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感染已受到外科医师的重视,在外科感染中厌氧菌的检出率至少在50%以上。据有资料,厌氧菌在部感染中的检出率为60.67%在阑尾脓肿阑尾切除术后切化脓中占70.58%。厌氧菌不仅可起严重的胸部感染和脓肿,而且很多严重的软组织坏死性感染,几乎都与厌氧菌有。厌氧菌是人体要的正常菌群,类杆菌属在口腔、肠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最多;梭杆菌要存在于上呼吸道和口腔;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
目录

发病机理

  厌氧菌是人体要的正常菌群,类杆菌属在口腔、肠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最多;梭杆菌要存在于上呼吸道和口腔;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存在于肠道、口腔阴道和皮肤;丙酸杆菌常存在于皮肤、上呼吸道和阴道;韦永氏球菌则存在于口腔、上呼吸道、阴道和肠道。

  由于厌氧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因此,厌氧菌感染绝大多数属源性。这些细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必须在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才能发生侵入和感染。

  全身性因素包括恶性肿病、糖尿病、白细胞减少症、丙种球蛋白降低、应用免疫抑制或细胞毒药物、切除、原病等,手术创伤养不良、组织缺氧、组织破坏、异物、外周塞、需氧菌感染等使局部氧化还原电位差降低的因素,均有利于厌氧菌的滋长和感染。发生外科厌氧菌感染的常见部位为:口腔感染、腹膜炎、脓肿阑尾炎、憩室炎、肛旁脓肿直肠周围脓肿脓肿脓肿脓肿和盆腔感染等。女性生殖道的厌氧性感染常发生于难产和非法流产,因产道组织的破坏和出有利于厌氧菌的滋长,病情凶险,往往并附近血管的栓性炎。在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中,有一种厌氧菌和需氧菌的协同性感染;如坏死性筋膜炎,虽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可起大筋膜皮肤坏死,病情发展迅速。

临床特征

  厌氧菌感染有下列临床特征:

  1.源性

  除伤风性坏为外源性感染外,无厌氧菌感染均为源性。Moore,Cato和Holdeman明从临床感染标本分离出来的40种厌氧菌,除3~4种外均存在于正常的肠道。当全身或局部情况改变时,它们才发生侵入和起感染。某医院外科收集部感染100份标本中,厌氧菌阳性率为60.67%,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42株,占厌氧菌的61.76%。在4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类杆菌35株,占83.33%,其中脆弱类杆菌32株,又占类杆菌的91.42%。另有韦永氏球菌8株,革兰氏阳性梭状孢杆菌7株,真杆菌6株,革兰氏阳性球菌5株。显然绝大多数的厌氧菌感染的致病菌均为源性。

  2.多菌性

  外科感染中的厌氧菌常与其他细菌同时存在,在某医院100份标本中,有细菌生长89份,其中属多种细菌者43份,占47.19%,而同时存在的需氧菌中以大肠杆菌和各种链球菌为最多见。验,如不做厌氧菌培养,则有半数以上(60.67%)的病原菌不能被及时发现,特是12.36%的病例是单独厌氧菌感染,这种感染以往由于未做厌氧菌培养,需氧菌培养阴性而被误诊为无菌脓肿。由于厌氧菌感染常为多菌性,不仅细菌协同现象值得注意,而且厌氧菌中最多见的脆弱类杆菌能产生β酰胺酶,它能显著降低病灶中青霉素的浓度并将其灭活,采用抗生素治疗时必须加以考虑。

  3.脓液腐臭和产

  厌氧菌感染的脓液具有特殊的腐臭味,以往常被认为是大肠杆菌的特征,现已明,大肠杆菌产生的脓液并无臭味,恶臭的脓液实际上是厌氧菌起。

  厌氧菌中的产荚膜杆菌所起的性坏,其特征是在肉和皮下组织体,但产的外科细菌性感染并不一定就是性坏。实际上,类杆菌和消化链球菌感染时,组织中也常有体产生。因此,凡是伤的脓液腐臭或组织中有体存在,均应首先考虑厌氧菌感染的可能性。

  4.缓发性

  无孢性厌氧菌的生长通常比较缓慢,因此出现临床症状有时较晚。厌氧菌起的切感染甚至在拆线后数天才发现明显的脓液。此外厌氧菌培养往往需要3~7天始有细菌生长,因此外科感染病人的脓液除送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外,常规做革兰氏染色检查对于迅速确诊也有裨益。倘使革兰氏涂明有菌而需氧菌培养阴性时,就应高度怀疑为厌氧菌感染,应毫不迟疑地采取措施治疗厌氧菌,不必等待培养结果。

并发症

  并发肺炎栓性炎、肠道感染并发肠穿孔,妇科感染并发脓毒性血症休克肾衰竭,严重还可并发脓肿

检查化验

  综临床和细菌检查的某些特点可考虑该病的诊断。

  1.临床提示有厌氧菌感染可能的某些特征

  (1)任何接近正常可有厌氧菌寄殖的黏膜面,如结肠阴道口咽部的感染。

  (2)分泌物具典型的腐臭,但无此臭味者尚不能排除50%的病例可无此气味

  (3)存在组织严重坏死、脓肿筋膜炎或坏

  (4)病变组织或渗出物中有体。

  (5)常规液(需氧)培养结果阴性的感染性膜炎。

  (6)感染继发于恶性肿(尤结肠子宫部等处)或其他组织破坏的疾病者。

  (7)氨基糖苷类和β-酰胺类抗生素应用后发生的感染。

  (8)伴发化脓性栓性炎。

  (9)继发于人或动物咬伤后的感染。

  (10)性渗出物呈黑色,在紫外线下可发红色荧光(产黑色素普氏菌或卟啉单胞菌感染)。

  (11)分泌物中有硫黄颗粒存在(放线菌感染)。

  (12)有提示厌氧菌感染的某些临床表现,如败流产吸入肺炎、肠道手术后感染等。

  (13)典型临床表现,如性坏放线菌病脓肿等。

  2.细菌检查提示有厌氧菌感染可能的某些线索

  (1)渗出物革兰染色或培养所见菌落,具有特征。

  (2)脓性标本常规培养无细菌生长(在硫乙醇酸钠肉汤培养基中或琼脂深处可有细菌生长),革兰染色则见到细菌。

  (3)在含卡那霉素和万古霉素的培养基中,有革兰阴性杆菌生长

  (4)在培养过程中有大量体产生,且有恶臭。

  (5)在厌氧琼脂平上有典型菌落(如核梭杆菌和产荚膜梭菌),刚长出的产黑色素普氏菌菌落于紫外光下呈红色荧光。

  (6)相色谱分析呈现厌氧菌特有的挥发性脂肪酸。

  3.基础性疾病提示可能的厌氧菌感染种类

  (1)接受化疗的病患者,如有血症表现伴口腔黏膜损害可能为噬二氧化碳纤维菌属(Capnocytophaga)或口腔纤毛菌(Leptotrichia buccalis)性血症

  (2)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热呕吐腹泻腹痛者,可能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性的结肠炎(neutropenic colitis)并常伴有血症常见于败毒梭菌、第三梭菌或产荚膜梭菌和革兰阴性微需氧杆菌鵻的混感染。

  (3)放置宫避孕器的妇女发生盆腔感染时,多见放线菌或真杆菌感染。

  (4)当部感染出现在下垂段,尤其是患有周病近期有麻醉史或吸入史者,可能为吸入肺炎

  (5)发生褥疮感染和入侵途径不明的血症者,致病菌常为脆弱类杆菌组厌氧菌,后者自褥疮

  (6)导管性的感染中,非厌氧菌所致者更常见,而常见的厌氧菌为短棒菌苗属和大消化链球菌。

  (7)咬伤患者感染的致病菌常为口腔寄殖厌氧菌和链球菌,被人咬伤者常见啮蚀艾肯菌(Eikenella corrodens),而被动物咬伤者常为巴斯德菌属(Pasteurella spp)。

鉴别诊断

本病要是各种类型厌氧菌感染之间的鉴,包括梭状胞杆菌感染、梭状胞杆菌感染、伤风放线菌病等。临床还需注意与性坏肉毒中毒症相鉴

治疗用药

  1.扩创和

  厌氧菌感染常伴有广泛的组织坏死,必须彻底切除,因坏死组织能降低局部Eh,有利于厌氧菌的繁殖,这是治疗厌氧菌感染的先决条件。产荚膜杆菌性炎(即性坏)时肉广泛坏死,也必须切除,严重的甚至需要肢。坏死性筋膜炎是较少见的厌氧菌感染筋膜和皮肤常有广泛坏死,如不彻底切除,常难以控制感染的扩而导致死亡。

  2.抗生素疗法

  必须选择对厌氧菌敏感的抗生素。厌氧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常有抗药性。大多数厌氧菌,除脆弱类杆菌外,均对青霉素G敏感。林可霉素的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仿,如病人对青霉素过敏时可选用。氯霉素几乎对所有的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在均有效,但缺点是有骨髓抑制的危险性。厌氧菌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的敏感性有差异,且在治疗过程中迅速产生抗药性,氯林可霉素对厌氧菌感染的疗效优于林可霉素,但它和林可霉素一样,有时会起致命的假膜性结肠炎。在抗菌药中,疗效最好的首推甲硝唑,对所有的厌氧菌包括脆弱类杆菌有效。Sharp等发现甲硝唑的疗效优于氯林可霉素和林可霉素,该药价格便宜,即使长期使用也无严重并发症。甲硝唑不仅可服(500mg, 每日三次),灌肠(每次1~2g),国已有静,0.5%100ml,静滴每日2~3次。甲硝唑和静滴注甲硝唑结肠手术前准备中的作用,明这两种法均能有效地降低伤的感染率。

  厌氧菌与需氧菌之间伴有协同作用,因此在治疗厌氧菌感染时须分采用对需氧菌和厌氧菌敏感的药物。头孢西丁(Cefoxitin)对类杆菌属有效,但疗效不如氯林可霉素、氯霉素甲硝唑。头孢孟多是一种新的静用头孢菌素,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的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效。

  第三代头孢菌素例如头孢羟羧氧酰胺(Moxalactam)头孢哌酮(Cefoperazone)和头孢噻肟(Cefotaxime)对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效,对所有的厌氧菌均有极强的杀菌力。

  3.高压氧疗法

  高压氧能提高组织的氧张力,抑制厌氧菌的繁殖,这一疗法是梭孢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面,但对于无厌氧菌感染究竟有多少价值,不少人表示怀疑。总之,这种疗法在实验阶段,值得深入研究。

  4.过氧化氢治疗

  过氧化氢是治疗厌氧菌感染的一种有效药物,它所释放的新生氧能杀死厌氧菌。过氧化锌则可用于治疗某些厌氧菌感染,特是Meleney溃疡

疾病预防

  及时处理感染使之在扩前被局限于特定的部位可以预防严重的厌氧菌感染。仔细地清洁伤,清除异物和早期抗生素治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在部外科手术前后及手术时静注抗生素被用于预防感染。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荞麦七

下一篇 湿温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