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法
简介
基本简介
搓法在临床应用时常随治疗部位而有所变化。
医生双下肢马步位;然后双掌如抱球样相对用力作顺时针方向回环搓揉10-20次。用于肩周炎。
2.搓上肢体位同上,双手挟持住患侧上臂作一前一后的交替搓揉,并渐渐下移由前臂至手腕,再快速由腕部向上至腋部(图88)。如此往返搓揉3-5遍。用于上肢痹痛。
搓肩、搓上肢可视为一个整体手法,由肩而下;
也可分为两个手法,根据临床需要作选择。
3.搓胁肋部患者取坐位,医者位于其后,用双手自腋下挟持患者胸廓的左右两侧,相对用力作一前一后的交替搓揉,沿胁肋搓至髂嵴上;如此作自上而下的单向搓揉移动。一般搓3-5遍。用于胸胁迸伤、肝气郁结。
4.搓下肢患者取仰卧,下肢微屈,医者用双手挟持住大腿的内外侧(或前后侧),相对用力作一前一后的交替搓揉,经膝、小腿至踝部,再由踝、小腿、膝、大腿,如此往返3-5遍。用于下肢痹痛。
5.腰背部搓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医者位于其后,双手放置上背部作呈水平状的搓揉动作咱上而下至下腰部,再上下往返搓揉3-5遍。用于腰背痛。
手法要领
适用部位
四肢、胸肋、肩部等部位。
临床应用
正搓
反搓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下一篇 尿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