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白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白细胞葡萄糖6-磷酸氢酶缺陷(G-6-PD deficiency in leukocyte)是1972年由Cooper等报道,其特征为患者中性粒细胞中葡萄糖-6-磷酸氢酶(G-6-PD)活性显著降低,自幼反复出现各种细菌感染。白细胞中的6-磷酸酶缺活性降低所致的细菌感染。据1971年Bachner等的研究,认为G-6-PD是细胞单磷酸己糖(Hexase-monophosphate)分解代......
目录

病因

发病原因

白细胞中的6-磷酸酶缺活性降低所致的细菌感染。

病机

据1971年Bachner等的研究,认为G-6-PD是细胞单磷酸己糖(Hexase-monophosphate)分解代谢过程中所必需,它能催化单磷酸己糖氢产生NADPH,后者在NADPH氧化酶的作用下产生H202,从而在细胞发挥杀菌作用。本症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中G-6-PD酶的活性低于正常人的25%(有人实先天性白细胞G-6PD缺乏症的中性粒细胞此酶的含量往往也低,但大多数红细胞G-6PD缺乏症的患者,中性粒细胞G-6PD水平相当于正常人的25%~50%)。其细胞中H202含量也低于正常人的25%,即便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虽属正常,但起不到杀菌作用,因而在吞噬病原体后不增加耗氧量和己糖单磷酸旁路活性,故不产生过氧化氢

表现

要对H202阳性菌属易感性增高,易发生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黏质沙雷菌以及很多真菌感染。除有慢性症状外,尚并轻度非球细胞溶血据临床表现结实验室检查可诊断。

检查

细胞计数是一项筛选性试验,它众多的疾病在诊断都需要用到这项检查。通过这项试验,医生可以观察到细胞的增多、减少、被破坏等情况,从而了解到炎症、过敏凝等众多情况,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全细胞计数正常值:红细胞,白细胞检查无异常数

1、NBT还原实验正常或降低,多数病例杀菌力低。

2、中性粒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美蓝刺激HMP,CGD的中性粒细胞HMP活性增加,本例则无反应。

3、中性粒细胞G-6PD活性降低在正常5%以下。

鉴别

本病应与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等其他溶血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因自身免疫机制所发的一组溶血贫血。导致溶血的抗红细胞自身抗体要为温型抗体,其发病机制为:①病毒、药物等使红细胞膜抗原变性,刺激机体产生相应自身抗体;②某些微生物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可与红细胞膜抗原发生交叉反应;③机体免疫调功能紊乱,将红细胞膜抗原识为非己抗原而产生抗体。

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简称PNH,是一种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起的慢性溶血。其特点为常在睡眠后解油色或葡萄色尿。可伴细胞减少、感染和成。本病虽少见,但近年来有增多趋势。我国北多于南。半数以上发生在20-40岁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与遗传及种族无。本病起病隐袭缓慢,呈慢性过程,以贫血、出为首发症状者较多,以血红蛋白尿起病者较少。且本病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相互转化。中位数生存期约10年,也有长达20年以上。治疗要为对症及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国患者要死亡原因为出及感染。

治疗

药物治疗

要采用支持对症及积极控制感染。尽早明确病原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以杀菌药为,且大量。待病情控制后继续用药2~3周,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严重感染可试用白细胞输注或骨髓移植。

其他治疗

G-6-PD缺乏症为遗传性缺陷,病因属基因缺陷,前尚无治办法。G-6-PD缺乏症患者或杂合子妊娠哺乳妇女应避免服用可以诱导溶血发作的药物和蚕豆制品。药物性或感染性溶血在轻度G-6-PDA-型缺乏症患者,一般不需要输。如果溶血发生急,病情重如蚕豆病重型,应输浓缩红细胞。有血红蛋白尿发作的患者应维持足够的尿量以免发生脏损伤。由于G-6-PD缺乏症有红素脑病的婴儿应予液置换,在G-6-PD缺乏症高发区应注意避免给这些新生儿输注G-6-PD缺乏症患者的。由于G-6-PD缺乏症所致的CNSHA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在出现再障危象时输是救命的措施之一,切尽管偶尔可以使血红蛋白浓度有轻度升高,但通常是无效的。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闭塞性动脉硬化

下一篇 厥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