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肾脏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高血压造成的肾脏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及肾功能受损,蛋白尿大部分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少数表现为非肾病范围的蛋白尿,早期肾功能受损表现为小管浓缩功能受损,表现为夜尿增多。
恶性高血压的肾脏损害包括镜下及肉眼血尿,部分患者可出现蛋白尿,尿蛋白量多低于4g/天,部分患者可有白细胞尿,患者在就诊时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肾外表现包括眼底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心脏受累等。
诊断
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当确诊高血压病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或轻到中度蛋白尿,或出现肾小球功能受损(血肌酐水平增高)时,应考虑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
恶性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首先应明确是否存在恶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血压急剧升高达舒张压不低于130mmHg,2)眼底病变呈现出血、渗出和/或视神经乳头水肿。
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
尿液分析:①蛋白尿。②红细胞:主要见于恶性期的患者,严重时呈肉眼血尿
2、肾功能检查:良性期的患者,轻、中度高血压对肾功能一般无影响,较严重的高血压多数使GFP降至 65ml/分的水平,在出现肾功能不全之前,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较早的表现,为动脉和小动脉病变引起肾血流减少的反映。
3、肾活检:高血压肾损伤肾脏病理表现为入球小动脉和小叶间动脉中层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被结缔组织取代,常有透明样物质在内膜下的蓄积(玻璃样变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缺血性皱缩,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及颗粒变性,灶状萎缩,间质多灶状淋巴和单核细胞浸润,可伴纤维化。恶性高血压肾脏血管病变包括:入球小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小叶间动脉出现增生性动脉内膜炎,肾小球可出现局灶、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
预防
护理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