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会阴下降综合征

会阴下降综合征 会阴下降综征(descending perineum syndrome,DPS)是一种盆底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盆底肉变性、功能障碍,患者在安静状态下会阴位置较低,或在用力排便时,会阴下降程度超过正常范围。会阴下降综征(descending perineum syndrome,DPS)是一种盆底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盆底肉变性、功能障碍,患者在安静状态下会阴位置较低,或在用力排便时,会阴下......
目录

概述

会阴下降综征(descending perineum syndrome,DPS)是一种盆底疾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盆底肉变性、功能障碍,患者在安静状态下会阴位置较低,或在用力排便时,会阴下降程度超过正常范围,而临床上表现为出便秘或粪便失,常作为直肠套叠、直肠垂的伴随病变出现,近年来随着排粪造影的广泛应用,对会阴下降综征的报道日益增多。

历史

本征1966年由Parks等人首先提出,他们在观察直肠垂时发现患者盆底肉系统的张力减退、肉下降,直肠前壁过度垂,从而妨碍了直肠的排空。在Parks等人1966年所报告的肛肠科就诊的100患者中,患此综征者达12。其后,Henry等人给此综征提出一简明的定义,即当用力排粪时,会阴平面降低超过坐之下。然而,Goligher一直到1980年仍声称,他在临床实践中并没有遇见过患此综征者。

近年来随着排粪造影术在临床上应用的推广,对会阴下降综征的报道日趋增多。潘世友等人于1992年报告的425例中发现患此综征者71例,占18.22%。

在临床上此综征并非少见。其真实发病率不明。女性比男性为多,产妇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30岁以下者罕见。

病因

本综征由Parks(1966)首先提出,他们在观察直肠垂时发现患者盆底系统的张力减退,肉萎缩,直肠前壁过度垂,从而影响直肠排空。

肛门手术(20%):

多数者同意会阴下降综征是直肠套叠或直肠垂的伴随病变,Johansson和Berman认为会阴下降综征与直肠套叠是同一疾病,与肥胖,高龄,分娩,肛门手术或炎症后狭窄等有

用力排便(30%):

排粪时久蹲及过度用力,是要的病因。在正常情况下,肛管位于坐粗隆连线之上,而肛直角连则刚好位于耻至尾尖连线之下。正常排粪时,肛管的下降不应超过2.Ocm。由于长期久蹲过度用力排粪,可减弱盆底肉之功能,使正常肛管直肠角增大,并由直肠前壁黏膜垂的恶性环前壁传送增高的压而促使直肠前壁黏膜垂进入肛管。这种前壁黏膜垂(AMP),可导致排粪不尽感,因而患者进一步用力排粪,成恶性环。

分娩(20%):

产妇多次分娩也易发生本病。

病机制:

Parks认为壁收缩用力时直肠前壁通常更紧密地覆盖在肛管,但不突入其中,有利于维持瞬间自制,即活瓣(flap valve)自制理论,若由于某种原因直肠排空不正常,则求助于进一步的壁用力,长期可致盆底肉弹性下降甚至消失,整个盆底下降,由于耻直肠和括约上部被拉长而变成漏斗,下端直肠中的粪便被压于漏斗的肛门直肠区,排出粪便的力量通过推直肠前壁而启活瓣,粪便落入肛管,再部用力通过直肠前壁将粪便压入肛管而排出,而排空直肠后正常有反射性盆底收缩使直肠下端前壁退回,盖于肛管,活瓣恢复而肛管,此即为便后的复位反射,并恢复肛直肠角,如果仅用壁用力加压排便长达数年以上,则便后的盆底收缩效果下降,直肠前壁黏膜陷入肛管不易复位,并刺激产生坠胀感,使患者更用力排便,成恶性环,最终使会阴持续下降而会阴下降综征。

Swash提出分娩起支配盆底横纹的阴部神经损伤,相的危险因素有大体重儿,延长的第二产程,产钳的应用,尤其是多胎,多数初产妇的损伤可很快恢复,而多次分娩者因反复损伤而不能恢复,造成排便困难至用力排便,反复会阴下降牵拉阴部神经而造成恶性环,从而导致直肠套叠,甚至肛门失,即:阴道分娩→括约神经性变性←→会阴下降←→顽固性排便用力←→直肠套叠

当异常会阴下降2cm时,阴部神经就被拉长20%,超过了可复性损伤的12%,导致不可逆的阴部神经损伤,起肛门括约神经性变性。

会阴下降综征与肛门失系,Read测定30会阴下降综征患者,发现存在抑制括约张力恢复所需直肠容积下降,盐水灌注试验40%有1500ml时的溢漏,明显高于对照组,认为会阴下降综征有肛门自制功能损害,应慎扩肛或黏膜切除术,针对会阴下降综征既可见于特发性肛门失,又可见于出便秘,1983年Bartolo研究有异常会阴下降的32例失者和21例便秘者,发现两组会阴下降程度,外括约运动单位潜伏期的增加,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异常和肛直肠角变钝等类似,但失者有肛管压力降低,而便秘者正常,认为只要括约压力正常,会阴下降综征者就可无失,以后Kiff进一步比较了病程长和短的会阴下降综征患者的测压和电图结果,发现病程长的患者阴部神经和外括约肌病变较重,以后Womack和Vila也会阴下降综征维持自制的键是括约的功能正常。

临床表现

由于本综征常为直肠垂或直肠垂的伴随病理变化,故本综征可表现直肠套叠,直肠垂的各种症状,有作者观察52例中,症状有便不尽感,肛门坠胀排便困难,便次增多,会阴部疼痛,部分性失,部分患者有应用各种泻的病史,少数有黏液便,排便或走后肛门有肿物出等。

体检:模拟排便可见会阴球样膨出,肛管下降程度超过2cm,并有明显的肛管黏膜和外翻,伴直肠垂时可见直肠垂出肛门,肛管指诊肛管括约张力降低,嘱患者收缩肛管时力量明显降低,直肠前壁可能扪及孤立性溃疡,伴直肠前突时肛管前壁可扪及薄弱区,Henry自制一种可测量用力排便时肛门外缘会阴平面与坐平面的离的仪器,测量103例对照者排便时会阴下降1.6cm,而20会阴下降综征患者为3.2cm。

检查

1.窥镜

多数可见直肠前壁黏膜松弛,用肛门镜可见其堵塞镜端。

2.排粪造影

是诊断会阴下降综征的可靠法,不但可测定静息时的会阴位置,而且可测定排便过程中会阴的下降程度,另外,可诊断会阴下降综征常伴随的其他盆底松弛性疾病,如直肠套叠,直肠垂,直肠前突等。

会阴下降综征的排粪造影诊断标准有:①以耻直肠压迹中点代表会阴位置,以坐下缘水平线为参照,排便前静息相会阴位置低于坐下缘2cm,和(或)排便中会阴下降大于3cm者,②以肛管上部,即肛管直肠部中点代表会阴位置,以耻下缘至尾尖的连线,即耻尾线为参照;正常静息时,肛管上部正好位于耻尾线下缘,产妇肛管上部低于耻尾线3.5cm,其他人低于3cm;或排便中下降大于3cm。

有作者对52例会阴下降综排粪造影结盆腔造影,结果其中10例(19%)盆底态正常,42例(81%)伴直肠套叠,其23例为直肠黏膜套叠,19例为全层直肠套叠,4例同时直肠前突,我们还会阴和盆底腹膜位置,不论在对照组还是会阴下降综征组,均呈显著相,说明以耻直肠压迹中点代表会阴位置,以坐下缘水平线为参照,测量的会阴位置可准确反应盆底腹膜的位置变化。

3.肛管直肠测压和电图测定

肛管压力的降低,外括约运动单位潜伏期延长等,上述52例会阴下降综征患者中均有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和肛管咳嗽压显著降低。

4.盆底活检

Parks和Henry对会阴下降综征患者括约活检实括约有变性,如纤维肥厚。

诊断

据患者长期用力排便史,检查发现会阴可呈球样膨出,肛管张力降低可初步诊断,排粪造影可明确诊断,但应判断是否伴随直肠垂,直肠套叠或直肠前突等盆底疾病,有无肛门失,女性应判断有无子宫垂及后倒等。

并发症

排便不尽感张力降低。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避免过度用力排便,避免每次排便时间过长,不超过10min为宜;可适当应用纤维帮助排便,从而避免进一步加重盆底损害。  

(2)加强提肛锻炼:盆底的功能集中体现在肛门的收缩和舒张,这一运动由肛门外括约、肛提等通过复杂的机制协调完成。锻炼法可采取胸膝位或其他体位,配呼吸与肛提运动,吸时盆底收缩,呼时盆底放松,如此一呼一吸,一松一缩,20~30min/次,2~3次/d,是减轻会阴下降,恢复盆底张力,改善症状的基本法。  

(3)积极治疗伴随病变:为减轻症状,避免盆底的进一步损伤,对伴随直肠套叠或直肠垂的会阴下降综征应积极治疗垂,打断会阴下降综征、过度用力排便、垂间的恶性环。首先采用注射治疗,加强提肛锻炼,55%(21/38)有效。  

2.手术治疗

注射治疗无效,或为肛管肠套叠者,可手术纠正直肠套叠。但由于会阴下降综征伴随盆底功能障碍,即使直肠固定或悬吊术,术后仍然可能遗留部分症状。  

由于会阴下降综征均伴有某种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故临床医师应避免扩肛治疗,以免加重括约损害,导致术后肛门失。  

预防

要从改进排粪习惯着手,除了排粪定时以外,最好在出现明显便意感时再去排粪,采用制性分段挤压粪便法有较好预防效果,能减轻肛门努挣力度。饮食上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高纤维食品。长期坚持做肛门保健操或练气功提肛,有助于盆底功能的恢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混合痔

下一篇 舌苔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