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症
病因
1.外邪侵袭外感六淫或秽浊邪气,邪毒内犯,郁闭气机,使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发为昏厥。六淫致厥,以中寒、中暑多见,常与气候环境有关。疔毒疮疡之疾,邪毒过盛,若失治误治,邪毒内陷,亦可致厥。
2.七情内伤忧愁思虑,悲恐恼怒,大惊大喜,或所愿不得,而致气机逆乱或阻遏,阳气不相顺接而发生厥病。 3.饮食劳倦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积滞内停,上下痞隔,气机升降受阻,则可骤发为厥。元气素虚者,如遇过度饥饿,或过度疲劳,或睡眠不足,或房劳太过,亦可导致厥病的发生。
4.亡血失津如因邪毒炽盛,伤津耗液,或因失治误治而致大汗吐下,气随津耗,或因创伤出血、产后血崩或吐衄便血等,以致气随血脱,均可致厥。
5.剧烈疼痛跌打创伤,或烫伤烧伤,或中寒冷冻,皆可因剧痛伤气导致气机逆乱而发生昏厥。
此外,痰饮瘀血既是各种病因作用下的病理产物,又可成为厥病的致病原因。因平素嗜食酒酪肥甘,损伤脾胃,以致聚湿生痰,痰阻中焦,气机受遏,若痰浊复因气逆一时上壅,阻遏清阳,则发生昏厥。瘀血内停,往往闭阻经络,瘀塞心窍,复因气逆下降,气血阴阳不相顺接则发为厥病。
病机
1.发病多有明显的诱因,起病急骤,以一过性昏厥为发病特点,往往伴有颜面苍白、汗出肢冷等症,多在短时间内苏醒,亦有病重者,一厥不复而亡,临证当注意。
2.病位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厥病虽涉及五脏六腑,但与肝的关系尤为密切。
3.病性厥病有寒、热、虚、实之别。一般来说,厥病虽因病因不同而有气厥、血厥、痰厥、暑厥、寒厥、秽厥、食厥、酒厥、色厥等的不同,但其病性概而言之,不外乎虚、实、寒、热几个方面。属实者,邪气闭阻,或以气为主,或以血为重。在气者,或壅塞不得畅行,或阻滞不得升降,或扰乱不循常道;在血者,或瘀滞于脉,或闭阻于心,或殃及它脏。邪之所害,虽有所偏,但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故邪气闭阻,必致气血不能正常布达,脏腑失其所养。属虚者,正气耗脱,或以阴亏为甚,或以阳脱为重,然阴阳互根,故阴阳耗伤必然同时存在,但以阳气耗脱,不能达于四末周身为病机重点。正气耗脱必致气血不畅;邪气闭阻,亦可耗损气阴,所以本病实为虚实兼夹,以虚为主之候。
4.病势厥病轻者,或救治及时,气机复畅,阴阳调顺,则移时苏醒;若邪毒炽盛或失治误治,伤阴损阳,亦可转化为邪实而正虚,甚则邪闭气脱,阴阳离绝,一厥不醒。厥病属实者,易闭厥同现;属虚者易出现厥脱危候。 5.病机转化厥病的病机转化决定于致厥病因和人体正气盛衰、气机调节功能等。一般厥病初发,其证为实者,若及时治疗,可短时内苏醒;若失治误治,伤阴损阳,耗伤正气,亦可转化为虚证而出现厥脱危候。部分实热厥证由于邪毒炽盛,痰热交阻心窍,可突然出现阳气暴脱之危候,待用回阳固脱法救治后,元阳之气恢复,又可出现实热闭厥的证候。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厥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促而短暂的意识障碍,凡卒然昏倒,不省人事,醒后无口眼歪斜、肢体偏废等后遗症者,或以四肢逆冷为主症者,均可诊断为厥病。发病时常伴有面色苍白或口唇青紫,脉沉或细弱或沉微欲绝。部分患者,病情严重,可较长时间昏厥不醒,甚则死亡。
二、鉴别诊断
1.痫病痫病是一种发作性神识昏蒙,肢体抽搐,口吐涎沫的疾病,可伴有口中异常叫声,移时苏醒,醒后如常,其病有宿根,反复发作,每次发作之病状相似。可见,厥病与痫病虽然皆有卒然昏倒之候,但痫病之病状与反复发作之特点,与厥病不同。
2.中风中风以口眼喁斜,语言謇涩,半身不遂,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特征。厥病与中风均可出现卒然昏仆,但厥病没有口舌喁斜、半身不遂等后遗症。
3.昏迷 昏迷病人在发生昏迷之前,多患有较重疾病,昏迷之后,病情明显加重,昏迷时间较长,在短时间内不易苏醒,醒后有较重的原发病存在。这与厥病患者发作之前往往一如常人,且轻者短时间内可苏醒有所区别。
护理与调摄
一、护理
一旦发生本病,应使患者平卧,不要妄加翻动,对于人事不省者,应注意观察瞳神变化。病情危重者应予特护,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对于气息微弱,呼吸困难者,应给氧。对喉中痰鸣者,要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死亡。对于暑厥高热者,可冷敷或以酒精擦浴头胸部,而对于虚寒诸厥证者则宜采取保暖措施。
二、调摄
1.调情志对厥病患者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摄,宁心淡志,勿为七情所伤。
2.慎起居患者苏醒后,要继续针对病因施治,不宜马上起床,以防复厥。病室宜保持空气流畅.对于暑厥者还要保持凉爽,对于虚寒性厥证者应保持室内温暖。
3.节饮食对于饮食调养,要根据不同病因分别对待。如暑厥者宜给予清凉素淡饮食,并多进鲜水果或果汁,如西瓜汁、梨汁、橘汁等;食厥、酒厥者发病伤脾胃,故饮食宜清淡柔软,以利消化吸收;凡诸厥病发病伤及阳气阴精者,饮食宜高营养高能量,可酌情加入精瘦肉、猪羊肝、鲜鱼肉等血肉有情之品。对于气厥、痰厥、血厥、酒厥、暑厥的患者应严禁饮酒、吸烟及嗜食辛辣之品,以免助热生痰,加重病情。
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
平素思想狭隘,感情容易冲动者,切忌急躁恼怒,以防气血并走于上致厥;对于气血亏虚者,要注意劳逸结合,加强营养,不要过度饥饿,应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精神亏虚,感情脆弱者,避免吊死问丧,入庙登塚,以防精神受刺激而发病;对于素有痰饮或瘀血积蓄日久者,要尽早采用消痰化瘀法治疗,以防痰瘀随逆乱之气上逆而发病;对于在高温或严寒环境长时间作业的劳动者,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或保暖措施,以防中暑或中寒致厥。要饮食有节,饮酒适度,合理控制房事频度。此外,易发尿厥者,最好采取蹲位排尿,以防不测。若需深入矿井暗窖作业,必须先探明其内有无秽浊瘴气,不可冒然进入。
二、康复
患者厥回神清后,应针对不同病因分别施以康复疗法,对各类厥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仍要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治法、方药可参照“分证论治”内容进行,同时可根据病情选用下列食疗康复。
1.白扁豆50g,以水500ml煎至300ml,加入食盐3g,溶解后取出待凉,分2次服。宜于中暑、暑厥。
2.茶叶15g,用开水200ml泡茶,放置10分钟后一次饮用;或取葛根30g,加适量水煎服,治酒厥。
4.莲子、芡实各lOOg,山药200g,焙干,共为细末,每次20~30g,加糖适量,调糊或蒸熟作点心吃,每日2次。治单纯性消化不良或食厥。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下一篇 咳逆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