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糖激酶缺乏症
病理病因
(一)发病原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HK为一分子量108kD的单体,是葡萄糖无氧糖酵解途径第1个催化酶,是该途径关键性限速酶之一,HK有4种异构体(Ⅰ,Ⅱ,Ⅲ和Ⅳ),红细胞主要是Ⅰ型HK,它又可分为Ⅰa,Ⅰb和Ⅰc,HKⅠa主要存在于幼红细胞中,成熟红细胞中水平较低,是一种细胞年龄依赖性酶,HKⅠ型存在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HK缺乏症患者淋巴细胞HKⅠ型量减少,HKⅢ型代偿性增高,血小板仅只有正常HK活性的20%~35%,凝血酶刺激后,尽管糖酵解受抑制和高密度颗粒分泌受损,但血小板代谢的缺陷无临床意义。
HK Ⅰ型结构基因定位于10p11.2,最近已从一个成人肾DNA文库中分离出了编码人HK的cDNA克隆,HK缺乏症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HK缺乏症时,葡萄糖代谢中间产物和ATP生成减少,2,3-DPG可能减少或正常。
症状体征
约有25%的患者有新生儿期高胆红素血症,有时甚至非常严重,大部分患者10岁前就出现轻度贫血或反复黄疸,病情严重的患儿多有脾大和需进行输血治疗,HK缺乏症患者一般贫血较轻,但临床缺氧症状较明显,Lohr报道一组4例年轻男性,除发现HK缺乏外还有肾脏,骨髓,内分泌及染色体等方面的异常,即Fanconi贫血。
己糖激酶缺乏症的确认有赖于红细胞HK活性分析。
并发病症
相关检查
诊断鉴别
己糖激酶缺乏症的确认有赖于红细胞HK活性分析。
疾病治疗
治疗概述
治疗方式:对症治疗 支持治疗
治疗周期:1-3月
治愈率:90%(对症治疗,维持血红蛋白稳定则属临床治愈,约90%。)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2000——6000元)
(一)治疗
(二)预后
预后一般较差。
预防护理
预防
应注意预防,提倡优生,进行婚前和产前检查。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饮食保健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