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长q-t间期综合征

长Q-T间期征(LQTS)又称为复极延迟综征,是指电图上QT间期延长,伴有T波和(或)u波态异常,临床上表现为室性律失常,晕厥猝死的一组综征。长Q-T间期征的病因很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个面。1.先天性长Q-T间期征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Romano-Ward综征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JervellLange-Nielsen综征,前者听力正常,后者伴有先天性耳聋。......
目录

病因

长Q-T间期征的病因很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个面。

1.先天性长Q-T间期

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Romano-Ward综征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JervellLange-Nielsen综征,前者听力正常,后者伴有先天性耳聋

于先天性长Q-T综征的原因曾有许多者提出了不同的假说,包括交感神经支配不平衡,复极异常,心脏神经变性及先天性酶缺乏等,前认为先天性长Q-T综征是由于调控细胞膜复极化离子通道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2.获得性长Q-T间期

(1)药物作用近年来临床药理的深入研究及电监护仪的广泛应用,发现致Q-T间期延长及Tdp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药物越来越多,包括:①律失常药:在各种致长Q-T间期征的药物中,以律失常药物最常见,其中,又以Ⅰ类律失常药最易起长Q-T间期征,Ⅰa类律失常药如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可中度抑制传导,延长室复极,是起Tdp的确切的原因,而Ⅰb类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妥卡安,美西律并不延长室复极,是否起长Q-T综征尚有争议,Ⅰc类律失常药如氟卡尼,恩卡尼等可轻度延长室复极,常可室性动过速,但是否起Tdp,认识尚不一致,Ⅱ类律失常药物即β受体阻滞药中,仅Sotolol可致长Q-T综征,Ⅲ类律失常药物和胺碘酮,已实可致长Q-T综征及Tdp,Ⅳ类律失常药即钙拮抗药中仅Bepridil可起长Q-T综征及Tdp。②酚噻嗪类药。③三环和四环抗抑郁药红霉素注射及有机磷杀虫等均可起长Q-T综征。

(2)电解质代谢紊乱文献报道低钾,低镁,低钙等都可起长Q-T综征,但以低钾最为常见,轻度钾降低时,Q-T间期延长不明显;中重度降低时,T波与u波融,则发生长Q-T综征。

(3)缓慢型律失常是起长Q-T综征的常见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国段氏报道致Tdp者占25.6%;其次为严重窦性动过缓,也可见于交界性律,窦房阻滞。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外伤管意外,等均可起长Q-T综征,尤其是网膜下腔出者最易发生。

(5)冠病冠病虽不是长Q-T综征的常见原因,但急性梗死,变异性绞痛的患者也可发生Q-T间期延长及Tdp。

(6)其他原因强直性养不良,二尖瓣垂综征,原发性肌病炎均可发生长Q-T综征。

临床表现

长Q-T间期征的临床表现要为尖端扭转室速起的反复晕厥猝死,大多数病人的症状发生在运动,情绪紧张,激动时,晕厥一般持续1~2min,一部分病人猝死发生在睡眠时。

1.病史凡出现发作性晕厥猝死者均应怀疑为长Q-T综征,尤其是由运动,情绪激动诱发的晕厥更提示可能存在长Q-T综征,病史中询问发病年龄,发病前的诱因,对有否运动、情绪激动,抑或使用奎尼丁丙吡胺律失常药物,或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病史等面应详细了解。

2.电图要的诊断依据男性QTc≥0.47s,女性QTc≥0.48s可做出独立的诊断,若QTc介于0.41~0.46s之间,应进一步结合病史及其他诊断指标。

3.对于特发性长Q-T综征1985年Schwartz提出的诊断标准是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的。特发性长Q-T综征的诊断标准:凡具有2项要标准或1项要标准+2项次要标准者即可诊断为特发性长Q-T综征。

检查

1.Q-T间期测量选择起点与终点较清楚的导联,一般选用标Ⅱ导联,近年有人提倡以V3或V4导联测量为佳,测量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的时间,一般成人不超过0.40s,但在判断Q-T间期是否延长时,必须考虑到率因素,因为率快慢是复极时间长短的要决定因素,最通用的率校正公式是1926年Bazett公式:QTc=QT/R-R,当QT>0.44s时才考虑Q-T间期延长。

2.观察ST和T波改变。

3.找u波。

4.动过速的诊断:长Q-T综征发生动过速时可出现各种态的室性动过速。

诊断

上述标准未考虑到性对Q-T间期的影响,忽略了一些可提示诊断的其他表现,故该作者于1993年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该标准采用项评分的法,记分范围为0~9分,≤1分时,长Q-T间期征的可能性小;2~3分,长Q-T综征的可能中等;≥4分时,长Q-T间期征的可能性较大。

治疗

长Q-T综征是一种复杂而严重的律失常,尤其在尖端扭转型室性动过速发作时,可频发晕厥甚至猝死,必须及时地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由于不同类型的Q-T综征在治疗措施面有很大差,现分概述如下。

1.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

(1)去除病因包括停用一切能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

(2)提高基础率间歇依赖性长Q-T综征常在率减慢的长间歇后发生,提高基础率可防止Tdp的发作,基本措施包括:①人工心脏起搏临时起搏治疗间歇依赖性长Q-T综征的扭转型室性动过速疗效迅速可靠,预后较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手段。尤其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Tdp反复发作伴有室扑动、室颤动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及患有冠病、压病而异丙上腺素为相对忌的患者。起搏治疗间歇依赖性长Q-T综征的基本原理在于提高室率,消除长间歇,使复极趋向均匀,并可缩短Q-T间期,降低u波振幅,治疗和预防尖端扭转型室性动过速的发作。若患者为下列情况之一者,需置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A.临时人工心脏起搏控制后,一旦停用又反复发作,且药物不能控制;B.Tdp反复发作并伴有室扑动或室颤动;C.伴有严重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及三度);D.患有病态窦房结征。②异丙上腺素异丙上腺素能使部分除极的纤维复极,减少复极不均匀,缩短Q-T间期,是治疗扭转型室性动过速的第一线药物。但必须注意,异丙上腺素能显著增加氧耗量及应激性,改变周围管效应,对急性梗死、绞痛、压病患者不宜使用。③阿托品对高度房室结阻滞起的间歇依赖性Tdp的患者使用阿托品有效,但对高度希氏束阻滞者应用阿托品后可使房率增快并加重阻滞程度,进一步增加动过速的危险性。对药物起Tdp而与房室传导阻滞的长Q-T综征患者,阿托品的疗效不一,许多病例无效。

(3)补钾治疗体钾镁离子缺乏可使复极延缓,电图上出现Q-T间期延长,u波明显,此为诱发Tdp的基础。由于钾离子要在细胞,机体缺钾时钾浓度不一定过低,但可起Tdp,因此长Q-T综征时应补钾。

(4)硫酸镁镁盐治疗Tdp已屡有报道,并认为是一种简便、快速而安全的治疗法。镁盐治疗长Q-T综征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由于硫酸镁使用后,室率及Q-T间期无改变,说明硫酸镁不是缩短室复极而对Tdp发挥治疗作用。前认为,治疗作用可能与下列几个面有:①镁是钙离子的天然拮抗药,可能对早期后除极具有抑制作用。②补充体的镁缺乏。现已知,镁是人体细胞仅次于钾离子即处于第2位的阳离子,与体300多种酶的活性有,机体缺乏镁时,可导致这些酶,尤其是与ATP有的酶功能不足。体的镁离子有1%存在于液中,即使缺镁时,镁浓度仍可在正常水平,但可起明显的病理生理作用。如细胞膜的钠钾ATP酶功能不足,使钾离子不能进入细胞,钠离子不能移出细胞外。从而诱发Tdp的发生。③镁离子可抑制交感神经,减低应激性,对消除异位律亦有裨益。

(5)维拉帕米当长Q-T综征患者发生Tdp而且其他措施无效时,可试用维拉帕米,有时可取得明显效果,但一般认为,维拉帕米对长Q-T综征患者不宜作为第一线用药。维拉帕米治疗长Q-T综征的原理尚待进一步探讨,可能包括两个面:①抑制细胞膜钙离子流而抑制早期后除极的发生;②非竞争性地降低交感神经和增加迷走神经张力的作用。

(6)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治疗长Q-T综征的疗效评价不一。有人认为无效,但也有一些报道使用利多卡因治疗Tdp成功。但需注意,利多卡因对缺有延长复极作用,对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征以及基础率缓慢者不宜使用。

(7)直流电复律直流电复律术用于长Q-T综征尚有争议。一种认为电复律会损伤使病情恶化,另一种认为低能量的直流电电击对并无明显损伤,故应适时采用直流电复律术,以免转为室颤动后导致更为严重的损伤改变。但需注意,在低钾、严重心脏传导阻滞药物中毒情况下慎用。

2.特发性长Q-T间期

(1)避免剧烈体力活动及精神刺激,以免诱发Tdp发作。

(2)β上腺素受体阻滞药β阻滞药是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预防晕厥发作的有效率约75%~80%。虽然各种β受体阻滞药均可选用,但最常用的是普萘洛尔得安),并应长期不间断服用。

(3)外科治疗20~25%的长Q-T综征病人在接受全量β受体阻滞药后仍有晕厥发作,则可外科治疗,左侧星状神经切除术或左侧交感神经切除术,不仅可缩短Q-T间期,而且可消除Tdp,显著提高室颤阈值。手术在腹膜外进,需切除左侧星状神经的下部及第一胸段的3-5个神经。保留星状神经的上部可避免发生Honer综征。早期Moss及Schartz报道可使本病的死亡率降低到6%。

(4)人工心脏起搏治疗有报道人工心脏起搏对部分长Q-T综征有效,尤其对那些在Tdp发作前后有明显动过缓或长间歇者最有效。现发现对中间型长Q-T综征者用β阻滞药和用人工心脏起搏的效果好。

(5)植入型律转复除颤器(ICD)先天性长Q-T综征患者出现晕厥、TdP或室颤是植入ICD的绝对适应。植入ICD也是此类患者预防猝死晕厥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总结

【1】先天性;b阻滞+补钾,补镁,积极预防治疗诱发因素。

【2】获得性;硫酸镁异丙上腺素,利卡多因,阿托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蚕豆病

下一篇 孑遗植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