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针麻

针麻是指通过针刺穴位以达到手术麻醉效果的一种技术。【拼音】zhēn má【注音】ㄓㄣ ㄇㄚˊ【条针麻解释】 用针刺穴位麻醉的针刺麻醉是针刺穴位以达到手术麻醉效果的技术。简称针麻。它是在中国传统的针刺治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研究成果。具有操作简便,避免麻醉药品的副作用,患者能在手术中保持清醒状态,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早等特点。针刺麻醉是我国中医现代化研究和中西医结研究的一项......
目录

简介

【拼音】zhēn má

【注音】ㄓㄣ ㄇㄚˊ

【条针麻

解释】[acupuncture anesthesia] 用针刺穴位麻醉的

概述

针刺麻醉是针刺穴位以达到手术麻醉效果的技术。简称针麻。它是在中国传统的针刺治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研究成果。具有操作简便,避免麻醉药品的副作用,患者能在手术中保持清醒状态,术后疼痛较轻、恢复较早等特点。针刺麻醉是我国中医现代化研究和中西医结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是经络说、针灸技术在现代临床实践上的创新和发扬,是我国对麻醉技术的重要贡献。

针刺麻醉研究始于50年代,1971年我国正式对外公布以后,已有30多个国家展了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日前已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外科、胸外科、五官科、妇产科等几十种手术。针剌麻醉的研究促进了痛觉生理和麻醉的发展,推动了经络实质和针灸原理的研究,已成为医、人体科、生命科的一项前沿课题。

特点

针刺麻醉以人体的经络感传为基础,通过穴位针刺来调动和发挥机体的镇痛调整功能,在不用麻醉药的情况下取得麻醉效应,使病人无痛苦地接受手术;且病人在术中志清醒,能动配,术后恢复快,尤其适用于那些不宜进药物麻醉的病人;必要时选择适当药物相可更加理想。

基本作用

业已明,针刺之所以能产生明显的针麻临床效果是因为针刺穴位可以产生下列五个重要基本作用:

① 镇痛作用;

② 抗脏牵拉反应作用;

③ 抗创伤休克作用;

④ 抗手术感染作用;

⑤ 促进创伤恢复作用。

请参考医百科

针麻研究成果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中国医研究5项重大成果之一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寄生虫病

下一篇 间插血吸虫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