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纳呆

纳呆中医症状,指的受纳功能呆滞,故,也称“呆”。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症状。如果不好,常有饱滞之感的,称为“纳呆滞”。纳呆中医症状,指的受纳功能呆滞,故,也称“呆”。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症状。如果不好,常有饱滞之感的,称为“纳呆滞”。纳是容纳的意思。中医讲水谷(饮食)由食道,进入、容纳于,故称受纳(受,接受;纳,容纳)。的受纳功能降低,食欲减退,又称纳......
目录

基本内容

纳呆中医症状,指的受纳功能呆滞,故,也称“呆”。即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症状。如果不好,常有饱滞之感的,称为“纳呆滞”。纳是容纳的意思。中医讲水谷(饮食)由食道,进入、容纳于,故称受纳(受,接受;纳,容纳)。的受纳功能降低,食欲减退,又称纳呆、纳少或食少。

中医治疗

  饮食停滞症候厌食,脘腹胀满、疼痛,嗳腐吞酸,或恶心呕吐淡或苦,小便淡黄,大便秽臭或秘结不通;淡红、苔厚腻,弦滑。

  【治法】消食导滞,调和

  【方药导滞加减:实10克,黄连6克,黄芩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神曲10克,木香10克,山楂15克,莱菔子10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水分2次服。

  【加减】 食积化热,伴有便秘者,加大黄(后下)10克,麻仁10克}泛吐清水者,加姜半夏10克;脘痛者,加延胡索克。

  胃虚症候】不知饥饿,纳呆食少,气短乏力,体倦懒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淡、苔白,沉细或虚大无力

  【治法】健脾

  【方药健脾加减: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克,焦山楂10克,麦15克,壳10克,陈皮10克,砂仁(后下)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水分2次服。

  【加减】食欲缺乏者,加金10克,生山楂、生神曲各克;脘发凉,喜热饮者,加吴茱萸1.5克,干姜5克;暖频繁者,加白蔻仁(后下)6克,紫苏子10克。

症状

纳呆食少:伴腹胀便溏,精神疲乏,淡者,为胃气虚。

纳呆脘闷:伴头身重困,便溏苔腻者,属湿

纳呆厌食:兼见嗳酸腐,脘痛胀痛,苔厚腻浊者,为宿食停滞。

纳少厌油:兼恶寒发热者,为感冒所致;兼疲乏身困,胁肋胀痛,或有黄疸者,属湿热

饥不欲食:兼见嘈杂灼热舌红少苔细者,为胃阴不足,虚火扰,若兼胸胁苦满腹满心烦喜呕,弦者,为少阳胆热不和。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