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损害

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性疾患,一般认为是遗传、感染等因素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要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手指关节肿痛伴晨僵,病久可致关节及功能障碍,要死亡原因为感染、心血管病及损害。类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性疾患,一般认为是遗传、感染等因素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
目录

概述

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炎性疾患,一般认为是遗传、感染等因素诱发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而致病。要表现为双侧对称性手指关节肿痛伴晨僵,病久可致关节及功能障碍,要死亡原因为感染、心血管病及损害。死于肾衰竭者占20%。

病因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感染因子(如EB病毒,支原体等)和遗传易感性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4阳性者发病率较正常人高3~4倍。HLA-DR4部分氨基酸排列与病原体(EB病毒)有相似基因段。所以HLA可作为病原体的受体或自身抗体的受体,受到免疫损伤,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类湿因子(IgGFc段的抗体)。IgG类湿因子与自身抗原结成原位或环免疫复物,激活细胞免疫,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如IL-1,IL-6,肿坏死因子TNF-α等),关节滑膜炎,逐渐破坏关节,致质疏松,质破坏,韧带硬化最终关节、废用湿关节炎并管炎者,其中可查到人类白细胞胞质自身抗体(ANCA),要为核周型P-ANCA鶒,推测RV发病与免疫复物及P-ANCA有后者起细胞免疫损伤。

Voskuy分析69例RV与138例单纯湿关节炎患者,提示RV的高危因素为:

1.男性。

2.清类湿因子阳性。

3.关节破坏。

4.皮下结。且多数有关节症状、指甲皱裂等1年以上才诊断RV。而Guedes从1981~1994年,共观察420例湿关节炎病人,66例(16%)有皮下结,5年后易发展到眼、口干,易发展至管炎,全身损害更重。但有2例长期静止的湿关节炎病人出现管炎(溃疡角膜炎)表现。多数认为环复物增加,类湿因子升高者易发生管炎,可侵犯大、中、小要累及中、小动静毛细管,起全层动脉炎。推测的系膜细胞有清除环免疫复物的功能,从而激发系膜损伤小球肾炎

病机制:

由于RA病人中可由不同原因起多种类型不同的损害各型损害发病机制也不相同,多数机制不明了。

临床表现

RA起病多样可隐匿起病,也可急性发作,多呈慢性波动过,且为多脏器受累。常见关节损害的要表现为对称性侵犯性关节滑膜炎。患者常有关节肿胀、疼痛、僵直、关节活动障碍。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受累为,其次是膝、肩、、髋关节清中类湿因子阳性者易在起病2年发展到关节破坏健康搜索65%~70%呈进展性关节、功能障碍,15%~20%为发作性,10%可长期缓解。

关节症状要是由于管炎及管周围炎起。15%~25%的患者在关节隆突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皮下结健康搜索,黏附于膜、鞘上,常对称出现。皮下结可持续存在数月或数年;皮肤可出现水疱、紫癜多发性丘疹等。眼部表现要为眼口干巩膜炎葡萄膜炎、网膜溃疡角膜炎。要注意除外治疗药物毒性起的眼部表现,如激素起眼压增高和内障少数病人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组织活检示坏死性管炎,常出现感觉减退和运动障碍,中枢神经受累时可起急性或慢性梗死或出现偏瘫

管炎的部表现为肠缺绞痛、便,甚至肠穿孔。有时误诊为阑尾炎但术后病情仍恶化,阑尾病理显示活检示系统性管炎,用免疫抑制后病情可缓解。1例15岁男孩,类湿关节炎1年后出现多发性单神经炎、皮下梗死渗出、腺炎、小肠出,死于(DIC)。脏的表现为镜下血尿蛋白尿压,15%有功能损害。用敏感的放射免疫法检测44例湿关节炎健康搜索的24h尿蛋白、IgGα微蛋白,55%有蛋白尿定量异常,其中药物治疗和管炎起占25%余75%无原因早期穿刺是鉴管炎及原发湿关节损害淀粉样变、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有力指标。部表现为胸膜间质纤维化、胸腔积液检查显示蛋白增加,糖下降,LDH升高,PH呈酸性,发现单核细胞及中性白细胞心脏表现为心包炎、膜炎,冠状动脉炎及栓塞可急性梗死。

临床分类

RA伴有脏损害的确切发生率还不清楚,据估计约50%的病人尿常规异常和(或)小球滤过率下降。RA病人中可见多种不同的脏损害,即可以是疾病本身所起也可以是治疗疾病的药物所起最常见的脏损害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免疫复物性肾炎 由于RA是健康搜索一免疫复物介导炎症疾病,故可以起免疫性小球损害。要有:(1)系膜增生性肾炎:较常见常表现为RA伴轻度血尿和(或)蛋白尿活检可见系膜损伤和增生性肾炎系膜区有IgMIgA、IgG、C3沉积。(2)膜性肾炎:可由治疗药物起,但也有作者发现RA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已有膜性肾炎的临床、病理损害(3)弥漫增生性肾炎:不常见。(4)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此型肾炎可以发现IgGIgA和C3仅在坏死部位沉积,或全部阴性但可见新月体成临床表现有血尿蛋白尿功能迅速减退。

2.坏死性管炎 系统性坏死性管炎系RA严重并症,多见于有明显关节皮下结清C3下降及类湿因子高滴度的患者。其中15%病人伴有损害。临床表现有血尿蛋白尿、严重的压和进功能衰竭。病理检查可见中、小动脉有坏死栓和单核细胞浸润。脏损伤要有小球坏死新月体成和免疫复物沉积。

3.淀粉样变长期、严重的湿关节炎(RA)病人中伴发淀粉样变性病占20%~60%。要病变为小球和间质有AA淀粉样物质沉积临床表现可有蛋白尿肾病征和慢性肾衰竭,以小管受累为者,可出现小管酸中毒尿崩症。

4.治疗药物损害(1)金制青霉胺在治疗HLA-DR3阳性的RA病人时易损害,较常见的损害为膜性肾炎。此外,金制尚可微小病变型肾病急性小管坏死;青霉胺微小病变型肾病及新月体肾炎。(2)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急性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微小病变型肾病,长期、大量使用可致慢性间质性肾炎乳头坏死。 流湿关节炎健康搜索是一种确切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失调疾病我国发病率0.32%~0.34%,低于欧美国家,白人发病率为1%~2%。表现为慢性侵犯性滑膜炎。湿关节管炎(rheumatoid arthritis vasculitis RV),是湿关节炎的严重并发症,也称为恶性湿关节炎。国外统计RV年发病率为12.5/100万。临床类湿关节炎患者诊断RV者4.3%,但尸检高达22.4%有系统性管炎。管炎累及全身,有多系统损害表现健康搜索,在要表现为局灶段坏死性小球肾炎伴新月体成。

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仔细的尿检分析也是区分不同类型脏损害的另一重要手段。膜性肾病及继发性淀粉样变为非炎症性典型呈中至重度蛋白尿伴不很活跃的尿沉淀物及相对正常的酐浓度。相比较,局灶性小球肾炎及类湿管炎通常会出现较活跃健康搜索的尿沉淀物(红细胞、白细胞及其他细胞颗粒管型)而镇痛药起的肾病通常与较温和血尿沉淀物,乳头坏死所起的肋腹痛及慢性肾衰小球基底膜变薄通常与无症状性镜下血尿。然而临床与病理联并不是绝对的,为了明确诊断有些病人仍需进活检。

2.液检查

(1)清类湿因子(RF):有IgG、IgM、IgA3种RF。前所用的乳凝集法,检测的是IgMRF,活动期50%~80%阳性,缓解期阳性率低(2)活动期C反应蛋白阳性沉增快。(3)清ANCA:部分RV患者可有P-ANCA阳性,靶抗原为MPO或其他抗原。(4)关节液检查:细胞数2000~75000/mm3以中性粒细胞为,黏度低,糖可下降。

其它辅助检查

1.关节X线 Ⅰ期:质疏松;Ⅱ期:关节间隙狭窄;Ⅲ期:齿样破坏;Ⅳ期:关节位,纤维性和性强直鶒。

2.组织活检皮肤神经活检示坏死性全层管炎伴单核细胞浸润,管腔狭窄、阻塞。

3.动脉造影 可显示狭窄或阻塞的管,但无特异性。4.穿刺病理 局灶段坏死性小球肾炎(FSNGN)伴新月体成,可有免疫复物IgGIgM、IgA沉着。另外可有与类湿免疫反应有的微小病变、系膜增生、膜性肾病以及炎症相淀粉样变。药物相间质性肾炎应当除外 >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抗细胞胞质抗体 >残量 >类湿因子 >

并发症

本病常导致多脏器受累其要并发症是关节破坏变关节隆突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皮下结,中枢神经受累起急性或慢性梗死或出现偏瘫。肠管炎发肠缺绞痛、便,甚至肠穿孔。患者出现多发性单神经炎皮下梗死渗出、腺炎、小肠出,严重功能不全鶒,多死于(DIC)。

诊断

1.有湿关节炎表现。2.出现更严重系统性损害 皮下结、皮肤溃疡溃疡角膜心包炎、炎、胸膜炎、肺炎、小肠梗死、多发性单神经炎、损害等。3.皮肤活检显示 坏死性全层管炎伴单核细胞浸润。4.肾病理显示局灶段坏死性小球肾炎(FSNGN)伴新月体成鶒,免疫荧光可有IgG、IgM、IgA沉着。

鉴别诊断

1.原发性管炎(性多动脉炎、微型多动脉炎、韦格纳肿) 临床表现及肾病理与RV相似但肾病理免疫荧光阴性。ANCA阳性率高,韦格纳肿为CANCA,抗PR3阳性,微型多动脉炎为P-ANCA,抗MPO阳性。2.系统性红斑狼疮 除有多系统损害之外,还有清免疫异常:C3下降,抗核抗体阳性,抗ds-DNA、抗smith抗体阳性鉴不难3.痛风 可有关节肿痛,多侵犯关节,高蛋白饮食后易发作,自限性。侵犯脏早期为间质性肾炎,晚期为硬化可表现蛋白尿血尿、尿毒症。可伴痛风石、结石。但无多系统损害

治疗

1、治疗

本病要是针对RA本身的治疗。对用药前有损害者,应及时、理地应用抗湿药物治疗;用药后导致的损害,应及早停药,调整治疗案;对严重损害者,则液净化治疗。

1.类湿关节炎的治疗 前尚无治RA的良策,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理用药有可能控制病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于RA的治疗药物要分为三大类。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为一线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成来减轻关节肿痛,但不能抑制病程的进展。常用的一线药物有:

阿司匹林:2~6g/d,每隔4~6小时1次,饭后服用。

②吲哚美辛:25mg/次,3次/d,服。

布洛芬:0.8g/次,3次/d,服。

萘普生:0.2~0.3g/次,2~3次/d,服。

⑤吡罗昔康(炎痛喜康):每次20mg,1次/d服。

(2)慢作用抗湿药:为二线药物,能抑制病程的进展,但作用较缓慢。

①改变病情药:

A.金制:有服和注射两种,最常见的服金制金诺芬,用法:初始量3mg/d,于早饭后服,2周后增至6mg/d。如服6个月后疗效不明显,可增至9mg/d,分3次服,若此量连服3个月效果仍不明显,应停用。金诺芬起效后可以长期使用。

B.青霉胺:一般始时1次/d,125~250mg,服;然后每个月增加125mg,直至500~750mg/d,甚至1000mg/d。多数用药3个月左右见效,症状改善后,用小量维持。

C.柳氮磺吡啶:初始1次/d,0.5g,服;每周加量0.5g,逐渐加至1.5~3.0g/d,分3次服。一般用药后1~2个月即可起效,若连续6个月无效,则停用。

D.抗疟药:最常用的抗疟药有两种,即氯喹氯喹,常用量为:氯喹6mg/(kg•d),氯喹4mg/(kg•d)。若服用4~6个月无效,应停用。

②细胞毒药:

A.甲氨蝶呤:是当今治疗RA疗效最满意的慢作用药,尤其是在与另一慢作用药物联应用时。常用量:5~10mg,每周1次,服或注射。一般在用药1~3个月后即可起效,可持续应用5~6年以上。

B.环磷酰胺:常用量为服100~150mg,1次/d,或静注射,每周2次,200mg/次。一般用药累积总量不超过8~12g。

C.硫唑嘌呤:初始1~1.5mg/(kg•d),服;以后增至2~2.5mg/(kg•d)。一般3~6个月起效。

D.环孢素:初始量为2.5mg/(kg•d),渐增至5mg/(kg•d)。

③中药:雷公藤总甙20mg,3次/d;昆明山海棠3~6,3次/d。

(3)糖皮质激素:为三线药物,具有抗炎、控制症状的作用,但不能阻断RA的病程进展和破坏。值得指出的是,所有的抗类湿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应用会出现较严重不良反应。有人分析RA病人死亡原因中12.5%~25%是与药物毒性有

张RA一旦确诊,应立即使用慢作用抗湿药。对用药前有损害者,可考虑始即予联疗法,具体联案的设计必须理,其原则是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使其疗效相同或相加,而毒副作用无相加或放大。前国使用较多、效果较满意的药物组甲氨蝶呤+金诺芬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雷公藤甲氨蝶呤+氯喹关节肿痛较明显者,可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待症状控制、慢作用药物起效后停用。要避免两种NSAIDs并用。有下列情况者避免使用NSAIDs:

①年龄大于60岁。

②应用利尿、β受体阻滞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

动脉硬化

脏低灌注状态。

症状明显、NSAIDs无效而慢作用药未显效时可短期(2~3个月)、小量(强的松7~10mg/d)使用糖皮质激素,慢作用药一旦起效即减少激素用量并逐渐撤除。对大量蛋白尿肾病征者,用环磷酰胺和中等激素[泼尼松0.5~1mg/(kg•d)]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对坏死性管炎、坏死性新月体肾炎的治疗详见有

2.继发淀粉样变的治疗 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细胞毒药物如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环孢素等对RA淀粉样变治疗有效,秋水仙碱、抗疟药也有一定效果。有报道二甲亚砜(DMSO)治疗(服或静注射5g,3次/d)对部分RA所起的继发性淀粉样变可明显减轻关节肿痛,使关节活动好转,中SAA及C反应蛋白浓度降低;研究还显示可减轻间质炎症反应,改善功能。另有报道,防风汤治疗RA伴全身淀粉样变及功能障碍有效。在上述药物治疗同时,亦可进浆置换治疗。糖皮质激素淀粉样变疗效不佳,要慎用。

3.药物性损害的治疗

(1)金制治疗中,一旦出现蛋白尿,伴或不伴血尿,应立即停药,大部分患者可以缓解。金制诱导的膜性肾炎病程不一,有可能停药数月后,蛋白尿才消失。有肾病征者,可以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继发于青霉胺治疗的蛋白尿常出现在始治疗后的4~18个月,当其用量大于500mg/d时。更易出现蛋白尿。及时停药,蛋白尿可以消失,少数病人可以持续1年以上。出现肾病征者,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3)对长期、大量使用NSAIDs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和功能,并注意询问夜尿情况,以便早期发现损害,及时停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情可望得到改善。

4.严重功能不全的治疗 可以浆置换、液透析、移植,但移植成功率低于其他原因起的肾衰竭,感染率高,且移植1年后,移植又可再发淀粉样变性,故临床上需慎重考虑。

2、预后

本病预后差。并有神经系统损害者5年生存率为57%。完全缓解53%,复发率25%。

预防

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炎症为的全身性的疾病,湿关节脏损害要有慢性炎症和治疗湿关节炎的药物毒性所致;虽然湿关节炎确实的病因不明,不过应该具备预防胜于治疗的概念,有效预防湿关节炎即可防止本病损害的发生。

1、加强运动、锻炼体魄 常做体操、练气功、打太极拳或步等有氧运动,就能增强抵抗力减少生病。

2、避免受到风寒、防止潮湿环境 尽可能不要受凉、淋雨或受潮,例如不要穿已湿的衣服、鞋子或袜子,不要住太过潮湿的地,不要暴饮水等。

3、避免过度疲劳除了饮食有之外,应当尽量让自己不要太过劳累,使身体产生疾病,懂得适度的工作和休闲

4、保持情愉悦 湿关节炎的患者有时候是因理上或精神上受到刺激、过度悲伤而罹患此症,所以调情十分重要。

5、预防和控制感染 湿关节炎常于患有扁体炎、鼻窦炎或是龋齿等感染后发生,所以应预防各种疾病感染,一旦出现应早期治愈。

饮食保健

有些食物则益于缓解关节症状,如蔬菜、水果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的需求,同时具有改善新陈代谢的功能,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作用,从而有助于缓解关节症状。譬如山药扁豆豆腐芹菜苦瓜丝瓜香菇、黑木耳等食物,均有助于缓解局部的红肿热痛症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狼疮肾炎

下一篇 狼疮性肾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