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鼠尾草

鼠尾草 鼠尾草(拉丁:Salvia japonica Thunb.),为洋苏草,鼠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其直立,株高30到100厘米,植株被柔毛,为四角柱状,对生,长绿色叶脉明显,须根密集;总状花序花序长达15厘米或以上,苞片较小,蓝紫色,花梗密被蓝紫色的柔毛,花萼期6到9月。产浙江安徽南部,江苏,江西,湖北,福建等地。生于山坡、路旁、荫草丛,水边及林荫下,......
目录

物种起源

鼠尾草源自于拉丁文,有“净化”的意思。

形态特征

鼠尾草

一年生草本;须根密集。

直立,高40-60厘米,钝四稜,具沟,沿稜上被疏长柔毛或近无毛。

下部为二回羽状复叶叶柄长7-9厘米,凸,被疏长柔毛或无毛,叶片长6-10厘米,宽5-9厘米,上部一回羽状复叶,具短柄,生小披针菱形,长可达10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长楔形,边缘具钝锯齿,被疏柔毛或两面无毛,草质,侧生小披针,长1.5-5厘米,宽0.8-2.5厘米,先端锐尖或短渐尖,基部偏斜近,其余与生小同,近无柄。

轮伞花序2-6,组成伸长的总状花序分枝组成总状花序花序生。

苞片苞片披针,长2-5毫米,宽0.5-1毫米,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

鼠尾草图册

花梗长1-1.5毫米,被短柔毛;花序轴密被具腺或无腺疏柔毛。

花萼,长4-6毫米,外面疏被具腺疏柔毛,面在部有白色的长硬

唇裂

花冠淡红、淡紫、淡蓝白色,长约12毫米,外面密被长柔毛,面离基部2.5-4毫米有斜生的疏柔毛环,冠筒直伸,筒状,长约9毫米,外伸,基部宽2毫米,向上渐宽,至部宽达3.5毫米,冠檐,上或卵,长2.5毫米,宽2毫米,先端微缺,下长3毫米,宽4毫米,3裂,中裂较大,心形,边缘有小齿,侧裂,较小。

能育雄蕊2,外伸,丝长约1毫米,药隔长约6毫米,直伸或稍弯,上长,二下瘦小,不育,分离。

花柱外伸,先端不相等2裂,前裂较长。

花盘略膨大。

坚果,长约1.7毫米,直径0.5毫米,褐色,光滑。期6-9月。

生长习性

生长环境

鼠尾草生于山坡、路旁、荫草丛,水边及林荫下,海拔220—1100米。喜温暖、光照充足、通良好的环境。生长适温15℃-22℃。耐旱,但不耐涝。不择土壤,喜石灰质丰富的土壤,宜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

分布范围

鼠尾草鼠尾草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北美洲和欧洲尤其是意大利阿尔巴尼亚、希腊和土其都有栽培,自中世纪起在欧洲北部就有种植,17世纪被入北美洲。 原产于欧洲南部与地中海沿岸地区。中国生长浙江安徽南部,江苏,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日本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栽培

鼠尾草日照充足通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为佳,有利生长种子直播,每3-5粒,发一周后或获株高达5-10cm时须疏苗。间20-30cm。成株后可再次疏剪,增加离,生长的较旺盛 。不同品种的鼠尾草需要的光强度不尽相同,在栽培前需多加确认及了解。

繁殖

鼠尾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

可在春季和初秋播种。播种前为提高出苗率以及早出苗,可先将种子用50℃温水浸泡,待温度下降到30℃时,用清水冲洗几遍后,放于25~30℃恒温下或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播种。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由于鼠尾草种子小,宜浅播。播后要覆盖薄土,并要常洒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扦插繁殖

在5~6月,选端不太嫩的梢,长5~8厘米,在下位剪断,摘去基部2~35厘米×5厘米,插入苗床中,深2.5~3厘米。插后浇水,并覆盖塑料膜保湿,20~30天发出新(45~50)厘米×(25~30)厘米的密度定植。

田间管理

鼠尾草定植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干旱时应适当灌溉,雨后必须及时排水。生长据情况追肥2~3次,每次每亩可追尿素5千克左右。在长江以北,冬季需培土越冬,一般在地上部收获后、冬冻前灌水后即培20厘米高的土,翌春终霜后扒土浇水,使萌生长。华南地区不需覆盖也可安全越冬。

病虫防治

要病害有斑病、立枯病、猝倒病等,幼苗期多发,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或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虫害常见的有蚜虫、粉虱等,可药喷杀。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鼠尾草枝叶

鼠尾草的香味浓烈刺,夹杂些许樟脑的味道,可为各种食物增添沁人的香味。鼠尾草非常适跟奶制品和油腻食物一起烹饪,有时也会加入葡萄、啤当中。鼠尾草的味道浓烈,用量不宜太多,以免掩盖其他配料的味道。由于鼠尾草不耐高温,也不宜长时间烹制,所以应在烹制过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再加入鼠尾草

在烹制油腻的肉制品时可添加一些鼠尾草以帮助消化;加入一匙干鼠尾草沸,上10分钟即为鼠尾草鼠尾草油具有美容养的效果,还能够抗菌消炎。

鼠尾草养成分:每1克鼠尾草中,含钙5毫克、0.3毫克和钾3毫克。鼠尾草是一种多年生芳香植物,结了20多种植物的药性,因其药性而闻,在西被当作万能药。鼠尾草具有滋补、防止痉挛、防腐抗菌、利尿和清洁伤等功效,对喉咙疼痛和溃疡也有疗效,并且可调期、刺激食欲并减缓肠胃气胀。

鼠尾草要取、与其油。 

后的气味浓厚,汤类或味道浓烈的肉类食物时,加入少许可缓和味道,掺入沙拉中享用,更能发挥养美容的功效 可拿来发清香味道,可消除体油脂,帮助环,具防腐、抗菌、止泻的效果,含激素,孕妇应避免使用。

鼠尾草花果

一般人喜欢将其放入鸡填料中,而且可与味道强烈的食物融菌的神经液滋补剂

意大利人将鼠尾草用来制作面包和浸泡油,作为健康饮食的一部分;它的独特味,不但去除肉类的腥味,还能够分解脂肪,加在香肠、腊肠类食品中具有良好的杀菌和防腐效果。

欧洲的传统医院使用鼠尾草油来消毒病房,由于它有促进荷尔蒙运作的功效,所以妇女们在生产后会用鼠尾草来减少母乳分泌。抗老、增强记忆力、安定神经、明,缓和头痛神经痛。

药用价值

鼠尾草药材基源:为植物鼠尾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Salvia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山间坡地、路旁、草丛、水边及林荫下。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黄疸;赤白下痢;湿热带下;月经不调;痛经疮疡疖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服: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美容功效

鼠尾草鼠尾草是草本小型灌木植物子非常特殊,为淡紫绿色蓝色

鼠尾草馏自其子与朵,呈浅黄绿色,带有些甜味及茴香樟脑的香味,是男性香水很重要的原料之一。

鼠尾草油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促进细胞再生,修护皮肤细胞组织,净化油腻的头皮,调皮肤油脂分泌,减轻炎症和肿胀肤问题,帮助改善油性皮肤、粉刺、痤疮肤问题。

成分

鼠尾草全草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glucoside),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委陵菜酸(torment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马斯里酸(maslinic acid),乙基-β-D-吡喃半乳糖甙(ethylβ-D-galactopyranoside)。

济价值

油及其衍生物用于日用香中,鼠尾草还可制成香包。

观赏价值

园林绿化面可作盆栽,用于坛、境和园林景点的布置。同时,可点缀石旁、林缘空隙地,显得幽静,摆放自然建筑物前和小院,因适应性强,临水岸边也能种植,群植效果甚佳,适宜公园、景区林缘坡地、草坪一隅、河湖岸边布置,既绿化城市也闻香。

植物文化

鼠尾草

鼠尾草鼠尾草语:家观念

喜欢此的你重视贞,为人光明磊落,是个正人君子型的人。你热爱家,具有知性的一面;而且极具创造力,被你爱护的人可享有十足的安全感。你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不惜消耗时间和体力,属于大器晚成。

白色鼠尾草

紫色鼠尾草 ——智慧

红色鼠尾草 —— 在燃烧

蓝色鼠尾草——理性

鼠尾草——热烈的思念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鼠尾草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315 千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