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单神经病与神经丛神经病

脊髓周围神经病是指脊髓脑干下运动神经元、初级感觉神经元、周围自神经元的轴突和(或)施万(雪旺)细胞及鞘的结构和功能障碍。(一)发病原因 据病史和各项实验室检查可对脊髓周围神经疾病各种病因。 1.神经病因复杂,要包括以下几个面: (1)外伤:车祸和机械绞伤时上肢受暴力牵拉,撞击是外伤神经病最常见的原因。 (2)胸廓征。 (3)物理损伤:如电击伤和放射性损伤。 ......
目录

病因介绍

(一)发病原因

据病史和各项实验室检查可对脊髓周围神经疾病各种病因

1.神经病因复杂,要包括以下几个面:

(1)外伤:车祸和机械绞伤时上肢受暴力牵拉,撞击是外伤神经病最常见的原因。

(2)胸廓征。

(3)物理损伤:如电击伤和放射性损伤。

(4)急性神经炎:也称神经痛性萎缩,常在流感后或使用青霉素等药物后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

(5)遗传因素:如家族性复发性神经病或遗传家族性神经病,部分患者神经活检可见鞘肥厚,呈腊肠样改变,类似于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

(6)肿:最常见为神经,其次为神经纤维

(7)围生期神经病:分娩过程中,胎儿肩部娩出困难时,用力牵拉胎儿头部,易造成神经损伤,多发生在大于4000g的巨大婴儿,但有相当一部分体重小于4000g,且无肩部娩出困难的新生儿也可发生神经损伤,表明可能存在产伤以外的其他原因。

(8)慢性神经病:是指一组原因未明的缓慢进展性特发性神经病。

2.肋间神经痛的病因要与邻近组织器官的病变累及肋间神经,常见的原因有胸膜炎,肺炎动脉;胸椎和肋骨外伤,肿,畸;胸的空洞,炎症和肿等,水痘带状疱疹感染和感染后肋间神经痛常见于老年人,HIV患者,恶性肿和化疗患者。

3.骶丛神经病的病因复杂,要有以下几面:

(1)糖尿病性近端萎缩:被认为是双侧神经丛受累所致,免疫机制在神经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2)外伤性疾病:外伤造成的骨折或盆腔肿,髋关节臼,骨折等均可造成神经丛损伤,液病或应用抗凝治疗的患者可并发肿,直接侵犯神经丛。

(3)医源性:腔和盆腔手术如子宫切除,脏移植,前列腺膀胱手术等由于使用自限性牵张器,其锋利的叶片容易压迫骶丛神经,造成损伤,移植时由于供体动脉与受体的下腔动脉,易造成动脉现象,骶丛神经,髋关节术时黏合剂被挤出盆外可压迫神经丛。

(4)动脉和盆腔动脉:畸管破裂出成盆腔肿压迫神经丛。

(5)生产过程:初产妇或巨大胎儿的产妇由于产程过长,长时间的石位使髋关节过度外展容易骶丛损伤。

(6)肿:肿神经丛病比较常见,而且诊断比较困难,CT,MRI和穿往往无异常发现,前列腺直肠膀胱脏肿可通过局部扩侵犯神经丛及其周围的淋巴结子宫后壁巨大纤维以及子宫膜异位可直接压迫骶丛,此外动脉粥样硬化成的动脉也可累及神经丛。

(7)感染:结核性脓肿骨髓炎,阑尾炎时,炎症可透过髂筋膜侵犯神经丛,有时水痘带状疱疹感染也可神经痛和相应皮疱疹系统性管炎可累及骶丛造成管炎周围神经病。

(8)放射性:盆腔肿放射可造成放射性骶丛神经病。

(9)特发性:与上肢的急性神经炎对应,下肢可有特发性骶丛神经炎,两者的病理机制可能均与自身免疫异常有

4.神经据病变部位分为性和干性神经痛。

(1)性多见,要是椎管椎病变,椎间盘出最常见,其他如椎肥大性柱炎,骶硬神经炎,柱结核,椎管狭窄,管畸骶段椎管或蛛网膜炎等。

(2)干性多为骶丛和神经干邻近病变,如骶髂关节炎,结核或半位,以及脓肿,盆腔肿子宫附件炎妊娠子宫压迫,臀肌注射不当,外伤和感染等。

(二)发病机

病变周围神经分布区下运动神经元,初级感觉神经元,周围自神经元的轴突和(或)施万细胞及鞘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导致出现相临床运动,感觉和自神经功能损害症状与体征。

例如,感染后肋间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可能与潜伏于后神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再次激活有病理检查可见后神经鞘和轴突肿胀,崩解,继之有巨噬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后进入脊髓的部位可见段性单侧后角灰质炎,感染数月和数年后,可见后硬化,这可能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的病理基础,近年应用电镜和免疫荧光抗体研究发现施万细胞,神经束膜和神经膜细胞均存在病毒。

疾病预防

要是预防各种原发病对周围神经的损伤,在治疗中,应尽早选用神经养代谢药,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E,胞磷碱,ATP,辅酶A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等药物,或可促进神经功能的改善。

并发症

病变区神经元的轴突和(或)施万细胞及鞘损伤,导致的临床运动,感觉和自神经功能损害症状与体征,其程度与原发病因,周围神经受损症状与原发病症状同时存在。

严重者可出现完全性瘫痪感觉障碍,自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原发病的相症状和体征,例如,外伤导致神经丛受损时,同时可有排尿,排便障碍,下肢水肿等表现,湿性,管炎性或糖尿病性神经丛病,肯定存在原发病的其他表现。

常见症状

1.神经病 各种原因起的神经损害统称为神经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丛病,神经病的要临床表现包括肩带,上肢和胸部诸无力萎缩,受累神经分支所对应的皮肤感觉区麻木,疼痛和感觉减退。

据受累部位和损害程度的不同,临床可有不同式的症状神经分支的肉支配和功能见表1。

丛(丛上干)损害又称Duchenne-Erb麻痹,其临床特点为肩带和上肢近端群受累,表现为冈上冈下三角,胸大锁骨头,桡侧腕屈旋前旋后无力,萎缩,肩关节外展,上,屈肘和腕关节屈伸不能,感觉障碍不明显,有时上肢及手的桡侧面有感觉缺失。

丛(丛下干)损害又称Klumpke-Dejerine麻痹,其临床特点为手的各项运动功能受累,侧腕屈蚓状,大小和全部指屈麻痹手肌萎缩明显,成爪手,手指和腕关节不能,指伸和肩肘关节的活动不受影响。

丛中干单独损伤少见,症状为上肢伸无力,全丛损害的临床特点为肩,肘,腕,手各关节运动瘫痪肉萎缩,上肢反射全部消失,除肋间神经支配的侧近腋部的部分感觉保留外,其余上肢感觉完全丧失。

2.肋间神经痛 是指肋间神经支配区的疼痛,常位于一个或几个肋间,多呈持续性烧灼样痛,呼吸,咳嗽打喷嚏可诱发疼痛加剧,查体有时可见相应的肋间区皮肤痛过敏

带状疱疹感染的皮肤反应常在肋间神经痛数天后出现,首先表现为皮肤红斑,随之出现小水疱,之后化脓并成小的溃疡,Head和Campbell(1900)的尸检病理观察发现,皮损出现1~2周细胞严重破坏,后神经鞘和轴突肿胀,崩解,继之有巨噬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后进入脊髓的部位可见段性单侧后角灰质炎,感染数月和数年后,可见后硬化,这可能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神经痛的病理基础。

近年应用电镜和免疫荧光抗体研究发现施万细胞,神经束膜和神经膜细胞均存在病毒。

3.神经丛病 神经,丛及要分支(神经干)损伤时有各自的临床特点,不同脊髓神经分支的肉支配和功能见表2。

神经受损时可有放射痛,弯打喷嚏咳嗽和屈颈时可使疼痛加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椎活动受限,柱前突变直,局部叩痛,痉挛,单纯的神经损害一般不影响自神经功能,多神经损害与神经丛损害很难鉴

神经丛损害时直腿抬高试验多阴性,脊髓压增高时常不起疼痛加重,运动和感觉受累往往超过一个神经的支配区,上丛损害时髋屈和外展以及伸膝无力感觉障碍分布在大腿前部和小腿,下丛损害时群,小腿和足部无力,骶1,2神经段感觉缺失,全部骶丛损害罕见,表现为整个下肢瘫痪无力和萎缩,反射消失,从尖到肛门周围的感觉均减退或缺失,自神经受累表现为下肢皮肤干发热,常有小腿水肿直肠检查可触及压痛点,肿块或肿大的前列腺

神经干损害时要表现为与该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受累。

神经损害时,其运动神经纤维支配的,缝匠四头无力,表现为伸膝和屈髋无力,大腿外展不受累(由神经支配),此点可与3神经损害鉴,大腿和小腿前侧的神经感觉分布区感觉障碍

神经损害表现为大腿外旋,屈困难,群因与坐神经共同支配,因而表现为不完全瘫痪

外侧皮神经神经损害要见于中年男性,过度肥胖和不身的衣着是诱发因素,临床表现为长时间站立和走后出现大腿外侧下2/3区皮肤麻木和刺痛,局部检查有感觉减退和感觉过敏

神经损害要表现为神经痛(sciatica),是沿坐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综征,坐神经4~骶3神经组成,是全身最长最粗的神经分布于整个下肢,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神经痛,原发性也称为坐神经炎,原因不明,可因旁窦和扁体感染,流侵犯周围神经起间质性神经炎;继发性是坐神经通路上病变或器官压迫所致。

急性椎间盘突出通常导致部和腿部神经(5或骶1)分布区疼痛,常伴麻木和感觉异常;运动功能缺损取决于受累神经5神经导致足和无力,骶1神经受累产生足无力反射减弱,可有柱运动受限,部局限压痛,触及痉挛和Lasegue征等,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导致双侧症状,体征及括约受累。

4.神经据病变部位分为性和干性神经痛。

(1)性多见,要是椎管椎病变,椎间盘出最常见,其他如椎肥大性柱炎,骶硬神经炎,柱结核,椎管狭窄,管畸骶段椎管或蛛网膜炎等。

(2)干性多为骶丛和神经干邻近病变,如骶髂关节炎,结核或半位,以及脓肿,盆腔肿子宫附件炎妊娠子宫压迫,臀肌注射不当,外伤和感染等。

疾病检查

1.液检查 包括糖,功,功,沉,乙和丙常规检查;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水平检测;维生素B1,B6,B12和维生素E浓度检测;湿系列,ANCA,免疫球蛋白电泳,冷球蛋白,M蛋白,抗GM-1抗体,抗GD1a抗体,抗MAG抗体,肿抗体(抗Hu,Yo,Ri抗体)等与自身免疫有检查;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HIV-1及Borrelia Burgdorferi螺旋体的清抗体检测;清重金属(,砷,铊等)浓度检测。

2.尿液检查 包括尿常规,本-周蛋白,尿卟啉以及尿重金属排泄量。

3.液 除液常规外还应查抗GM-1,GD1b抗体。

4.疑有副肿周围神经病,副蛋白周围神经病或POEMS综征时应胸部和骼X线以及骨髓细胞检查。

5.基因缺陷分析 一些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可通过基因缺陷检测明确诊断,如TIR突变检测用于淀粉样周围神经病的诊断,PMP22基因缺失用于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PMP22重复,Po突变和ligandin-32基因分析分用于CMT1A,1B和X连锁遗传型CMT的诊断。

6.肉和神经电生理检查 对鉴神经源和源性损害,周围神经损害的部位以及区轴突变性和脱髓鞘损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周围神经活检 是对周围神经病进诊断的一项重要实验室检查手段。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神经痛常见于青壮年,特点是沿坐神经径路的放射性疼痛,多为单侧性,自下部或部向后部,小腿后外侧,足外侧放射,呈持续钝痛或烧灼样痛,可阵发性加剧,夜间常加重,走,活动或牵拉可诱发或加重,患者采取减痛姿势,患肢微屈和向健侧卧位,仰卧起立时病侧膝关节,坐时健侧部先着力,站立时柱向患侧凸等。

1.神经病 在非同一平面切割伤的情况下,任何2条以上神经分支同时受累均应考虑有神经病的可能。

东强调了上肢5大神经受累对神经病诊断的重要性,提出有下列情况之一即应考虑神经损伤的存在:①腋神经神经,正中神经神经和桡神经中任何2条神经的联损伤,②正中神经神经和桡神经中任何一条并肩关节或肘关节功能障碍,③正中神经神经和桡神经中的任何一条并前侧皮神经损伤。

2.肋间神经痛依据其疼痛分布区及特点,诊断不难。

3.神经神经丛和神经干损害的诊断要依靠临床表现,由于彼此在空间上是一种延续系,有时鉴比较困难,如骶丛下部,坐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损害可起相同的运动功能障碍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能对定位诊断有帮助,骶椎和盆腔CT,MRI可为病因提供依据。

4.神经据疼痛分布,放射径路及压痛部位,疼痛加剧及减轻的诱因,Lasegue征,反射减弱,小腿及足外侧感觉减退等,不难诊断,须注意区分性与干性,椎间盘突出症状和体征可突然或隐袭发生,或出现于外伤后,椎X线平或MRI,盆和直肠检查有助于排除肿等病变。

诊断

1.神经神经丛和神经干损害须与劳损,纤维组织炎,髋关节炎等鉴,后者可起下部,部和下肢疼痛,但无放射痛,无力减退,反射减退和感觉障碍等。

2.病因须注意脊髓马尾肿,退柱炎(增生性柱炎), 椎结核,肿,隐裂以及脊髓空洞症,二头鞘炎,征等,柱X线,CT,或MRI检查可助确诊。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1.急性神经炎患者可泼尼松40mg,1次/d,并以理疗。疼痛严重者可用卡马西平马朵及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或去甲替林。神经原则上均应手术切除,最好同时行神经移植。围生期的神经损伤可自愈,但若3个月二头力不始恢复,应考虑手术松解,并神经移植和功能重建。临床研究显示神经移植后约半数患者功能恢复接近正常,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   

2.肋间神经痛的治疗应首先消除病因,对剧烈疼痛的患者可给止痛药如非激素类解热镇痛药吗啡等,也可用神经阻滞疗法。带状疱疹感染时可用利多卡因辣椒素涂抹局部皮肤,早期应用抗病毒药阿昔洛韦可减轻病毒对神经的破坏,加速皮肤损害的愈和减轻疹后神经痛,用药法为1000mg/d,分5次服,也可用15mg/(kg?d),分3次静点滴。免疫功能缺陷并发的带状疱疹阿昔洛韦。尽管泼尼松有导致病毒扩的危险,但多数者认为应用泼尼松可减轻急性期疼痛和感染后神经痛。   

3.神经丛病 病因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法。   

疼痛严重时可使用卡马西平或其他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加可待因30mg,3~4次/d,以及其他非甾体类镇痛药,如异丁芬酸(异丁苯乙酸)、萘普生等。   

肉痉挛可用地西泮(安定)5~10mg服,3次/d;或环苯扎林(盐酸环苯扎林)10mg服,3次/d,可能有效。   

神经痛严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15mg/d,静滴注,7~l0天;一般可泼尼松10mg,3~4次/d,10~14天为1个疗程。也可用1%~2%普鲁卡因或加泼尼松龙各1ml椎旁封。   

椎间盘出急性期卧硬床休息1~2周常可使症状稳定。外侧皮神经炎可应用局部封法为于髂前上棘下10cm处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氢化可的松。还可配针灸和理疗,保守疗法多可缓解。疗效不佳时可用盆牵泼尼松龙硬膜外注射,个无效或慢性复发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同时应加强神经养治疗和功能康复训练。

预后:本组疾病预后一般良好,但依据病因不同,可能遗有不同神经功能障碍。原发病的预后则各不相同。

疾病护理

保持良好的态非常重要,保持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饮食保健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养素,荤素搭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