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肺隐球菌病

隐球菌病为新型隐球菌感染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脏真菌病。此菌属腐生酵母菌,不成菌丝和孢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发病的要诱因。疾病称:隐球菌病所属部位:胸部就诊科室:呼吸神经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隐球菌病(pulmonarycryptococcosis)为新型隐球菌感染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脏真菌病。此菌属腐生酵母菌,不成菌丝和孢子,广泛存在......
目录

名称

疾病称:隐球菌病

所属部位:胸部

就诊科室:呼吸神经

症状体征: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痛

概述

隐球菌病(pulmonarycryptococcosis)为新型隐球菌感染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脏真菌病。此菌属腐生酵母菌,不成菌丝和孢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发病的要诱因。该菌大多由呼吸道吸入人体,在成感染灶。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但也可以侵犯骼、皮肤、粘膜和其他脏器。健康人感染后多可自愈或病灶局限于,无临床症状。当抵抗力降低时则起发病,并可性播至全身,中枢神经系统最容易受累,故常同时患隐球菌膜炎和肺炎。预后较差。

病因

免疫功能低下为隐球菌发病的重要诱因。本菌通常呼吸道进入人体。是感染的首发部位。正常人吸入隐球菌后,感染,病变多仅局限于部,很少出现症状,常有自愈倾向。若因过度劳累或有免疫缺损的慢性病患者(如晚期恶性肿病、长期接受大激素、广谱抗生素及抗癌药等治疗),吸入真菌后在成病灶,可至全身,且多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功能低下为隐球菌发病的重要诱因。环境中的直径小于10μm,像烟雾大小的隐球菌呼吸道吸入人体,一旦其沉积在呼吸道中,在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下,成明显的多糖荚膜保护层以拮抗宿的防御机制。在组织成最初的感染灶,可淋巴结肿大,也可以在胸膜成小结,酷似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多数健康人感染可以自愈或病变局限于部。在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隐球菌能够进展活动,肺炎至全身。由于新型隐球菌对膜和实质有亲和性,所以中枢神经系统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其他少见的受侵部位有皮肤、骼、前列腺、眼等。

特征为轻微的炎症反应。早期组织有大量隐球菌成样团块,中性粒细胞减少、不化脓,仅有少数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晚期病变为肿,部病变偶有干样坏死和空洞成。隐球菌可在部冠状切面的灰质部分产生病变,常可炎。

临床体征

隐球菌感染的初期,多数病人可无症状。少数病人出现低热、轻咳,咳黏液,偶有胸膜症状。在艾滋病人中隐球菌感染常是广泛播的。在免疫功能重度受损的病人中可以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征(ARDS)。

X线表现为多性,轻者仅表现为双下部纹理增加或孤立的结状阴影,偶有空洞成。急性间质性炎症可表现为弥漫性浸润或粟粒样病灶。需与结核、原发或转移性肺癌。John.R.Perfect的验是隐球菌感染时,X线表现可以是在任何一个,任何类型的浸润、结或渗出都可以发生。近年来在同时有艾滋病毒(HIV)感染的病人中更常见的表现有酷似卡氏囊虫感染的间质浸润。由于隐球菌感染可以与部其他疾病过程重复出现,所以X线更无典型特征。

部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被怀疑为隐球菌所致时,常规的法是标准法留取液,沉淀后置于玻上,加1滴细汁染色,覆盖盖玻,在显微镜下可以找到直径4~20μm的厚壁孢子有大小不等的反光颗粒,外有宽阔折光的荚膜。有时可见出现象。所有患隐球菌肺炎的病人都应做穿以除外膜炎。从患者的液、气管灌洗液、胸水标本中培养出新型隐球菌一般需要4~7天时间。国外最近展的检查法有:用六甲烯四胺银、schiff过碘酸染色均可实有荚膜的隐球菌的存在。另一种法是用乳凝集抗原试验查出环或液中的新型隐球菌的荚膜多糖抗原。当病变局限于时,此试验结果为阴性,如此试验结果阳性时,则提示新型隐球菌的感染已了。但此试验偶有假阳性结果。

诊断

隐球菌病可单独存在,或与其他部位的隐球菌病同时发生。约1/3病例无任何症状,常有胸部X线检查中被发现,有时误诊为肺癌。多数患者可有轻度咳嗽、咳少量粘液胸痛、低热、乏力及体重减轻等。少数病例呈急性肺炎表现,偶有胸痛肺实变和胸腔积液的体征。当并发脊髓膜炎时,则症状明显而严重。常有中等度发热,偶可高热达40C,并出现炎的症状和体征。X线表现:病变以双侧中下部为多见,亦可为单侧或局限于一。可呈孤立的大球灶或数个结状病灶,周围无明显反应,类似肿;或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或呈状浸润阴影。约10%患者有空洞成。

检查化验

1、实验室检查:、胸液和液作汁涂或培养;补体结反应。

2.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和中度增高,中晚期病例可有贫血沉增快。

3.X线表现可以是在任何一个,任何类型的浸润、结或渗出都可以发生。以双侧中下部为多见,亦可为单侧或局限于一。可呈孤立的大球灶或数个结状病灶,周围无明显反应,类似肿;或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或呈状浸润阴影。约10%患者有空洞成。近年来在同时有HIV感染的病人中更常见的表现有酷似卡氏囊虫感染的间质浸润。由于隐球菌感染可以与部其他疾病过程重复出现,所以X线更无典型特征。

鉴别诊断

结核鉴

结核多见外源性继发型结核,即反复结核菌感染后所起。少数是体潜伏的结核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进繁殖,而发为源性结核,也有由原发病灶成者。此型多见于成年人,病灶多在锁骨上下,呈状或絮状,边界模糊,病灶可呈干样坏死灶,发较重的毒性症状,而成干性(结核性)肺炎,坏死灶被纤维包裹后成结核球。过适当治疗的病灶,炎症吸收消,遗留小干灶,钙化后残留小病灶,呈现纤维硬结病灶或临床痊愈。有空洞者,也可治疗吸收缩小或,有不者,也无存活的病菌,称为“空洞放愈”。

与原发或转移性肺癌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之一,近数十年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影像液脱落细胞的进展,对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病因:肺癌病因复杂,迄今尚不能确定某一致癌因子,一般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

1.吸烟:吸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13倍。

2.物理化致癌因子:如无机砷、石棉、铬、镍、焦油、烟炱和煤的其他燃烧物等。

3.大气污染。

4.与某些癌基因的活化及抗癌的基因的丢失有密切系。

5.慢性疾患:结核、慢性气管炎。

并发症

隐球菌病的并发症有胸腔积液、隐球菌膜炎等。

治疗

本病常在免疫功能降低时发病,故应消除各种诱发因素。早期局限性肿或空间,可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必要时可手术切除。

对于单纯有呼吸道隐球菌寄生的慢阻肺病人,当没有部受侵犯的据时应定期随访。对胸肺实质受侵犯,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中分离出新型隐球菌的病人应给予积极的治疗,防止发生源性播。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因病变极易由中枢神经系统所以既使其液检查还是阴性结果,亦应极早始系统治疗。

治疗中以两性霉素B作为首选药物,单用两性霉素B时从小始每天0.1~0.25mg/kg,逐渐增加至每天1mg/kg,加入5%葡萄糖液中,滴注时间不少于6~8h,一个疗程总量为1~2g。

国外者统计在艾滋病病人中有7%的人并发新型隐球菌的感染,在治疗中多采用积极的抗真菌治疗。选择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的联应用。两性霉素B:0.3mg/(kg·d),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100mg/(kg·d)(分四次服)。平均4~6周即可见到临床效果。对于两性霉素B的毒性及可能发的管炎,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起的骨髓抑制和腹泻造成的电解质紊乱,应给予认真的监测。出现毒副反应的病人应被减少药物量。对于不能耐受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5-氟胞嘧啶)的病人,推荐选用静滴注氟康唑(大扶康),首日量400mg,以后每天200mg。其可有效的进入液。

对临床症状较轻而有隐球菌感染据的病人可以采用氟康唑康唑。因康唑在浓度较低,一般作为维持治疗,每天400mg用药1~47个月(平均12个月),复发率为13%。用药时间长短取决于隐球菌培养及清荚膜多糖抗原的阴转情况。

单一病灶的隐球菌感染,是否外科手术切除前还有争议。多数意见赞成抗真菌药物治疗,因为除了少数单一结外科手术治疗有效,多数病例不可能完全切除部隐球菌结或团块以控制感染。个病人因胸膜渗出需作流。其余绝大多数病人药物治疗就可以达到治疗的。

预防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国20个省、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告,多见于40岁以上年龄组。60%发生在免疫抑制患者,艾滋病(AIDS)患者特易患。

预后:该病原菌要侵犯中枢神经,对膜和组织有亲和性,故隐球菌病80%以上,死亡率最高。

预防:要措施:

1.长期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可起机体菌群失调;上腺皮质激素滥用,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这些都为隐球菌的感染和扩创造了条件。因此,应严格上述药物的使用指标,杜绝滥用。对于长期应用抗生素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例,若病情未见好转或恶化者,应考虑有隐球菌感染的可能,及时病原检查。

2.隐球菌病多继发于其他疾病,原发性较少见。对恶性肿、慢性消耗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和器官移植的病例,一旦发生可疑隐球菌感染,应立即查清病原,及时予以治疗,而且用药时间应适当延长。

3.注意卫生保健,忌食腐烂变质的等瓜果,防止鸽粪粪污染环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