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基底节血肿

外伤性基底肿是在CT广泛应用之后才发现的特殊部位现象。据Macpherson(1986)报道其发生率占损伤的3.1%,并将之分为两型:其一为单纯性基底肿,其二为复基底肿,即并有其他颅肿,且预后较差。疾病称:基底肿 英文称:Hematoma in the basal ganglion 药物疗法:钻孔穿刺流术;颅术;颅术外伤性基底肿是在CT广泛应......
目录

简介

  疾病基底图片

  英文:Hematoma in the basal ganglion

  药物疗法:钻孔穿刺流术;颅术;颅术

基本概述

  外伤性基底肿是在CT广泛应用之后才发现的特殊部位现象。据Macpherson(1986)报道其发生率占损伤的3.1%,并将之分为两型:其一为单纯性基底肿,其二为复基底肿,即并有其他颅肿,且预后较差。

诊断方法

  基底肿与基底区出相鉴,基底区出血症状较本病要危重,且多为中老年压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以及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常高度提示可能,CT无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措施

  若病人伤后意识有所改善,肿小于30ml,颅压不超过3.33kPa(25mmHg),CT无严重脑室池受压、中线移位未超过10mm,未穿破脑室者,可姑息性治疗,否则,应及早施手术。

  手术法:对单纯性基底肿可采用钻孔穿刺流术,即在或颞部,避重要功能区钻孔或锥孔,CT所示位置定向穿刺肿,小心抽出其中液态部分,如有60%积可以排出,即已达到减压的,放入导管作为术后流,缝。必要时可在CT监测下注入尿激酶数次以促其固态块液化后排出。若单纯性基底肿已破入脑室,则直接脑室穿刺放置导管流。

  对复基底肿,伴有同侧颅肿时,最好CT所示部位设计瓣或颅,通过一个人路同时解决两处肿,如果不能一次完成手术或因病变各居异侧时,则除颅术清除复肿外,对基底肿亦应颅或至少采用扩大钻孔的法,外侧裂或颞上回切皮质,在直视下清除基底肿,彻底止,以免术后发生再出

病理改变

  致伤机理多属加速或减速性损伤所产生的扭转或剪切力,使白质进入基底的小管撕裂而致。肿一般约为20~30ml左右,体积较大时可穿破脑室造成脑室,使病情加重。

临床表现

  本病临床表现以头伤后早期出现完全偏瘫,而意识障碍相对较轻为特征。

检查化验

基底肿早期诊断需靠CT检查,并应肿的大小、累及范围及病情能否稳定来决定手术与否。

并发症

肿可破裂基底,出现三偏体征(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缺失和偏盲等)。

应该如何预防

  1.本病为外伤性疾病,无预防措施。注意安全,避免外伤

  2.一旦发生外伤应尽早明确诊断,早治疗。

  3.并有其他颅肿,且预后较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南烛子

下一篇 水气凌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