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火疳

火疳,病。见《治准·杂病》,又疡。以白睛深部向外突起呈暗红色颗粒为要表现的病火疳多因肺热火邪,从而发上攻于,滞积白睛;或肺阴亏耗,上炎,侵犯白睛起。火疳,病。见《治准·杂病》,又疡。以白睛深部向外突起呈暗红色颗粒为要表现的病火疳多因肺热火邪,从而发上攻于,滞积白睛;或肺阴亏耗,上炎,侵犯白睛起。《审视瑶函》认为:“初起如椒疮榴子一颗......
目录

概述

火疳,病。见《治准·杂病》,又疡。以白睛深部向外突起呈暗红色颗粒为要表现的病火疳多因肺热火邪,从而发上攻于,滞积白睛;或肺阴亏耗,上炎,侵犯白睛起。

《审视瑶函》认为:“初起如椒疮榴子一颗,小而,或带横长而,如小赤豆,次后渐大。”红赤疼痛,羞明流泪,视物不清,甚至影响黑睛、瞳神发生病变,严重者可失明。相当于西医的前部巩膜炎

症状

1、初起患眼涩痛,羞明流泪,视物欠清。检视眼部,白睛深部可见大小不等呈紫红色隆起结,推之不移,压痛明显。若逐渐增大,周围有紫赤血脉,则自觉症状加重。

2、多单眼发病,亦有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者。病程缓慢,容易复发。若失治或误治,可发展为白睛青蓝(深层巩膜炎后期),病变侵犯黑睛甚至瞳神,损害视力,甚至失明。

3、本病须与金疳相鉴。后者病变位于白睛表层,小为灰白色,四周血脉鲜红,推之可移;可自溃破,愈后不留痕迹;病程短,治疗易,预后好,不影响视力。

病机

本病多因肺热亢盛,气机滞塞,久而成瘀,混结白睛深层而成紫红。或因肺热毒不解,从而发,致壅阻,瘀滞不,结聚于白睛深层。或因湿蕴,久而化热,湿热阻滞,致使不宣,郁结于白睛深层而成结。或因肺热久而伤阴虚火上炎,使白睛久而不消。

辨证治疗

本病发于白睛深层,以肺热郁结为,病程过有虚实之分。实证者发病急,眼部症状明显;肺热亢盛时伴有咽痛咳嗽便秘肺热毒时伴口苦干、便秘尿赤湿蕴时伴酸痛。虚证者眼部症状不明显,但病情反复发作难愈。治疗总原则是泻肺热结。

肺热亢盛型

[见]白睛局部紫红色结隆起,自觉眼涩痛、畏光流泪,但较轻;全身每见咽痛咳嗽便秘。苔黄,数。 [治法]泻结。

[方药]

1、白散(钱乙《小儿药直诀》)加减处:桑自皮15克,皮12克,甘草6克,杏仁10克,连翘10克,浙贝母15克,黄芩12克,桔梗10克,赤芍15克,红花6克。水服,每日1

2、中成药

(1)消炎服,每次5~8,每日3次。

(2)黄连上清服,每次l,每日l~2次。

(3)银翘解毒服,每次3~4,每日3次。

肺热毒上攻型

[见]发病较急,眼痛明显,羞明流泪、视物欠清症较重;白睛大而隆起起红赤,颗粒状如榴子,小而,周围血脉紫赤怒张,结处压痛明显,其后渐渐增大,红赤更甚,疼痛剧烈,病变多在睑裂部位。 伴有口苦干,烦躁便秘尿赤舌红苔黄,数有力。

[治法]泻解毒,凉血结。

[方药]

1、:还阴救苦汤(倪维德《原机启微》)加减处黄芩12克,黄连10克,黄柏12克,连翘10克,田三七3克,生地黄25克,知母10克,红花6克,柴胡10克,羌活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水服,每日l

2、洗(《医统》卷六十一):黄连1钱,生地黄1钱,菊花8分,当归8分,木通7分,栀子7分,甘草4分。水2盏,1盏,食后温服

3、中成药参照上型中成药。

湿热上攻型

[见]眼部症状基本同上型。全身伴有酸痛,肢肿胀,胸网纳减。舌苔黄腻,缓或滑。病程迁延难愈。

[治法]祛化湿,清热结。

[方药]

1、湿汤(庞赞襄《中医眼科临床实践》)加减处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鸡血藤15克,苍术10克,忍冬藤15克,红花6克,壳10克,川芎5克,甘草3克。水眼,每日l

2、中成药

(1)消炎服,每次5~8,每日3次。

(2)天麻服,每次6克,每次6,每日2~3次。

(3)舒筋服,大蜜每次l~2,每日1~2次。

久病伤阴虚火上炎型

[见]病情反复发作,病至后期白睛不甚隆起,丝紫暗,压痛不甚明显,眼酸痛,畏光流泪,视物欠清;全身可见口咽。或潮热颧红,便秘干咳小便短赤舌红少津,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结。

[方药]

1、养阴汤加减参照“金疳”之肺阴不足型处,酌加丹参15克、郁金10克、浮石12克。

2、中成药

(1)参照上型。

(2)参照白涩症之肺阴不足中成药。

说明:本病无论以上何种类型,其局部均有局限性肿胀紫红色结隆起,乃为瘀滞所致,故均需在辨证基础上酌加理气消肿止痛之品。若红痛明显时,也可用桃红四物沥为治疗。妇女期可用四物汤加清热结药;若有月经不调,需同时调理月经

外治法

1、用犀黄散每日早晚各点眼1次,每次用约半粒芝麻大药放于

其他疗法眦部,眼5~10分钟;也可用服药渣熏眼。

2、用千里光眼药水、外障眼药水点眼。

3、红痛明显者,可用湿热,或服中药渣再取汁热

4、用0.5%可的松眼药水点眼,每日4~6次,症状严重时可用结膜下注射。

5、发现瞳神紧小者,需用1%阿托品瞳。

针刺疗法

(1)针刺:列缺、泽、谷、池、攒竹、丝竹空、太阳、承泣、四白等。用泻法。

(2)针治疗:于患者部胸椎3~7两侧旁1.5处(相当俞穴俞穴之间),消毒后用针轻敲,至皮肤发红且有间断针尖样出,消毒盖上无菌纱布。隔日1次。

食疗

(1)玄参饮:玄参15克,金银10克,菊花10克,红花3克,水,入适量冰糖,不枸时饮服。

(2)老桑枝,老桑枝60克,老1只。将去毛除脏洗净,入锅与桑枝加适量清水汤,调味后酌量饮食。

(3)其他参照“金疳”,饮食疗法。

预防调护

(1)本病发病与全身病,如湿、结核等有,故在罹患本病时,应积极找与全身病有的全身病变,结眼病一并治疗。眼病治愈后仍需积极治疗全身病,否则容易复发。

(2)本病及时医治,预后尚好;若失治、误治,可转为白睛青蓝,预后较差。附白膜侵睛白睛青蓝白膜侵睛金疳发生于黑睛边际,致使黑睛边际有似白膜入侵的病变,类似于西医性角结膜炎;也指火疳反复发作,致热侵入黑睛深层,造成黑睛边际发生混浊、尖端朝向中央的病变,类似于西医硬化角膜炎。两者皆因热侵犯黑睛所致,故治疗上除金疳”、“火疳”分辨证施治外,需酌情加清退之品,如夏枯草菊花蝉蜕、草决明、白蒺藜等。若遗留疤痕,则“宿” 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下一篇 金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