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氢酶缺乏症所致的溶血贫血,是一组异质性疾病。是红细胞酶缺乏所致溶血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系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G-6-PD活性测定是确诊本病的要手段。葡萄糖-6-磷酸氢酶(G6PD)缺乏症是遗传性红细胞酶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现已知有400多种G6PD变异,但常见致病者只有少数几种。葡萄糖-6-磷酸氢酶缺乏症的原因要为以下几种: G-6-PD及其生化变异型:“正常......
目录

概述

葡萄糖-6-磷酸氢酶(G6PD)缺乏症是遗传性红细胞酶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现已知有400多种G6PD变异,但常见致病者只有少数几种。

病因

葡萄糖-6-磷酸氢酶缺乏症的原因要为以下几种:

G-6-PD及其生化变异型:“正常”酶称之为G-6-PD B,G-6-PD缺乏症是由于编码G-6-PD氨基酸序列的G-6-PD结构基因异常所致。

遗传式:G-6-PD基因定位于X q28,G-6-PD缺乏为性连锁的不完全显性遗传。因此,带有变异基因的男性会发病,该异常基因不会从父亲遗传给儿子,只会从母亲遗传给儿子。

分服用氧化性药物(如伯氨喹啉)诱发溶血的机制为:血红蛋白氧化成高血红蛋白和变珠蛋白小体(Heinz body)的生成,红细胞膜的过氧损伤则致膜脂质和膜蛋巯基的氧化,上述作用最终造成会细胞的氧化损伤和溶血溶血过程呈自限性,因新生的红细胞G-6-PD活性较高,对氧化药物有较强的“抵抗性”,当衰老红细胞酶活性过低而被破坏后,新生红细胞即代偿性增加,故不再发生溶血蚕豆诱发溶血的机理未明,蚕豆浸液中含有多巴、多巴胺蚕豆嘧啶类、异脲咪等类似氧化物质,可能与蚕豆病的发病有,但很多G-6-PD缺乏者在进食蚕豆后并不一定发病,故认为还有其他因素参与。

症状体征

大部分G-6-PD缺乏症患者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其要临床表现是溶血贫血,通常贫血是发作性的。但某些特殊变异性可以导致先天性非球红细胞溶血贫血。一般来说,溶血与应激状态有要有服用某些药物、感染、新生儿期或服用蚕豆等。

1、药物性溶血:在G-6-PD缺乏症患者中能导致溶血贫血的某些药物,如氯霉素,在严重的Mediterranean型G-6-PD缺乏症患者可以诱导轻度的溶血,但在轻度的A-或Canton型缺乏症患者则不会产生溶血,此外,同一G-6-PD变异型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程度不一样,如噻唑砜在某些G-6-PD缺乏患者可导致溶血,而同一类型缺乏的其他患者则表现正常。

2、感染性溶血:感染诱导的溶血贫血可能比药物诱导的溶血贫血更为常见,在G-6-PD缺乏症患者患发热性感染后几天就可以出现贫血。诱发G-6-PD缺乏症患者溶血的感染,较肯定的报道有伤寒肺炎炎等。贫血一般相对较轻,黄疸一般不明显,但在病毒性炎患者黄疸明显红细胞加速破坏会给已受损的肝脏增加红素负荷量,会导致红素水平急剧升高。

3、蚕豆病:蚕豆病系进食蚕豆后发生的急性溶血贫血。大部分病例是由于食用鲜蚕豆所致,因此,其高发季为收获蚕豆的4月和5月。食用干蚕豆亦可溶血。母亲食用蚕豆后可以通过母乳使婴儿发病,食用干蚕豆的山羊的奶亦可发生该病。尽管有吸入蚕豆粉导致蚕豆病的报道,但蚕豆期(3月)蚕豆病的发生率未见增高蚕豆病常见于1~5岁的小孩,以男性患者为,男性与女性患者之比为7∶1在进食蚕豆后5~24h出现急性溶血头痛恶心寒战和发烧随后出现血红蛋白尿贫血黄疸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急剧而严重,80%的患者低于60g/L,30%的患者低于40/L,如果不进治疗则由于贫血导致病死率约为8%,3~4天后缓慢恢复。

4、慢性非球红细胞溶血贫血:导致慢性非球红细胞溶血贫血G-6-PD变异型的共同特性是体活性低或显著不稳定。贫血黄疸常常在新生儿期首次出现。高红素血症可能需要换治疗,健康搜索一般溶血发生无明显启动因素。婴儿期以后溶血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轻微而易变。脸色苍白少见,可间断出现巩膜黄染,很少有脾大。可因感染、服药等诱因而出现急性溶血危象。

并发症

葡萄糖-6-磷酸氢酶缺乏症常见的并发症有黄疸血红蛋白尿、可出现溶血危象,溶血严重者可出现少尿无尿、酸中毒急性肾衰竭等。新生儿期常并发高红素血症。出现进贫血胆石症、肿大等。

检查化验

葡萄糖-6-磷酸氢酶缺乏症的检查可为以下五种:

1、象:血红蛋白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见咬痕红细胞和水疱细胞,可见幼红细胞;红细胞中可见Heinz小体。白细胞、数多增高。

2、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粒系均增生。

3、间接疸红素增高,清结珠蛋白减少或消失,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尿含黄素阳性。

4、高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还原率<75%;荧光斑点试验:出现荧光时间>10min;硝基四氮唑篮纸法:滤纸呈淡紫蓝色或仍为红色

5、有条件做G6PD活性定量测定。

鉴别诊断

应与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其它溶血贫血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⑴ 病史提问:注意:①有无家族史。②贫血出现的诱因:是否与食用蚕豆伯氨喹啉等氧化类药物或感染有。③是否有黄疸血红蛋白尿病史。

⑵ 临床症状头晕、头疼、心悸呼吸困难腹痛痛。严重血红蛋白尿者可导致功能衰竭。

(二)体检发现

贫血外貌、皮肤、巩膜黄染轻度肿大或正常。

(三)助检查

1、象:血红蛋白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见咬痕红细胞和水疱细胞,可见幼红细胞;红细胞中可见Heinz小体。白细胞、数多增高。

2、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红系、粒系均增生。

3、 间接疸红素增高,清结珠蛋白减少或消失,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尿含黄素阳性。

4、 高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还原率<75%;荧光斑点试验:出现荧光时间>10min;硝基四氮唑篮纸法:滤纸呈淡紫蓝色或仍为红色

5、有条件做G6PD活性定量测定。

治疗措施

去除诱因,蚕豆及其制品,停服氧化类药物。

血红蛋白<60g/L时应适量输

糖皮质激素:40~60mg/d,服,疗效不定。

发生功能衰竭时应透析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解颅

下一篇 青霉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