香菇、腐竹、芸豆、莴笋、胡萝卜、马蹄、栗子、榨菜、冬笋、枸杞子、生姜。
【调料】:盐、生抽、糖、鸡精、香油。
【做法】:
2、栗子切十字口,然后煮十分钟,迅速浸入凉水,剥去皮切小块。
4、芸豆用高压锅压十五分钟至熟。
5、榨菜切小块后用水反复洗去咸味。
6、锅内热油,放入生姜片炒出香味,依次放入胡萝卜、腐竹、木耳、香菇、冬笋、栗子、芸豆、榨菜。
7、调入盐、生抽、糖、鸡精调味,放少许水,闷上十分钟。
材料:水发海参50克,莴笋100克,水发银耳50克,远志20克。
做法:
1)水发海参去肠及杂质,切成块,冲洗干净,远志用纱布袋装好。
3)沙锅中放入远志药包,莴笋、海参、银耳,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沸,放入姜块、葱段、料酒,改小火煲1小时。
4)加盐、鸡精、鸡油,搅匀即可。
出锅前加入鸡油,能使汤香气四溢。若没有鸡油,也可以用香油代替。
做法:
1、莴笋去皮洗净,切成丝。青蒜洗净斜切成段。
2、鸡蛋磕入碗中,打成蛋液。
3、锅洗净烧热后,放食用油,油热后即可将鸡蛋液倒入锅中。转动锅底,翻过来炒好,盛到碗中。
4、继续往锅里加少许油,烧热后放青蒜梗爆香。再将莴笋丝放入锅中翻炒,同时放一些盐。
6、再加少许盐调味,喜欢爽脆口味的,滴入一点醋,把鸡蛋翻炒均匀。取盘出锅。
【营养分析】
莴苣味道清新且略带苦味,可刺激消化酶分泌,增进食欲。其乳状浆液,可增强胃液、消化腺的分泌 和胆汁的分泌,从而促进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对消化功能减弱、消化道中酸性降低和便秘的病人尤其有利
2、利尿通乳:
莴苣钾含量大大高于钠含量,有利于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排尿和乳汁的分泌。对高血压、水肿、心脏病人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3、强壮机体、防癌抗癌:
莴苣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其所含有机化含物中富含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对有缺铁性贫血病人十分有利。莴苣的热水提取物对某些癌细胞有很高的抑制率,故又可用来防癌抗癌
4、宽肠通便:
莴苣含有大量植物纤维素,能促进肠壁蠕动,通利消化道,帮助大便排泄,可用于治疗各种便秘。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老人儿童更适合
2、莴笋中的某种物质对视神经有刺激作用,古书记载莴苣多食使人目糊,停食数天,则能自行恢复, 故视力弱者不宜多食,有眼疾特别是夜盲症的人也应少食。
【饮食宜忌】
【宜】:
莴笋与黑木耳同食,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病有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忌】:
莴笋与石榴同食,易产生毒素。
【烹饪指导】
1、莴笋适用于烧、拌、炝、炒等烹调方法,也可用它做汤和配料等。以它为原料的菜肴有“青笋炒肉片”、“烧笋尖”“炝辣青笋”等。
2、莴笋怕咸,盐要少放才好吃。
3、 焯莴苣时一定要注意时间和温度,焯的时间过长、温度过高会使莴苣绵软,失去清脆口感。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