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是妇女下部的盆腔器官较多,出现异常时,容易产后腹痛,包括腹痛和小腹痛,以小部疼痛最为常见。中文称:产后腹痛 英文称:postpartum abdominal pain 其他称:儿枕痛 定义:以产妇分娩后,疼痛为要表现的疾病。 应用科:中医(一级科);妇科疾病(二级科)产后腹痛,是妇女下部的盆腔器官较多,出现异常时,容易产后腹痛。一般说来,起女性下......
目录

名词定义

中文称:产后腹痛

英文称:postpartum abdominal pain

其他称:儿枕痛

定义:以产妇分娩后,疼痛为要表现的疾病。

应用科:中医(一级科);妇科疾病(二级科)

疾病简介

图片

产后腹痛,是妇女下部的盆腔器官较多,出现异常时,容易产后腹痛。一般说来,起女性下部疼痛的原因,可以分为月经周期相起的疼痛和非月经周期起的疼痛。初产妇因子宫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收缩不甚强烈,易复原,且复原所需时间也较短,疼痛不明显。产妇由于多次妊娠子宫纤维多次牵拉,复原较难,疼痛时间相对延长,且疼痛也较初产妇剧烈些。产后腹痛包括腹痛和小腹痛,以小部疼痛最为常见。大多由于瘀,血虚 ,或感受风寒所致。以产后瘀血凝滞(或冷挟瘀血)为“儿 枕痛”,小部可摸到硬块,有明显压痛,常兼见恶不畅或不下, 胸腹胀满,多弦濇有力,有偏、偏热的不同。血虚的每易外感 风寒,多见腹痛喜热,往往摸不到硬块,头昏眩,体倦畏冷,甚 则心悸气短舌质淡,虚细或弦濇;如挟瘀血,则少硬痛, 质多紫黯;兼气滞的则有胸闷腹胀、大便溏薄等症。

产后小部疼痛为者,称产后腹痛。以新产妇多见。是指产后子宫收缩时起的收缩痛,又称“产后痛”、“宫缩痛”。轻者不需治疗,腹痛可逐渐消失。

中医产后腹痛归人“产后中疗痛”、“儿枕痛”范畴。病因为产后不畅,瘀滞不通则痛。可由于产后伤,百空虚,少气弱,推无力,以致流不畅而瘀滞;也可由于产后虚弱,乘虚而入,凝,瘀血停,不通则痛而致。

产后腹痛可因血虚体质,或产时过多,冲任空虚,胞脉失养,或血虚弱,运无力流不畅,迟滞而痛;亦可因产后起居不慎,乘虚而入,或饮食生冷,凝,或产后情怀不畅,肝气郁结气滞瘀,或产后恶排泄不畅而致。

辨证血虚失养。

【治法】温中养

术归桂草汤

【组成】白术15克,当归15克,肉桂1.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服,每日1,日服2次。

【出处】《辩论》卷十二。

病因病理

图片

产后腹痛的原因是由于子宫收缩所致,子宫收缩时,管缺组织缺氧,神经纤维受压,所以产妇感到腹痛。当子宫收缩停止时,液流通,管畅通,组织氧供给,神经纤维解除挤压,疼痛消失,这个过程一般在1—2天完成。

初产妇因子宫纤维较为紧密,子宫收缩不甚强烈,易复原,且复原所需时间也较短,疼痛不明显。产妇由于多次妊娠子宫纤维多次牵拉,复原较难,疼痛时间相对延长,且疼痛也较初产妇剧烈些。

产后腹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疼痛时间超过一周,并为连续性腹痛,或伴有恶量多、色暗红、多块、有秽臭气味,多属于盆腔有炎症,应请医生检查治疗。

产后腹痛要是不畅,迟滞而痛,有虚实之分。虚者以血虚多见,由于产后失,冲任空虚,胞宫失养,无力,而使流运行迟缓,滞而腹痛;实者以瘀为,可因肝郁气滞或受而致瘀血停滞胞宫,不通则痛。

辩证分析

产后腹痛的发生,要是血虚胞脉失养,弱不,或瘀,胞脉受阻,导致不畅,而发为腹痛

产后腹痛,首辨虚实有留瘀而痛者,实痛也;无而痛者,虚痛也。一般可以痛的性质和恶的色、质、量辨其虚实。治疗以调理气,虚者补而充之,实者而通之。

疾病分类

月经疼痛

月经疼痛是一种临床表现,而不是独立疾病,所以没有包治月经不调的药物,也无专门技术,只有找到致病原因,对因治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不确诊就滥用激素,人工周期和中医“调理”,只能是起到暂时“效果”,停药复发不说,有的还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致癌。

月经周期疼痛

子宫病变造成的月经疼痛,例如子宫腺症、子宫子宫膜异位症等,照程度的轻重给予不同式的治疗。

中医病机

产后腹痛多因产后不畅,子宫收缩所致。

临床症状

产妇分娩后下部疼痛为要临床症状的产科常见病。又称儿枕痛。多因产时过多或受,或产后触犯生冷、瘀而致。治疗以调理气产后腹痛的最早记载见于汉代《金匮要略》。宋代《妇人大全》指出此病可因外感内伤,或瘀血壅滞而致,并称产后瘀阻腹痛为儿枕痛。明代《景岳全书》强调此病的辨证应分虚实。清代《傅青女科》张用生化汤加减治之。

产后腹痛可因血虚体质,或产时过多,冲任空虚,胞脉失养,或血虚弱,运无力流不畅,迟滞而痛;亦可因产后起居不慎,乘虚而入,或饮食生冷,凝,或产后情怀不畅,肝气郁结气滞瘀,或产后恶排泄不畅而致。

产后腹痛的常见型有:血虚弱。见产后疼痛,喜暖喜,恶量少色淡,兼见头晕眩,心悸失眠,大便秘结,舌质淡红,苔薄,细弱。治宜益圣愈汤加减。瘀阻滞。见产后疼痛,拒部有明显冷感,得热则减,恶量少、色紫黯、夹块,胸胁胀痛,四肢不温,面色青白舌质紫黯、苔薄白,沉紧。治宜活化瘀、止痛,生化汤加减。

诊断鉴别

分娩疼痛,称作“产后腹痛”,古称“儿枕痛”。有的人部疼痛剧烈,而且拒绝触之有结块、恶不肯下,此是瘀血阻在子宫起;有的人疼痛夹冷感,得热痛感减轻、恶量少、色紫、有块,此是入宫、阻塞所致。

产后腹痛病大多是瘀和起,但也有过多子宫失于滋养而表现隐痛空空、恶色淡的,此当以补养法治疗。分娩时防止产后出,产后勿食生冷,注意保暖,情志要舒畅,在产后即服3~5生化汤,可以减少或预防此病的发生。如果腹痛剧烈并伴有其他兼,如发热腹泻,或有症瘕病史者等,应注意是否有其他病变。

诊断要点:

产后出现下阵发性疼痛,难以忍受。或部绵绵,持续不解。不伴热等症者,可诊断为产后腹痛

产后腹痛应与伤食腹痛及感染毒所致的腹痛相鉴。前者有伤食史,痛在脘,有大便异常。

中医类证鉴别

1.产后伤食腹痛:多有伤食史,疼痛部位在脘,恶无改变,伴大便异常。

2.产褥感染腹痛恶寒发热腹痛不减而拒,恶秽臭。实验室检查象及分泌物有异常变化。

3.产后痢腹痛产后腹痛窘迫,里急后重,大便呈赤白脓样。大便检查可见多量红、白细胞。

辩证疗法

血虚

见:产后小隐痛或绵绵作痛,持续不解。恶量少,色淡,质稀。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干结,纳欠佳。淡苔白,细弱。治法:养

方药

肠宁汤(傅山《傅青女科》)加减

当归15克,熟地黄20克,阿胶15克(烊化),麦冬15克,党参20克,山药20克,甘草6克,续断15克,肉桂5克(煽服),白芍20克。水服。

傅青指出:“血虚之疼,必须用补之药;而补之味,多是润滑之品,恐与大肠不无相碍。然产后血虚,肠多干,润滑正相宜也,何碍之有?”此,“既生,不必止痛而痛自止也”。

瘀型

见:产后刺痛或胀痛拒,阵发性发作。恶量多少不一,色黯有块,块下痛减。面色青白,胸胁胀痛,四肢不温。黯苔白,弦涩。

治法:活化瘀,止痛。

方药

1、生化汤(傅山)加减

当归15克,川芎10克,桃仁15克,炙甘草6克,炮姜10克,益母草30克,丹参15克,香附子12克。水服。

如胀较痛明显者,加壳、白芍,以和滞。如兼乳汁缺乏者,加黄精王不留穿山甲何首乌、北黄芪,以补通乳汁。

2、单方香附APC合剂 香附子3克(研末),APC1冲服

中医疗法

中医认为,本病要是不畅,迟滞而痛。临床表现为血虚瘀两种型。

(1)血虚型,症见产后小隐隐作痛,喜,恶,量少色淡,头晕耳鸣,便舌质淡红、苔薄,虚细。治宜补

(2)瘀型,症见产后疼痛,拒,或得热症稍减,恶量少,涩滞不畅,色紫黯有块,或胸胁胀痛,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质黯、苔白滑,沉紧或弦涩。治宜活祛瘀,止痛。

1 肉桂红糖

组成:桂皮6克,红糖12克。

用法:上二味水服,每日服3次,连续服5天。

功效:补,祛止痛。

治:产后腹痛,属血虚型,产后小隐隐作痛,喜温,喜揉,手足不温,恶量少,色淡。

附注:现代报道,肉桂有中枢性及末稍性扩张管的作用,能增强环,且肉桂所含桂皮油,对肠有缓和的刺激作用,能增强消化机能,排除消化道积,缓解肠痉挛

2 赤豆南瓜

组成:赤小豆100克,生姜30克,南瓜200克。

用法:上三味共干,研成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服30克,

功效:补止痛。

治:产后腹痛,属血虚型,产后小隐隐冷痛,喜揉,面色浩白,头晕耳鸣,恶量少色淡。

3 赤豆鲤鱼

组成:赤小豆50克,活鲤鱼1条(约500克),陈皮5克,黄5克,调料适量。

用法:将活鲤鱼洗净,把赤小豆陈皮、黄以及调料全都塞人鲤鱼,灌入鸡汤,上笼旺1小时,出笼。

功效:补理气止痛。

治:产后腹痛,属血虚型,产后小隐隐胀痛,喜揉,面色不华,头晕耳鸣

4 山楂

组成:山楂肉15克,红糖50克,黄50毫升。

用法:上三味加水服,每日服3次,连服1周。

功效:活止痛。

治:产后腹痛,属瘀型,产后疼痛,拒,恶不畅,紫黯有块,面色青白舌质黯、苔白滑,沉紧。

5 山楂米汁饮

组成:山楂100个(打碎),小米500克,红糖150克。

用法:先将小米水,取浓汁,以米汁山楂,熟后人红糖服食,每日1

功效:活定痛。

治:产后腹痛,属瘀型,疼痛,得热则舒,恶量少,涩滞不畅,色紫黯,有块。舌质黯有瘀点,涩。

6 羊肉

组成:羊肉100克,生姜3,面粉150克,调料适量。

用法:羊肉水洗净,去膻味,切,与姜、葱同放人锅,加水适量,放人食盐拌匀,煲2~3小时。从汤中捞出生姜,留羊肉,继续滚,加水面粉搅拌即可。

功效:补血虚,温,止疼痛。

治:产后腹痛,属血虚型,产后小隐隐冷痛,得热好转,喜揉,面色少华,淡苔白,沉紧。

自疗方法

成药自疗法

(1)失笑,每次9-15克,每日2次。温水吞服。用于瘀血阻于子宫者。

(2)益母草膏(冲),每次30克(1-2袋),冲服。用于瘀血阻于子宫者。

(3)乌鸡白凤,每次1粒,每日2次。用于体弱血虚隐痛空空者。

自疗法

(1)向日葵盘1只、红糖30克,分2次服。每日1帖。

(2)米酒500克、红花10克,汁至250克。分2次服。

(3)当归12克、桃仁12克、甘草5克、川芎15克、炮姜5克、香附12克。分2次服。每日1帖。

饮食自疗法

(1)生姜30克、当归60克、肥羊肉120克,先将前两味药水过滤取汁,再用其药汁羊肉,每早空食之(用量酌定)。产妇分娩以后,若腹痛过期仍不消失,则称之为产后腹痛

(2)干姜粉1.5克、红糖25克,冲服,连服数次。本产后腹痛,即儿枕痛。具有温中,活化瘀之功效。

(3)陈生姜250克、熟地500克,同为末,每服10克,温调下。生姜,熟地滋阴,妇女产后因瘀血过多而致腹痛者均可用之。

(4)生山楂30-60克、生姜3、红糖30克,分2次服。每日1帖。

(5)猪肉少量、益母草30克,熟后加黄少量。汤吃肉。

(6)羊肉250克、当归15克、生姜15克,食。

外治自疗法

(1)生姜30克(切细)、盐15克、麦皮100克,热布包腹痛部。

(2)延胡30克、炮姜附子肉桂各15克,艾12克,汤10分钟后,多层布料浸汤部,冷却换之。每次30分钟。

(3)风寒砂(坎离砂),腹痛部,每日2次。

(4)宁麻根120克,切细,用热,布包腹痛部。每日2次,用于有瘀块者。

(5)部每日揉数次,轻重自己掌握,一则可以帮助肠消化排,二则有利于子宫复旧、及时排清恶

注意事项

(1)如果腹痛较重并伴见高热(39℃以上),恶秽臭色暗的,不宜自疗,应速送医院诊治。

(2)饮食宜清淡,少吃生冷食物。山芋、黄豆、蚕豆豌豆、零食、牛奶、白糖等容易起胀的食物,也以少食为宜。

(3)保持大便畅通,便质以偏烂为宜。

(4)产妇不要卧床不动,应及早起床活动,并照体力渐渐增加活动量。

(5)止房事。

避免误诊

腹痛时忌滥服西药四环素抗生素以及去痛、安乃近等止痛药。一则无助于恢复子宫排出恶瘀血,二则会通过乳汁给婴儿带来不良反应。产后忌失于保暖,以至子宫

疾病预防

1、新产后腹痛是产后的自然现象,因为胎儿胎盘娩出后,空虚增大的子宫,通过逐渐缩复而恢复至妊娠前大小,子宫缩复时宫流暂时阻止,可出现腹痛,但这种腹痛较轻,可以耐受,不需治疗。如果腹痛较剧可中医辨证治疗。

2、临产时注意保暖,防止因受而致腹痛

3、临产及产后要预防出而致的产后腹痛

相关资料

肛肠疾病的腹痛要是由大肠、包括阑尾结肠直肠各部位出现的病变所起。这些疾病包括炎症、肿溃疡、穿孔、梗阻、肠扭转等。

据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腹痛慢性腹痛

急性腹痛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症状重,称之为症。肛肠疾病中如阑尾炎、乙状肠扭转结肠憩室穿孔、肠套叠等都属于此类。有些疾病发病常常由较轻的腹痛渐变为较重的腹痛,因此临床上容易被忽略,延误诊断。

大肠癌、肠结核、溃疡结肠炎、粘连性肠梗阻慢性腹痛症或肠穿孔时,应尽快手术。

由痛疼部位看,肛肠外科病起的腹痛要在下部,肠道炎症明显的时候,常会波及到邻近的肉,起局部的触痛和紧张,由于神经分布的系,大肠的炎症可起反射性腹痛。如克隆氏病、阑尾炎、回盲部套叠、阿米巴痢疾等,常右下腹痛。乙状结肠溃疡结肠炎可出现左下腹痛直肠的病变常常有下坠感和骶部的痛疼。左右季肋部的痛疼多与结肠功能紊乱或过敏大肠症候群有。凡是因肿、狭窄或其他原因起的梗阻,在部的相应部位都会出现痛疼。

腹痛的性质看,出现阵发性腹痛多为肠梗阻肠痉挛。持续性钝痛多见于局部感染,如阑尾脓肿。如果腹痛患者喜温喜,一般多为肠粘连造成的不全梗阻或肠痉挛。反之,拒并伴有发热者,常为腹膜炎或阑尾炎。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常常提示肠穿孔肠狭窄肠系膜成。

肛肠手术后,由于肠功能减退,或肛管不通畅,常出现腹胀,并伴有游走性腹痛肛管后,痛疼立即缓解消失。

饮食调理

有的人部疼痛剧烈,而且拒绝触之有结块,且不下,此是淤阻在子宫起;有的人疼痛夹冷感,热痛感减轻,恶量少、色紫、有结块,此是入宫、阻塞所致。

本病大多是淤和起,但也有过多,子宫失于滋养而表现隐痛、恶色淡。

针对产后腹痛的饮食宜清淡,少吃生冷食物。山芋、黄豆、蚕豆豌豆、零食、牛奶、白糖等容易起胀的食物,也应少食为宜。注意保持大便畅通,便质以偏烂为宜。产妇不要卧床不动,应及早起床活动,并照体力渐渐增加活动量。产妇宜食用羊肉山楂、红糖、红小豆等。常用食疗法有当归生姜羊肉汤、八宝鸡、山楂饮、桂皮红糖汤、当归猪肝等。

如果产妇腹痛较重并伴高热(39℃以上)、恶秽臭色暗,应考虑感染加重,要立即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产后腹痛食谱推荐——大补当归

原料:当归续断肉桂川芎干姜、麦门冬各40克,芍药60克,吴菜萸、地黄各100克,甘草白芷各30克,黄芪40克,红枣20颗,2000毫升。

做法

1.将上面这些材料一起磨碎,用布包好,用浸于干净容器中。

2.放置一宿,再加水1000毫升,取1500毫升。

3.于饭前温饮15N20毫升,每日3次。

温馨提示:时服用,有助于减缓腹痛。但是,如果腹痛还是很严重,最好去医院诊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