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南天竹根

南天竹南天竹部,南天竹,常绿灌木,高约2m,直立,,丛生,分枝少,幼嫩部分常红。互生,革质有光泽;叶柄基部膨大呈鞘状;通常为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cm,小3-5,小叶片披针,长3-7cm,宽1-1.5cm,先端渐尖,基闻楔形全缘,两面深绿色,冬季常变为红色。(《福建民间草药》) 【异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钻石黄、山黄连(《重庆草药》),鸡爪黄连、山黄芩......
目录

南天竹根·版本一

(《福建民间草药》)

【异土黄连(《广西中药志》),钻石黄、山黄连(《重庆草药》),鸡爪黄连、山黄芩(《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小檗植物 南天竹

【采集】9~10月采收。

【化成分】含生物碱,南天竹碱和南天竹碱甲醚,尚含南天青碱、小檗碱、药碱,未发现有南丁宁碱。

【药理作用】南天竹碱见"南天竹子"条。

性味】苦,

①《重庆草药》:"味苦,性无毒。"

②《福建草药》:"苦,平。"

功用治:祛,清热,除湿化痰。治风热头痛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湿痹痛,火眼疮疡,瘰疬。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回食病。"

②《中国土农药志》:"治颈疬,痰咳。"

③《野生药植图说》:"治疮癣疥癞。"

④《重庆草药》:"清热除湿。治热症火眼吐血风热头痛湿腿痛或劳动后腿胀痛。"

⑤《福建草药》:"清热,燥湿,解毒。治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湿热痹,神经痛。"

用法与用量:服:汤,鲜者,1~2两;或浸酒。外用:水洗或点眼。

:①治肺热咳嗽:鲜南天竹一两,鲜枇杷叶(去毛)一两。水,日分三次服。(《福建草药》)

②治湿热黄疸:鲜南天竹一至二两。水服。(《福建草药》)

③治流火疾(俗称热关节炎):南天竹一至二两,猪脚一至二个。酌加红水,两小时,分两三次服。(《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湿热痹:鲜南天竹一至二荫,或加白葡萄一两,芙蓉菊五钱。水服。(《福建草药》)

⑤治神经痛:南天竹一至二两。水服。(《福建草药》)

⑥治跌打损伤,晕厥南天竹,磨白五钱成浓汁,对水一杯温服。(《湖南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⑦驱除蛔虫:南天竹和楝树皮水服。(《杭州药植志》)

南天竹根图册南天竹根图册

南天竹根·版本二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Nán Tiān Zhú Gēn

【英文】Root of Common Nandina,Root of Heavenly Bamboo

】土甘草土黄连、钻石黄、山黄连、鸡爪黄连、山黄芩

【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檗植物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Nandina domest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9-10月采收,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原态】成大型花序,长13-25cm,直径约6mm,萼片多数,每轮3两面三刀轮呈白色花瓣状;雄蕊6,离生,花药纵裂;子房1室,有2个胚珠花柱短。浆果,熟时红色或有时黄色,直径6-7mm,种子2颗,种子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疏林及灌木丛中,多栽培院。

资源分布:分布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化成份】南天竹南天竹种碱(domesticine),南天竹种碱甲醚(0-methyldomesticine),即南天宁碱,南天表碱(nan-dazurine),小檗碱(berberine),及药碱(jatrorrhizine)。

【药理作用】

⒈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南天竹碱、南丁宁碱对冷动物(蛙)可吗啡样麻醉作用;对温动物(小、犬)小量时起轻度麻醉,大量时起痉挛(阵挛型及强直性),犬有流涎、呢逆、大便失等;脊髓的反射性增高,最后则陷于麻痹。南丁宁碱之作用较南天竹碱为弱。

⒉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南天竹碱、南丁宁碱均有抑制心脏的作用。对离体蛙、兔心脏均有直接的麻痹作用,阿托品不能影响之。毒毛旋花子素有一定的措抗作用,上腺素次之。南天竹碱对管之作用,报道不一,有去对离体赡蜍下肢灌流有扩张作用,但也有报道,无论对离体蟾蛛或兔之管灌流,影响不显着,可能系提出之生物碱皆属不纯物所致。南丁宁碱对离体兔或蛙下肢管皆无影响。对兔静注射,皆可压下降,此乃由于心脏受抑制所致,最后死于心脏麻痹

⒊对平滑的作用:南天竹碱能使豚在位肠管紧张度上升,但对离体肠管之作用则相反:对离休兔子宫小量兴奋、大量麻痹。南丁宁碱对离体的兔肠及子宫、犬肠管,皆为小量兴奋、大量抑制;对在位兔肠及子宫,则仅见兴奋作用,(始时可见有短暂之抑制),强度随量而增加;此作用点在植物神经末梢及肉两面。

⒋其他作用:南天竹碱、南丁宁碱对横纹有直接麻痹作用,与箭毒不同。最初曾报告有局部麻醉作用,但被否定,二种生物碱对叮吸中枢有抑制或麻痹作用。有人提出,南天竹碱具有吗啡样的菲类结构,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较强:南丁宁碱具有原小檗碱样结构,属于原浆毒,对作用较强,而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较弱,早年提出的生物碱,皆为一种混碱,故作用较为复杂。O-甲基南天竹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反射活动亢进及肉痉挛,对离体及在体蛙有抑制作用。小的半数致死量为100-150mg/kg。

性味】苦;性小毒

归经肝经

【功能治】止咳;除湿;祛化痰;清热;解毒。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腹泻湿痹痛;疮疡;瘰疬

【用法用量】服:汤,9-15g,鲜品30-60g;或浸酒。外用:适量,水洗或点眼。

【注意】孕妇服。

【各家论述】

⒈《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回食病。

⒉《中国土农药志》:治颈疬,痰咳

⒊《野生药植图说》:治疮癣疥癫。

⒋《重庆草药》:清热除湿。治热症火眼吐血风热头痛湿腿痛或劳动后腿胀痛。

⒌《福建草药》:清热,燥湿,解毒。治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湿热痹,神经痛。

【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脑真菌性肉芽肿

下一篇 脑疝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