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肿瘤
病因介绍
心脏肿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在尸体解剖中发现率为0.001%到0.03%。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原发性肿瘤里面,按组织学分类,其中约75%为良性肿瘤,25%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粘液瘤,其次为脂肪瘤,血管瘤、纤维瘤、错构瘤和畸胎瘤等;在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中,约95%为肉瘤,可起源于心脏的任何部位,无性别差异,包括血管肉瘤、未分化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滑肌肉瘤,其余5%为淋巴瘤。
继发性心脏肿瘤均为恶性,常见于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至心肌组织,其发病率远较原发性心脏肿瘤高,为原发性心脏肿瘤的30~40倍,它的恶性程度是原发性恶性肿瘤的20-40倍。人体常见的恶性转移瘤里面,发生心脏转移率约为1%-20%,最常见的是黑色素瘤,其余是白血病,淋巴瘤。但就绝对数而言,乳腺癌和肺癌的人数最多,这与乳腺癌和肺癌人数多有关。
由于心脏肿瘤类型复杂,其病因尚不明确。良性心脏肿瘤中近一半以上为心腔黏膜瘤,其他良性心脏肿瘤尚有脂肪瘤、。有研究发现近10%的心脏黏液瘤患者有家族史,其家族2号染色体(Carneg's)和12号染色体(Kivas-genes)有异常,所以对心脏黏液瘤患者一定要详细询问其家族史。
疾病预防
并发症
常见症状
心脏肿瘤的早期常常无症状,进展期会有很多非特异性症状,心脏肿瘤的症状与肿瘤的解剖位置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1)阻塞血流及干扰心瓣膜功能,造成外周供血不足的症状。心脏右侧肿瘤可以引起肺栓塞,肺动脉或右心室流出道病变引起右心室扩大及衰竭。完全心瓣膜阻塞可以引起心跳骤停。(2)局部入侵引起心律失常或心包积液;(3)由肿瘤碎片或肿瘤周围血栓引起大脑、冠状动脉、视网膜栓塞;(4)全身症状,如呼吸困难、晕厥、胸痛、胸闷、憋气、发热、体重减轻。
疾病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脏肿瘤的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动态评价心脏肿瘤,精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附着、活动性与正常心脏组织的关系,确定心瓣膜累及情况,心室功能,不规则心包增厚,心腔内肿物对血流的影响。
MRI和CT是对超声心动图的补充。对超声心动图不能充分显示肿瘤的全貌及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不清的患者,应将超声心动图和cT或MRI结合应用。
诊断鉴别
治疗方式
任何肿瘤如引起严重梗阻或难治的心律失常,如果可能应立即切除。多数良性肿瘤和没有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可以全部切除;由于局部扩散、入侵或多发远处转移而不能全部切除的恶性肿瘤,应考虑部分切除。对于局部广泛病变、没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可在辅助化疗后行心脏移植。心脏肿瘤的放疗及化疗对能完整切除的及低度恶性肿瘤辅助治疗有帮助,对高恶性肿瘤的疗效无明确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原发性心脏淋巴瘤患者,常用化疗和放疗,而不是手术治疗。
疾病护理
饮食保健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