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甲型肝炎

甲型病毒性炎,简称甲型炎、甲,是由甲型炎病毒(HAV)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的传染病,要通过粪-途径传播,临床上以疲乏,食欲减退肿大,功能异常为要表现,部分病例出现黄疸要表现为急性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任何年龄均可患本病,但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冬春季常是甲发病的高峰期。本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起急性重型炎者极为少见,随着灭......
目录

病原学理

甲型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员,为嗜RNA病毒属。HAV抵抗力较强,能耐受56℃ 30分钟,室温一周。在干粪便中25℃能存活30天,在贝壳类动物、污水、淡水、海水、泥土中能存活数月。这种稳定性对HAV通过水和食物传播十分有利。高压汽(121℃,20分钟),沸五分钟,紫外线照射,福尔马林(1:4000,37℃ 72小时),高锰酸钾(30mg/L,5分钟),碘(3mg/L,5分钟),氯(自由氯2.0-2.5mg/L,15分钟),70%25℃ 3分钟均可有效灭活HAV。

流行病学

a传染源:甲型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传染源,甲型炎患者仅从粪便中排出病原体,液中HAV要出现在黄疸发生前14-21天,在此期患者的液有传染性,有报道通过输传播,但黄疸发生后患者液通常无传染性。甲型炎患者绝大多数为急性,无黄疸型病例占病例总数的50%-90%,尤以儿童多见。患者在起病前 2周和起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HAV的数量最多,此时传染性最强。但至起病后30天仍有少部分患者从粪便中排出HAV.

b 传播途径:甲型炎以粪途径为要传播途径,粪传播的式是多样的,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发性发病的要传播式,因此在集体单位如托幼机构,校和部队中甲型炎发病率高。水和食物的传播,特水生贝类如毛等是甲型炎爆发流要传播式。1988年上海市由于食用受粪便所污染的毛起建国以来最大一次甲型炎流,在4个月共发生31万例。

c易感性与免疫力:人群未注射甲疫苗者对HAV普遍易感,在中国,15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最容易患甲型炎,因为病后获得了持久的免疫力,至成年时,患甲型炎者减少,老年人更少。患过甲型炎或感染过甲型炎病毒的人可以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发病机制

HAV进入体后,肠道进入流,起病毒血症,约过一周后到达肝脏,随后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并出现粪便中。粪便排毒能维持1-2周。病毒侵犯的器官肝脏部和扁体可能是HAV繁殖的部位。HAV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HAV不直接细胞病变,肝脏损害是HAV感染细胞的免疫病理反应所起的。

临床表现

甲型炎潜伏期平均30天(5-45天),要表现为急性炎,分为急性黄疸型及急性无黄疸型,典型急性黄疸甲型炎表现为起病急,早期有胃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腹痛区痛,腹泻、尿色逐渐加深渐呈浓茶色。少数病例以发热头痛,上呼吸道症状要表现,此时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黄疸出现前,早期消化道症状明显容易误诊为胃炎消化不良。随着病程进展,上诉自觉症状减轻,发热减退,但尿色继续加深,眼睛巩膜,皮肤出现黄染,约于2周达高峰,可伴有大便色变浅,皮肤瘙痒,肿大,有充实感,有压痛及叩击痛,部分患者肿大,以上症状可持续2-6周。到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至消失,回缩,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总病程约2-4月。

诊断鉴别

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外周常规白细胞一般减少或在正常范围i,可伴有轻度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病程早期尿中尿原增加,黄疸期尿红素及尿原均增加。功能检查以清ALT,AST,总红素水平检测最为有用,有研究显示甲型炎患者的ALT平均峰值可达1952IU/L,AST可达1442IU/L,多数显性感染者伴有清总红素水平的升高。

疾病诊断:除上述流史,及临床表现外,实验室检查功能异常,测定ALT 有助于早期炎的诊断,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异常,常常>10倍正常值以上,红素>17μmol/L,尿红素阳性。但ALT升高并无特异性,单项ALT较正常值升高2倍以上,排除其它原因,结临床表现及其他相检查才有诊断价值。

确诊甲型炎应检查病毒指标:

(1)抗-HAVIgM:发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清中测出。其出现与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异常的时间一致,第2周达高峰。一般持续8周,少数患者可达6个月以上。但个病人病初阴性,2-3周后检出阳性。所以临床疑诊甲型炎,而抗 -HAVIgM阴性,应重复1-2次,以免漏诊。当前,抗-HAVIgM是早期诊断甲型炎的特异性较高的指标,且有简便,快速的优点。抗-IAVIgG 是既往感染的指标,因其是保护性抗体,可保护人体再次感染故可作为流调查,了解易感人群。

(2)抗HAV-IgA的检测:IgA型抗体又称分泌型抗体,要存在于泪眼,唾液,尿液,液,乳汁,鼻腔分泌物中,液中的IgA可排入粪便中,在甲型炎患者粪便提取液中可测得抗HAV-IgA。可作为甲型炎的助诊断。此外,粪便中HAV的检测和清甲核糖核酸(HAVRNA)亦有诊断价值,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不作为常规检查项。总之,对有典型症状的可疑甲型炎患者,伴转氨酶明显增高,可进一步查抗HAVIgM即可明确诊断甲型炎。

诊断

(1)其他各型病毒性炎:乙型、丙型、丁型、戊型炎、EBV性炎、CMV性炎,均可出现急性炎的临床表现,鉴诊断要依据特异性检查,特是戊型炎和甲型炎极相似,更需要特异性检查进

(2)中毒炎:各种全身性感染均有可能出现肿大黄功能异常等。但均有原发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据,且随原发病痊愈而恢复,清抗-HAV、IgM阴性等特点可鉴。[1]

疾病治疗

甲型炎是自限性疾病,治疗以一般及支持治疗为以适当药物,避免饮疲劳和使用损药物。强调早期卧床休息,至症状明显减退,可逐步增加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急性黄疸炎宜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起病后3周)满,临床症状消失。清总红素在17.1umol/L以下,ALT在正常值2倍以下时可以出院,但出院后仍应休息1-3月,恢复工作后应定期复查半年-1年。

疾病预后

甲型炎以急性炎为,无慢性化,预后好。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其他嗜病毒时,病情可加重甚至可以发生重型炎。重型炎约占全部甲病例的0.2%-0.4%,病死率高。患过甲或隐性感染者,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

疾病预防

(1)提高个人卫生水平,广泛展病从入的卫生宣教。流动水洗手及洗餐具,在单位就餐自备餐具,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

(2 )饮食业应认真执食品卫生法。尤其要做好食具消毒,食堂、餐厅应实分餐制或公筷制。中小要供应水,生自带杯. 取缔不符卫生条件的、无的饮食摊贩

(3 )加强水源保护,严防饮用水被粪便污染。要加强生食水产品的卫生监督。加强对产地水域的卫生防护,防止粪便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应尽可能避免吃可能已被污染的水、新鲜水果、蔬菜以及贝类食品,做好环境卫生及粪便无害化处理。

(4 )幼托机构要建立切实可的卫生制度,严格执对食具及便器的消毒制度。儿童实一人一巾一杯制。对全托单位还应注意尿布消毒。使用的玩具各班组应严格分并进相应的消毒处理。

(5)对甲病人的食品、便器、衣服、床单、注射针头及其排泄物亦均应作消毒处理。消毒法应据不同的消毒对象采用沸、福尔马林、强力戊二醛、有效氯以及紫外线等灭活病毒。

(6)保护易感人群。

动免疫:普及甲疫苗的预防接种。甲疫苗是用于预防甲型炎的疫苗,在中国已成为儿童接种的要疫苗之一,2008年5月被列入扩大免疫疫苗之一。甲疫苗要有国产甲型炎减毒活疫苗和进甲型炎纯化灭活疫苗。甲灭活疫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疫苗之一。国产甲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接种便,价格也便宜,国产甲疫苗只需接种一次;进疫苗是死疫苗,则需接种两次,接种完第一针后相隔6个月后还需接种第二针。接种甲疫苗后8周左右便可生产很高的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力。抗体阳性率可达 98%~100%,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国产减毒活疫苗免疫力一般可持续5~10年。5~10年后补种一针,可以保持对甲病毒的免疫能力,获得长期的持续保护。进灭活疫苗免疫力据称可持续20年及以上。

被动免疫:对密切接触者;包括当传染源已明确(如食物或水)的所有已暴者;已流校、医院、家或其他单位中的成员,应及时行丙种球蛋白的预防。法:丙种球蛋白0.02mL/kg一次肉注射,注射时间越早越好,最迟不宜超过接触感染后7-10天,免疫效果可以维持35天。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观察45天。食源性感染应检查厨师的抗HAV-IgM,确诊后应隔离治疗。

饮食注意

饮食以乎患者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蛋白质摄入争取达到每日1-1.5g/k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C,进食量过少时可以静补充葡萄糖及维生素C,不强调高糖及低脂肪饮食。

疾病疫情

自从1996年有了可以预防甲型炎的疫苗以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正发生最大规模的甲型炎疫情,人与人之间传染。至2017年11月,加州已发现了600多个病例,其中21人死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结核性腹膜炎

下一篇 青稞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