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蜻蜓

蜻蜓 蜻蜓(拉丁:Aeshna melanictera Selys,英文:Dragonfly),为点灯儿、蚂螂,蜻科蜓科动物,益虫。蜻蜓分为已灭绝的古蜻蜓、原蜻蜓,及现代的蜻蜓三类。体型较大,翅长而窄,部细长、扁或呈,足上有钩刺。幼虫在水中发育,在水中用直肠气管鳃呼吸。蜻蜓喜欢潮湿的环境,一般在池塘或河边,以各种昆虫为食。蜻蜓可以悬停和向后,这与它特殊的身体构造......
目录

物种起源

准噶尔盆地发现的原蜻蜓目化石“碧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人们印象中的蜻蜓,小巧轻盈,或翩翩于间,或轻略于水面。殊不知,在亿万年前,小巧可爱的蜻蜓也曾是空中“巨无霸”。发现的个头最大的蜻蜓,翅展最大达710毫米,生活在今2.8亿年前的早二叠世,是世界已知最大的昆虫。

蜻蜓是一种古老的昆虫,最早可追溯到3.2亿年前。

分类上,蜻蜓分为已灭绝的古蜻蜓、原蜻蜓,以及现代的蜻蜓三类。从时间上看,三者是顺序演化的系:古蜻蜓仅生存于晚石炭世早期;原蜻蜓出现于晚古生代并于三叠纪末灭绝;蜻蜓出现于二叠纪,侏罗纪发生辐射,后代一直延续到今天。

远古蜻蜓比我们想象中要大得多。其出现于今3亿年前后,到了中生代时期,蜻蜓们的个头也逐渐变大,成为当时空中的“霸”。作为一种捕食性的动物,它们最要的食物是各种昆虫,以及一些小的椎动物,比如幼年蜥蜴,是不折不扣的肉食义者。

中国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发现了一枚今2亿年的原始蜻蜓化石。这种新发现的原始蜻蜓单翅长101至102毫米,翅展宽度达到210毫米,是中国中生代已知的第二大蜻蜓类化石。

蒙古宁城侏罗纪道虎沟化石层,还发现了1件保存近完整的蜻蜓前翅化石,单翅长107.6毫米,宽14.3毫米,据此推断该蜻蜓翅展达225毫米,是中国已知蜻蜓最大的种类,也是世界第四大的蜻蜓

更有甚者,在美国发现的早二叠世的二叠拟巨蜓的翅展竟然可达710毫米。

形态特征

蜻蜓前后翅状及脉序不同;翅基部不成柄状,不显著狭长;中室被斜分 为三角室及上三角室,在前后翅又通常呈不同状;两复眼多接触或以细缝分离;雄1个肛附器;停息时四翅向两侧平伸。

翅膀

蜻蜓对于蜻蜓翅膀的研究要集中于力原理及仿生面。由于蜻蜓翅膀有翅结和翅两个特殊结构,使得其成为自然界中优秀的者。力研究面发现,蜻蜓在空中的拍翅和转弯时翅膀会受到水平力、垂直力、扭、弯,作用的影响,发现蜻蜓慢速很相似。蜻蜓翅膀的研究法也在不断地改进,从用子系到利用高速摄影机拍摄,再到观测,越来越先进的法,对于蜻蜓研究更加的透彻。

触角

蜻蜓蜻蜓的触角很短,刚毛状,上面分布了许多感受器。感受器的种类要有锥状感受器、腔锥感受器、状感受器及坛状感受器。有研究表明不同种蜻蜓所具有的感受器种类不一,数量及分布式也不同。对于雌雄蜻蜓其感受器也是有差异的,雌性蜻蜓的感受器在同一科、同一属及同种是稳定的,而在不同科、不同属间就有明显的差,同一属不同种间差虽然微小,但个种的区还是是很明显的,因此雌性蜻蜓的感受器在分类中也具有一定意义。

生活习性

蜻蜓蜻类,翔力强,捕食功能健全;蜓类,极强,在山间小溪迅速来回捕捉猎物。

蜻蜓喜欢潮湿的环境,所以一般在池塘或河边,其幼虫(稚虫)也需要在水中发育

蜻蜓昆虫属半变态发育,一生只有卵、稚虫和成虫3个阶段,成虫常通过蜻蜓点水的式将卵产入水中,稚虫又称水虿,在水中捕食其它水生生物,待羽化前爬出水面,交配产卵完成生活史。

某些种类的雌蜻蜓会用一种极端的策略逃避不喜欢的求爱者:它们会从天空中掉下来然后假装死亡。

蜻蜓除了捕食其他各种昆虫外,在种与种之间还具有成虫相互残食的习性。捕食的时候它们会猛抓住猎物,其脚上长有的大量粗毛,可以帮助它抓紧猎物,令其无法逃器也相当发达,可以撕咬猎物,便进食,并能够在30分钟吃光与自己体重相等的食物。

分布范围

分布地区

多数种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除了南、北极之外,蜻蜒几乎无处不翔。大型的蜻蜒多分布于热带地区。

生活环境

蜻蜓与环境的系非常密切。

农田水域

蜻蜓幼虫脱去外壳蜕变要包括农田附近的河流、水井等,其特点是水的流速相对平缓,流域面积较大,具有丰富的水生植物及浮游动物,可供蜻蜓的取食的食物也较多,其种类、数量也相对来说比较多。

山区水域

要为一些山地溪流,其特点是水流的速度较快,水流量也大,水质好,但水的温度较低,水里的水生植物,比较单一,蜻蜓可取食的食物种类较少,因此在该环境下分布的蜻蜓种类较少。

水库水域

要包括水库、湖泊等,水域面积较宽旷,水流平缓,有许多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有利于蜻蜓繁殖生长

种类介绍

蜻蜓蜻蜓是一类比较原始且种类较少的昆虫。全世界约有5000种。

中国蜻蜓的种类:Needham(1930-1932)在《中国蜻蜓手册》及其后增订共记录中国蜻蜓种类283种。胡(1935)在《中国蜻蜓录》中,录中国蜻蜓计87属308种。隋敬之、孙洪国(1986)《中国习见蜻蜓》一书,以中国科院动物研究所当时收藏的中国蜻蜓标本,记述了中国蜻蜓208种。Davies等(1984--1985)的《世界蜻蜓种类录》被认为是现今有全世界蜻蜓种类最完备的录,共收录全世界已知蜻蜓5600余种。其中,中国的已知种类仅有250多种。赵修复(1990)《中国春蜓分类》记述中国春蜓科22属145种。

蜓总科Aeshnoidea

  • 蜓科 Aeshnidae

体大型至甚大型。头部在观,两眼互相接触呈一条很长直线。下端缘纵裂;雌性产卵器粗大。翅的中室有或无横;前后翅三角室状相似,离弓也一样远;在翅端常有1条支持,有1条径增。体蓝色绿色褐色很快。有的种类单眼很大,多在黄昏出,捕吃蚊子;有的种类趋光性颇强。本科在中国有30余种。

  • 春蜓科(箭蜓科)Gomphidae

体中等大小至大型,体黑色,具黄色纹;两眼离甚远,下中叶完整,不纵裂;前后翅三角室状相同,并且离弓一样远;雄性后翅角呈一个角度(甚少数);基中室无横圈缺如,甚少具少数翅室。雌性无产卵器。幼虫触角只有4,第3最大,第4细小,前足和中足的只有2。常见于溪边及池塘边。早春最为常见。一个甚大的科,广布全世界。中国有春蜓亚科Gomphinae、钩尾春蜓亚科Onychogomphinae、林春蜓亚科Lindeniinae等亚科。

大蜓总科Cordulegastroidea

  • 大蜓科(勾蜓科) Cordulegastridae

体大型至甚大型。头部在观,两眼互相接触呈一条很长直线。下端缘纵裂;雌性产卵器粗大。翅的中室有或无横;前后翅三角室状相似,离弓也一样远;在翅端常有1条支持,有1条径增。体蓝色绿色褐色很快。有的种类单眼很大,多在黄昏出,捕吃蚊子;有的种类趋光性颇强。本科在中国有30余种。

  • 蜓科(套大蜓科)Chlorogomphidae

原隶属于大蜓科。中国分布有华裂蜓属Sinorogomphus等。

蜻总科Libelluloidea

  • 伪蜻科 Corduliidae

身体中等大小至大型,常具金属蓝色绿色,头部在面观两眼互相接触一段较长的离;眼的后缘中央常有一个小型波状突起;圈明显,四边或六边,或稍为长;足常较长。中国不及10种。

  • 大蜻科 Macromiidae

体大型,褐色胸在前翅与后翅之间有一圈黄带。后翅三角室比前翅三角室稍为更近;圈不呈足状,它的长度差不多比宽度稍长,无中肋。足特长。我中国有十几种。国外的研究者将大蜻科Macromiidae的全部种类放至伪蜻科Corduliidae中,并作为蜻科Corduliidae的一亚种。

蜻科 Libellulidae

侏红小蜻体型中等大小。侏红小蜻Nannophya pygmea是差翅亚中身体最小者,后翅长约13-15mm。前缘室与亚缘室的横常联成直线;翅无支持;前后翅三角室所朝向不同,前翅三角室与翅的长轴垂直,离弓甚远;后翅三角室与翅的长轴同向,通常它的基边与弓联成直线。圈足突出,具中肋。 稚虫多在静水下爬觅食,它具有匙,其上有侧刚毛和颏刚毛,这是取食的利器。所谓“蜻蜓点水”,在本科甚为常见。本科是一个大科,中国有70余种,不少的种类是人们习见蜻蜓常栖息于旷野、池塘、河流等处。

主要价值

蜻蜓蜻蜓昆虫资源丰富,在很多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其幼虫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水生生物,可以对水环境污染进监测;有些种类体含有一些活性物质可作为药用材料;又由于其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等,因此在食用面具有很大的发前景;其外优美也可作为收藏或者观赏。

仿生价值

仿生照相机,就是模仿蜻蜓的复眼独特构造原理制成的复眼照相机,一次可以拍摄出几千张重复的照机,蜻蜓能在很小的推力下翱翔,向前向后及左右两侧,其翅的震动可以产生涡流而抬升躯体,研究蜻蜓机理对机的设计制造具有重要意义。蜻蜓翅的前缘有角质加厚成的翅,在时其能消除翅膀的震颤机设计师在机的两翼各加一块平衡重锤,防止机由于剧烈震动而发生机翼断裂。

食用价值

蜻蜓稚虫蛋白质含量与猪肉、牛奶、鸡蛋蛋白含量的对比蜻蜓中部分种类的稚虫和蛹具有很高的养价值,是可以供人类食用的,在一些地区的市场和餐厅中常可见到多种食用蜻蜓出售。例如,红蜻蜓稚虫粗蛋白平均含量为58.82%,显著地高于猪肉牛奶和鸡蛋等食品。蜻蜓稚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一种很好的高蛋白食品。

可食用的蜻蜓种类数约占全部食用昆虫总数的3%,约50-60种。中国有于食用和药用蜻蜓的记录,据胡鹏等考,中国共有8种食用蜻蜓,分是:红蜻、舟尾丝螅、角突箭蜓、碧伟蜓、白尾灰蜻、黑异色灰蜻、黄蜻和大黄赤蜻。

药用价值

具有益壮阳强阴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阴痿、遗精、喘咳等。

其他价值

许多蜻蜓色彩艳丽,是观赏昆虫的一大类;蜻蜓成虫常捕食小型蛾类等农业害虫,蚊子的幼虫也是水生昆虫,蜻蜓在稚虫和成虫时期分能捕食卫生害虫蚊子的幼虫和成虫,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是传染病登革热虫媒,预防登革热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人类周围埃及伊蚊的数量,蜻蜓埃及伊蚊的天敌,捕食埃及伊蚊的能力较强,通过控制蜻蜓继而控制埃及伊蚊的数量,阻止登革热病毒的传播路径,是一种高效可的办法。

蜻蜓作为一种常见的昆虫,其稚虫水生,对和镉都具有富集性,随着水体重金属含量的增高其体重金属的含量也随着增高,因此常常被用作水体重金属污染的指示生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牛带绦虫病

下一篇 风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