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七叶一枝花

七叶一枝花 (拉丁:Paris polyphylla Smith),称为九连环、蚤休,是百合重楼植物生于山坡林下及灌丛阴湿处,喜温,喜湿、喜荫,也抗、耐旱,惧怕霜冻和阳光。它是由一圈轮生的子中冒出一朵状像极了它的子,外轮,外轮子很像,约有6,而约有8如轮状会花萼绿色花瓣呈细丝带状。分布于不丹越南金、尼泊尔以及中......
目录

物种起源

植物

因其态为一,故

形态特征

七叶一枝花植株高35-100cm,无毛;粗厚,直径达1-2.5cm,外面棕褐色,密生多数环和许多须根通常带紫红色,直径(0.8-)1-1.5cm,基部有灰白色干膜质的鞘1-3枚。(5-)7-10枚,或倒卵状披针,长7-15cm,宽2.5-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或宽楔形叶柄明显,长2-6cm,带紫红色。花梗长5-16(30)cm;外轮花被绿色,(3-)4-6枚,狭卵状披针,长(3-)4.5-7cm;花被狭条,通常比外轮长;雄蕊8-12枚,花药短,长5-8mm,与丝近等长或稍长,药隔突出部分长0.5-1(-2)mm;子房近球,具稜,端具一盘状花柱基,花柱粗短,具(4-)5分枝蒴果紫色,直径1.5-2.5cm,3-6瓣裂种子多数,具鲜红色多浆汁的外种皮期4-7月,果期8-11月。

生长习性

七叶一枝花生于山坡林下及灌丛阴湿处。生于海拔1,800-3,200m的林下。喜温,喜湿、喜荫,但也抗、耐旱,惧怕霜冻和阳光。年均温13-18℃,有机质、腐殖质含量较高的砂土和壤土种植,尤以河边、箐边和荫山种植为宜。

分布范围

七叶一枝花西藏(东南部)、云南四川贵州不丹金、尼泊尔越南也有分布。

分布于华南、华东、西南及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湖北(恩施、宜昌、十堰、襄阳、黄冈、咸宁,农架林区)、西藏江西、广西等地。

繁殖栽培

栽培

七叶一枝花种子种植为,亦可用种植。

大气候和土壤的要求不严,但力求有生长发育的特殊小候,选地最为重要。选择日照较短的荫缓坡地或平地和质地疏松,保水性、透水性都比较强的夜潮地、灰土、腐殖土地种植最为理想。重楼根系不深,整地后,理成120-150cm宽的墒,每亩施农家肥或森林腐殖质3,000-5,000kg,然后捞沟盖肥,翻锄1遍,使耕作层肥土均匀,整平整细待种。喜凉爽、阴湿环境。宜肥沃沙质壤土或腐植质壤土栽植。用种子繁殖种子繁殖,9、10月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条播或撒播,覆土4-5分。培育2-3年春或深秋移植。繁殖,是于采收时,切下尖部3-5沟栽种,8×4生长期间要及时除草松土和浇水。追肥可在第二年春季出苗后进,以氮肥、磷肥为

种子种植

七叶一枝花最好采用直播,但为了种子和密植高产,可采用种子育苗移栽。

⑴直播:于5月中、下旬透雨后,在整好的墒面上以30-35cm,株20-25cm打3-5cm深的小浅塘,130cm的窄墒打4,150cm的宽墒打5。播种前将种子冷浸24小时后,拌草木灰播种,每塘下种2-3粒,播后覆盖细粪、细土各半的肥土2-3cm,土干应及时浇水,7-10天萌发出苗。

⑵育苗移栽:这是种子和争取令的重要措施。于4月上旬在有水源的旱地或菜园地中选择苗床。翻挖土地前最好用40%五氯硝基苯,每平米5-10g拌细土撒施,进土壤消毒,然后反复翻挖表土层,把墒面整平整细后,在墒面上15cm的5cm左右深的播种沟,在沟中5cm播种,然后覆土3cm,盖细粪2cm,浇透水并覆盖地膜,5-7天可出苗。育苗1月后,直播规格把小苗移栽大田。

种子萌发特性:是一种贵中药材,野生资源奇缺,种子休眠期长,自然发率低,通过人工法打破休眠,提高发率,缩短生长周期;法:采用变温层积与植物激素处理相结打破休眠,探究温度、基质、光照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发现有二次休眠现象,采用细沙层积冷藏变温处理后再用50-100mg·L的GA,处理24小时,以细沙为基质,在20℃温度下催60天后,可使发率达到90%以上

种植

秋、冬季采挖健壮、无病虫害置于阴凉干处砂贮,于翌年4月上、中旬取出,萌发能力的痕特征,切成小段,每段保带1个痕,切好后适当晾干并拌草木灰,像播种一样条栽于苗床,并盖薄膜,15-20天生后,于5月中下旬,直播规格移栽大田。

田间管理

七叶一枝花⑴间苗补苗:5月中、下旬对直播地进间苗,同时查塘补缺。间苗前要先浇水,用木棍撬取苗,补苗时浇定根水,充分利用小苗,保全苗和足够的密度。

⑵中耕除草:重楼要求土壤疏松。地上部分长势较弱,要特注意松土除草。5月下旬到6月上旬,暴雨多,土壤结,要及时排水、防涝,要勤中耕,浅松土,随时注意清除杂草。

除草:苗齐或移植后,应及时除草松土,做到勤锄、浅锄,避免伤,影响生长。平时畦面盖草保湿

⑶施肥:人工栽培,所用基肥占总肥量的70-80%必须在移植前施入土中,后期的追肥量只能占总肥量的20%左右,在每年苗出土后追施人粪水1次,不用或少用化肥,用化氮肥。

⑷管水:喜阴湿环境,畦面及土层要保持湿润,遇旱季要及时浇水,平时间隔喷水,雨季要及时疏沟排水,以防田间积水,诱发病害。

⑸打薹:为减少养分消耗,使养分集中供应地下块茎生长,在5-6月份出现薹时,除留种外,应及时剪除全部薹,以提高产量。

⑹遮阴:重楼喜荫、怕强光,全生育期均以透光度40%-50%为好。因此出苗、移栽后,就要采取遮荫措施。在有条件的地,最好采用遮阳网;没有条件的地,可采取插树遮荫的办法,还可视间套种玉米等高秆作物遮荫,但要注意密度和间、套种式。

培土:.重楼通常有上面、下面块茎就膨大的生长规律,一般6月中、下旬到8月膨长最快。必须在6月上旬重施追肥,每亩用腐熟农家肥2,000-3,000kg,加普钙20-30kg,追于部后结清沟大培土,培上的土必须松,保持墒面、沟底无积水。

采收处理

七叶一枝花重楼种子栽培的5年收获块茎入药,块茎种植的3年后采收块茎入药。秋季倒苗前后,即11-12月至翌年3月以前均可收获。重楼块茎大多生长表土层,容易采挖,但要注意保持块茎完整。先割除,然后用锄头从侧面挖,挖出块茎,抖落泥土,清水刷洗干净后,趁鲜切厚2-3mm,晒干即可。阴天可用30℃左右微干。

病虫防治

七叶一枝花尚未发现虫害,这与其有轻度毒性有。但遇到低温多雨或高温高湿,则较易发病,须及早防治。

⒈立枯病:该病为幼苗期病害,4-5月低温多雨时发病严重,发病初期,幼苗基部出现黄褐色水状病斑,并向基部周围扩展,致使幼苗枯萎,严重时成枯死倒苗。

防治法:

加强田间管理,进土壤消毒,发病后拔除病苗,苗床用药消毒,并喷代森锌药液。

⒉菌核病:该病危害严重,每年5月份雨多高湿时发病,危害基部,先出现软腐状,后可见病部出现白色丝状物,之后病部周围出现黑褐色颗粒的病原菌菌核,最后全株枯死倒伏。

防治法:

⑴及时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⑵及时拔除病株,在发病中撒施石灰

七叶一枝花⑶用农药托布津或纹枯利连喷2-3次,严重时用百菌清喷雾。

黑斑病:病害从叶尖叶基始,产生或近病斑,有时病害蔓延至花轴枯和枯。

防治法:

⑴注意排水排湿,降低空湿度,减轻发病;

⑵ 发病初期喷洒5%菌毒清水或50%甲基硫菌灵悬浮

腐病:此病多在苗床期发生,高温多雨大田期危害更为严重。首先在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病斑扩大后,叶尖失水下垂,严重时湿腐倒苗。

防治法:

⑴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

⑵ 移栽前苗床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作为“送嫁药”;

⑶ 间除病苗;

⑷ 大田发病初期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灌塘,每隔10天1次,连灌2-3次。

⒌金龟子:以成虫危害叶片,以幼虫(白土蚕)咬食,影响重楼生长

防治法:

晚间把诱杀成虫,用鲜菜喷敌百虫放于墒面诱杀幼虫。

种类介绍

七叶一枝花缺瓣重楼(变种)Paris polyphylla Sm. var. apetala Hand. -Mzt.

与原变种的要区在于不具花被。产四川(南部)、云南(西北部)和贵州。生于2,000-3,000m的沟边阔林下。

短梗重楼(变种)Paris polyphylla Sm. var. appendiculata Hara,

6-9(-10)枚轮生,披针,长6-1-2cm,宽1.5-3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叶柄长1-2cm,很少较短,带紫色花梗通常短于,极少稍长于花被线形,长约1-1.5cm,长为外轮的1/2,暗紫色或黄绿色;雄蕊6-10枚,长约1-1.5cm,丝扁平,长为花药的1/5,药隔突出部分长1-3(-5)mm。期5-6月。产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西(龙胜)和西藏。生于海拔1,300-2,100m的竹林或灌丛下。

重楼(变种)Paris polyphylla Sm. var chinensis (Franch.) Hara

七叶一枝花5-8枚轮生,通常7枚,倒卵状披针披针或倒披针,基部通常楔形花被狭条,通常中部以上变宽,宽约1-1.5mm,长1.5-3.5cm,长为外轮的1/3至近等长或稍超过;雄蕊8-10枚,花药长1.2-1.5(-2)cm,长为丝的3-4倍,药隔突出部分长1-1.5(-2)mm。期5-7月。果期8-10月。产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林下荫处或沟谷边的草丛中,海拔600-1,350(2,000)m。

重楼(新变种)Paris polyphylla Sm. var. latifolia Wang et Chang, var. nov

本变种与狭重楼(变种)很近,要区在于:较宽,通常为倒卵状披针或宽披针,长12-15cm,宽2-4(-6)mm,幼果外面有状突起,成熟后更为明显。期5月,果期7-9月。产山西陕西(西部)、河南(西部)、甘肃(东部)和安徽(滁县)。生山坡林下,海拔1,000-2,300m。

重楼(变种)Paris polyphylla Sm. var. stenophylla Franch.

七叶一枝花8-13(-22)枚轮生,披针、倒披针或条状披针,有时略微弯呈镰刀状,长5.5-19cm,通常宽1.5-2.5cm,很少为3-8m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具短叶柄。外轮花被状,5-7枚,狭披针或卵状披针,长3-8cm,宽(0.5-)1-1.5cm,先端渐尖头,基部渐狭成短柄;花被狭条,远比外轮花被长;雄蕊7-14枚,花药长5-8mm,与丝近等长;药隔突出部分极短,长0.5-1mm;子房近球暗紫色,花柱明显,长3-5mm,端具4-5分枝期6-8月,果期9-10月。产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湖北、湖南福建台湾江西浙江、江苏、安徽山西陕西和甘肃。生于林下或草丛阴湿处,海拔1,000-2,700m。金和不丹也有分布。

药隔重楼(变种)Paris polyphylla Sm. var. thibetica (Franch.) Hara

七叶一枝花植株高35-90cm;粗达8-20mm。7-12枚,披针至倒披针,长5-15cm,宽1-5cm,很少狭至7mm,先端具短尖头或渐尖,全缘,基部楔形,通常近无柄,极少具短柄。花被5枚,条,长3.5-4.5cm,与外轮花被近等长或超过;雄蕊10-12枚,长约2-3.5cm,丝远比花药短,药隔突出部分长达6-16mm,呈条状钻,极少短至3mm。期5月。产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生于海拔1,500-3,100m的灌丛下阴湿处。

宽瓣重楼(变种)Paris polyphylla Sm. var. yunnanensis (Franch.) Hand.

(6-)8-10(-12)枚,厚纸质、披针、卵状或倒卵状披针叶柄长0.5-2cm。外轮花被披针或狭披针,长3-4.5cm,花被6-8(12)枚,条,中部以上宽达3-6mm,长为外轮的1/2或近等长;雄蕊(8-)10-12枚,花药长1-1.5cm,丝极短,药隔突出部分长约1-2(-3)mm;子房球花柱粗短,上端具5-6(10)分枝期6-7月,果期9-10月。产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海拔(1,400-)2,000-3,600m的林下或路边。

主要价值

药物价值

七叶一枝花性味:苦、凉。小毒

归经:归肝经大肠

功能:败毒抗癌、消肿止痛、清热定惊、镇咳平喘。

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性乙型炎,痛,阑尾炎,淋巴结结核,扁体炎,腮腺炎,乳腺炎,毒蛇、毒虫咬伤疮疡肿毒。治痨久咳、跌打损伤、蛇虫咬伤淋巴结核、骨髓炎等症,是云南白药要成分之一。

用法与用量:服:汤,1-3钱;磨汁、捣汁或入

外用:捣或研末调涂。

药材基源:为植物的干。药用部位为,药材称蚤休。结状扁,略弯,长5-12cm,直径1.0-4.5cm。表面黄棕或灰棕色,外皮落处白色。密生层状凸起的粗环纹,一面结明显,其上有凹陷痕,另一面有疏生的须根须根痕。端具鳞叶的残基。质坚实,断面平坦,白色至浅棕色,粉性或质。微,味微苦、麻。切入药。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切,晒干,生用,亦用生品。

注射:用浓提取液1:2,制成2-4ml注射,高压消毒。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晒干。

实用付

七叶一枝花1.带状疱疹朱砂根各适量。 共研末,加雄黄少许,白调涂患处。

2.治毒暴肿:重台草、木鳖子(去壳)、半夏各50g。上药捣细罗为,以酽调涂之;凡是热肿,熁之。(《圣惠》重台草

3.治妇人奶结,乳汁不通,或小儿吹乳:重楼15g。水,点水服。(《滇南本草》)

4.治生疮热痛蚤休适量。磨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5.治喉痹1g。研粉吞服。(《浙江民间草药》)

6.治小儿胎风,手足搐搦:蚤休为末。每服2.5g,冷水下。(《卫生易简》)

7.治慢惊:栝蒌10g,白甘遂5g。上用慢黄色,研匀。每服一麝香薄荷汤调下,无时。(《小儿药直诀》栝蒌汤)

8.治痨久咳及哮喘:蚤休25g。加水适量,同鸡肉猪肺煲服。(《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9.治新旧跌打内伤止痛瘀:,童便浸四、五十天,洗净晒干研末。每服1.5g,水送下。(《广西药植图志》)

10.治肛:蚤休,用磨汁。外涂患部后,用纱布压送复位,每日可涂二至三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11.治蛇咬伤10g,研末水送服,每日二至三次;另以捣烂,或加甜酿捣烂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2.治中莽毒:金线重楼。磨水服。(《濒湖集简》)

13.治“拢匹勒”:鲜品30g。与猪排鸡肉猪蹄适量同汤食肉。(景洪市傣医康郎仑验

14.治“纳勒冒沙么”:20g。汤,加少许白

七叶一枝花服。(景洪市傣医波为三验

15.治“拢沙龙接”:旋花、甜菜各等量。晒干,研细,混匀,每次3-5g,温水送服。(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

16.治“拢达儿”,“农杆农暖”,“乃短兵”:、马蓝、灯台、旱莲草鲜品各适量。捣烂,外包患处。(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傣医康郎腊验

17.治“兵洞暖龙”,“阻伤”:鲜品适量。捣烂,外患处。

18.治“菲埋喃皇罗”:鲜品适量。捣烂,取汁外擦。(上二出自景洪市傣医康即仑验

19.治“吾多,缅白贺”:5g。晒干,研粉,温水送服;或鲜品10g,捣烂,外。(德宏州傣医冯国清验

20.退烧:地下晒干后,切一小薄(1-2g),切碎成末,和糖服下,退烧很快。

21.肿毒:9g,蒲公英30g,水服。亦用于腮腺炎、乳腺炎疔疮

22 .小儿惊痫适量,研为细末,每次0.6-15g(视年龄而定),冷调服

23. 神经皮炎适量,研为细末,以香油调和,外患处。糜烂者可用干粉直接撒布,一般治疗2-3日。有止痒、消退皮损作用。

24. 子宫颈糜烂:,研细末调甘油搽局部。每日2-3次。

25 腮腺炎:适量,磨外擦,每日4-5次,另用2-3钱水服,每日3次。

七叶一枝花26.疖肿:鲜鱼腥草各1两。捣烂外患处,每日1次。

27.部痉挛性疼痛、部手术后局部疼痛:25g,水服或研末冲服,每次5g。

28.性乙型炎:⑴15g,用冷水磨汁为一日量,分3-4次服。3日为一疗程。⑴15g,白马骨全株75克,鲜拓草400g。加水2升,至1升为一日量。每隔3小时服1次,每次125ml。3-4天为一个疗程。⑵外用鲜荭草200-400g,水,候温擦洗患儿,可洗数次直至热退。

29.慢性气管炎:适量。将去皮,研末,压囊装,每次3g,每日2次,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停药3天,再服第二疗程。共服三个疗程。

30.红丝60g。用法:水2 次,分2次服。小儿酌减。另在红丝尽头处,消毒后 用三棱针刺少许,用消毒料覆盖。

31.子宫适量。用法:研细末,囊装,每次1g,每日3次。严重时可服2g,每日4次。

32.皮炎(含毛虫皮炎、蜂螫皮炎神经皮炎):20g,75%100ml。用法:将备用。遇有虫咬皮炎时,用棉签蘸外涂。治神经皮炎,则用细末调香油涂患处。

33.疔疮腮腺炎:9g,蒲公英30g。用法:水服,每日1。另用 天花粉各30g,天仙子15g,研细末,水调稠,患处。

临床应用

七叶一枝花⑴用于肿、疮毒乳痈喉咙肿痛,蛇虫咬伤为外科热毒病症之常用药,凡一切疔疮及一切肿毒,均可服和外用。

⑵治疗毛囊炎:取新鲜用95%乙醇浸1周,用时摇匀药液,再以棉球蘸之外搽患处,药液干后再重复涂4次,一般分早、中、晚3次使用。共治疗毛囊炎40例,结果:除3例并发感染应用抗生素外,其余均愈。(江西中医药,1985;(4):39)

隐翅虫皮炎:共治疗34例,结果:全部治愈,其中2-3日治愈21例,3-5日治愈10例,5日以上3例。(浙江中医杂志,1991;(7):323)

⑷毛虫性皮炎:共治疗21例,结果:涂药1次即愈者15例,2日而愈者5例,3次治愈者1例,有效率为100%。(中华皮肤科杂志,1984;(1):21)

用药

⑴体虚,无实火热毒阴证外疡及孕妇均忌服。

七叶一枝花

⑵《本草汇言》:热伤阴吐衄血证忌用之。

⑶《本逢原》:元气虚用。

⑷《南要有毒植物》:有毒部位,地下皮部含毒较多。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起痉挛。解救法:洗,导泻,服稀酸,如痉挛则用解痉等,对症治疗。

⑸该品性味,有小毒,含蚤休苷、蚤休士宁苷及生物碱等。超量应用可致中毒。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脏均有毒害作用。要为毒性反应,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眼花头痛腹泻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绀,严重者痉挛、抽搐速、律不齐、音迟钝。

成分

七叶一枝花含薯蓣皂苷元-3-O-α-D-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3-O-α-D-glucopyranoside)即皂苷(POlyPhyllin)A,薯蓣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蚤休皂苷(pariphyllin),蚤休皂苷 A、B,薯蓣皂苷(dioscin),皂苷C、D、E、F、G、H,薯蓣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薯蓣皂苷元-六乙酸基-3-O-α-L-呲喃鼠李糖基-(l→2)-β-D-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hexaacetyl-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j,薯蓣皂着苷-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dios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喷诺皂苷元-3-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a-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Pennogenin-3-O-α-L-arabinofuranosyl-(1→4)-〔a-l-rhamnopyranosyl-(l→2)-β-D-glucopyranoside〕,喷诺皂苷元-六乙酰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pennogenin-hexaacetyl-3-O-α-L-rhamnopyransyl-(l→2)-β-D-glucopyranoside〕,蚤休甾酮(paristerone),甲基原薯蓣皂苷(methylprotodioscin),以及丙氨酸(alanine),天冬酰胺(asparagine)等多种氨基酸

物种保护

保护现状

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物种危害

危害

七叶一枝花《南要有毒植物》:有毒部位,地下皮部含毒较多。

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头痛,严重者起痉挛。

防治

解救法:一洗,导泻,服稀酸,如痉挛则用解痉等,对症治疗;草药医师介绍:用甘草五钱先煎水,后与白米生姜汁各二两混和,一半含漱,一半服。

植物文化

七叶一枝花历史溯源

原文

蚤休,一蚩休。味苦,微,有毒。治惊痫,摇头,弄,热中,癫疾,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生川谷。

基原考

古又称蚩休、螫休、紫河车、重台、重楼金线、三层草、、草甘遂、白甘遂。〔恭曰〕一六七,似王孙、鬼臼蓖麻辈,有二三层。如肥大菖蒲,细脆白。〔颂曰〕似王孙、鬼臼等,作二三层。六月黄紫,蕊赤黄色,上有金丝垂下。秋结红子。似肥姜,皮赤肉白。四月、五月采之。[时珍曰]重楼金线处处有之,生于深山阴湿之地。一独上,绿色似芍药,凡二三层,每一层七头夏月,一七瓣,有金丝蕊,长三四。王屋山产者至五七层。鬼臼苍术状,外紫中白,有粳、糯二种。

其实,百合植物,系以状得。其2到3层,每层6至8,通常7,夏季,从抽出端着一朵,故。其状扁,略弯,密生层状突起的粗环纹,像睡眠中的跳蚤,又似叠叠楼层,故《农本草》等书又蚤休”、“重楼”等。入药的要是其中医认为,其性味苦微,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定惊、平喘止咳等功效,常用来治疗肿、淋巴结核、喉痹、蛇虫咬伤、慢性气管炎、小儿惊抽搐婴儿湿疹腮腺炎、乳腺炎、恶性肿等。其也有类似药效。药理实,本品含有甾体皂甙、生物碱、氨基酸等成分,对流感病毒、金葡萄球菌等多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并有镇静、镇痛、镇咳、平喘等效能。虽然其药用广泛,但其功效最早被发现、最拿手、最知的还是治蛇毒、疗,为外用药。有的季德胜蛇药,就是以该药为要成分制成的。李时珍《本草纲》载歌曰:,深山是我家,如遇者,一似手拈拿。

植物研究

药理研究

七叶一枝花⑴抗菌作用

水浸在体外对伤寒杆菌、甲型伤寒杆菌、志贺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生药水浸抗菌作用强。

⑵杀精子作用

70%乙醇提取物对大、小和人的精子有杀作用。其提取物免阴道给药,100mg/只时有60%的抑制作用。

⑶镇静、镇痛作用

醇提取物给小,可减少小自发活动,有明显的镇静作用;用电刺激法及热法测定,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⑷平喘、止咳作用

有明显平喘作用(组胺喷雾法)。提取物(共五种)在1/2-1/5半数致死量时即有明显平喘作用,效果与1/2半数致死量的茶碱相似。提取物之一为皂甙,另三种Liebermsnn反应阳性。小灌服有明显止咳作用(二氧化硫咳法),但无祛作用(酚红法)。

七叶一枝花蚤休(未注明品种)100%制在试管对肠道杆菌和化脓性球菌等多种致病菌皆有抗菌作用,用未能明其有抑菌作用。醇提取物7.8毫克/毫升在体外有杀灭钩端螺旋体作用,同浓度水则无此作用。蚤休中含取质,其抗病毒作用与之有重要系。

⑹毒性,小灌服30-60g/kg,3天未见死亡。小每日灌服0.4g,每天3次,连续3天;或静注射0.2%0.4ml/只,均无死亡。故毒性很低。

⑺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沙门氏菌、副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膜炎双球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对于右旋糖酐所致“无菌性炎症”具有对抗作用。

⑼给大白,可明显减低大上腺素维生素丙的含量,促进上腺功能,但对幼胸腺重量影响不大。

⑽含皂甙对离体兔管平滑有直接收缩作用。

⑾其及皂甙对豚的离体回肠均有兴奋作用;二者均有溶血作用。

⑿有抗肿作用,其甲醇提取物在体外实验中对Hela株有抑制生长作用;总皂苷能明显抑制小白h22细胞的生长

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七叶一枝花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