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叶舌

叶舌 叶鞘叶片之间所具有的一向上突起的膜状结构。如禾本科植物水稻等具有叶舌。它可使叶片向外倾斜伸出,有利于接受阳光,同时由于它的生长部位,能防止昆虫、病菌、雨水等进入叶鞘。禾本科植物水稻等具有叶舌。常见的有撕裂状叶舌、二裂叶、短叶舌、具叶舌和长叶舌等。某些蕨类植物孢子近基部的近轴面上的状附属物,也称为叶舌叶片叶鞘交界处侧的膜状突起。禾本科植物,如水稻等有之。某些蕨类植物......
目录

释义

叶舌叶片叶鞘交界处侧的膜状突起。禾本科植物,如水稻等有之。某些蕨类植物孢子近基部的近轴面上的状附属物,也称为叶舌

常见类型

叶舌禾本科的叶舌常见的有:撕裂状叶舌、二裂叶、短叶舌、具叶舌和长叶舌等。

某些蕨类植物孢子近基部面上的状附属物。叶舌的有无,石松类植物可分为两系,如卷柏、水韭、鳞木的某些种有叶舌;石松、等则无叶舌

卷柏类(Selaginellales)和水韭类(Is-oetinae)的小型基部侧生出的小膜质状突起。在卷柏类,当生长状突起缩小而变得不明显。其机能尚不清楚,认为具有吸水或水分分泌的作用。

代表物种

OryzasativaL.

稻一年生水生草本。秆直立,高0.5-1.5米,随品种而异。叶鞘松弛,无毛;叶舌披针,长10-25厘米,两侧基部下延长成叶鞘边缘,具2枚镰叶耳叶片线状披针,长40厘米左右,宽约1厘米,无毛,粗糙。花序大型疏展,长约30厘米,分枝多,棱粗糙,成熟期向下弯垂;小穗含1成熟,两侧甚压扁,长卵形,长约10毫米,宽2-4毫米;颖极小,仅在小穗柄先端留下半月的痕迹,退化外稃2枚,锥刺状,长2-4毫米;两侧孕性外稃质厚,具5中脉,表面有格状小乳状突起,厚纸质,遍布细毛端毛较密,有或无内稃外稃同质,具3,先端尖而无雄蕊6枚,花药长2-3毫米。颖果长约5毫米,宽约2毫米,厚约1-1.5毫米;比小,约为颖果长的1/4。染色体2n=24(Shu et Qu 1985, Yao Z.1984),x=12(Mukhergee et Debnath 1985)。

稻是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我国南要产稻区,北各省均有栽种。种下要分为2亚种,籼稻与粳稻。亚种下包括栽培品种极多。

卷柏Selaginellatamariscina(P. Beauv.) Spring

卷柏土生或石生,复苏植物,呈垫状。根托只生于的基部,多分叉,密被毛,和分枝密集成树状干,有时高达数十厘米。自中部始羽状分枝或不等二叉分枝,不呈“之”,无关节,禾秆色或棕色,不分枝高10-20 (-35)厘米,柱状,不具沟槽,光滑,维管束1条;侧2-5对,2-3回羽状分枝,小稀疏,规则,分枝无毛,压扁,末回分枝宽1. 4-3. 3毫米。全部交互排列,二质厚,表面光滑,边缘不为全缘,具白边,上的较小上的略大,覆瓦状排列,绿色棕色,边缘有细齿分枝上的腋对称,卵形,卵状三角,边缘有细齿黑褐色。中叶不对称,小上的覆瓦状排列,部不呈龙骨状,先端具,外展或与轴平,基部平,边缘有细齿(基部有短毛) ,不外卷,不卷。侧叶不对称,小上的侧叶卵形到三角卵形,略斜升,相互重叠,先端具,基部上侧扩大,加宽,覆盖小,基部上侧边缘不为全缘,呈撕裂状或具细齿,下侧边近全缘,基部有细齿或具毛,反卷。孢子穗紧密,四棱柱,单生于小末端;孢子,卵状三角,边缘有细齿,具白边(膜质透明) ,先端有尖头或具孢子孢子穗上下两面不规则排列。孢子浅黄色;孢子黄色

常见于石灰上,海拔(60-)500-1500(-2100)米。产安徽福建贵州、广西、广东海南 、湖北 、湖南河北河南 、江苏 、江西 、吉林、辽宁蒙古、青海陕西山东四川台湾香港云南浙江,也分布到俄罗斯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印度菲律宾

主要价值

叶舌能防止昆虫、病菌和雨水等进入鞘筒和之间,且能使叶片向外倾斜,更有利于接受阳光。

叶舌叶鞘的延长,其大小,状和毛茸有无。可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之一。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