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太阳与少阳合病

。《伤寒论》太阳病中的一种变,属热太阳少阳同时受病机要是少阳郁火迫阳明,下趋大肠,故自下利,用黄芩汤治之。指太阳少阳同时受,起病即见两候。《伤寒论·辨太阳并治》:“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半夏生姜之。”太阳少阳合病指两同时受症候,《伤寒论》中第172条指出两合病,有自下利的症状,并指出用黄芩汤治之。太阳之肤表......
目录

概念

太阳少阳同时受,起病即见两候。

解读

伤寒论·辨太阳并治》:“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半夏生姜之。”

太阳少阳合病指两同时受症候,《伤寒论》中第172条指出两合病,有自下利的症状,并指出用黄芩汤治之。太阳之肤表发热,同时少阳郁,故称太少合病。虽云合病,但病机少阳为重点。是少阳郁火迫阳明,下趋大肠,故尔下利。此属热利,当见大便粘秽,腹痛后重,肛门灼热发热口苦,烦渴尿赤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症。邪气迫下趋,不宜柴胡之升提;下注热利,只宜黄芩清,故治以黄芩汤清热坚阴止利。若兼呕吐,乃胃气上逆,再加半夏生姜降逆和止呕。

伤寒溯源集·合病治第十五》:“太少两阳经,并见而为合病太阳虽在表,而少阳逼处于里,已为半表半里,以两之热攻,令中之水谷下奔,故自下利。”《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太阳少阳合病,谓太阳发热恶寒少阳热往来等并见也。若表邪盛,肢烦疼,则宜与柴胡桂枝汤两解其表矣,今里热盛而自下利,则当与黄芩汤清之,以和其里也,若呕者,更加半夏生姜,是清和之中兼降法也。”

中医应用

临床表现:大便粘秽,腹痛后重,肛门灼热发热口苦,烦渴尿赤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

治则治法:清热坚阴止利。

方药黄芩

黄芩、芍药、甘草大枣

解:中黄芩苦,清泻燥湿止利;芍药苦泄,调,通止痛;甘草,缓急止痛;兼呕吐者,加半夏生姜降逆止呕。

葛根黄芩黄连汤均治热利,但前者太阳已罢,专以治里;后者表证仍在,表里兼治。前者属脓痢疾;后者属水样泄泻。前治有分药,后则全属分药。

葛根汤均治合病下利,但前者属太阳少阳台病,后者属太阳与阳明合病;前者属脓痢疾,后者水样便溏;前以治里为,后则以解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太阳病

下一篇 太阳与阳明合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