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胰腺瘘

腺瘘大部分是由于急性重症腺炎术后并发症所致,亦可由于外伤腺活检术后发生。液外渗蓄积腔,胰酶被激活消化。邻近脏器-空腔脏器瘘,也可腐蚀起出休克。1.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等。2.酗和暴饮暴食。3.十二指肠乳头部病变、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4.其他因素:腮腺炎、病毒性炎、腔手术、外伤、某些药物也可腺瘘发作。腺手术,外伤急性腺炎后持续性腹痛、......
目录

病因

1.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等。

2.酗和暴饮暴食。

3.十二指肠乳头部病变、十二指肠溃疡或炎症。

4.其他因素:腮腺炎、病毒性炎、腔手术、外伤、某些药物也可腺瘘发作。

临床表现

腺手术,外伤急性腺炎后持续性腹痛腹胀发热、肠鸣音减弱、切流处溢出清亮液体。切流处剧痛,皮肤糜烂。流不畅时出现高热,上部炎性包块,抗生素治疗无效。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胰酶测定淀粉酶测定是最广泛应用的诊断法。淀粉酶增高在发病后24小时可被测得。淀粉酶值明显升高>500U/dl(正常值40~180U/dl,Somogyi法),其后7天逐渐降至正常。尿淀粉酶测定也为诊断本病的一项敏感指标。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淀粉酶长。尿淀粉酶明显升高(正常值80~300U/dl,Somogyi法)具有诊断意义。清脂肪酶明显升高(正常值23~300U/L)是诊断急性腺瘘较客观的指标。淀粉酶的同工酶测定提高了本病诊断的正确性。当淀粉酶升高但P-同工酶不高时可除外急性腺瘘的诊断。

(2)其他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增高、高糖、功能异常、低钙、分析及DIC指标异常等。诊断性穿刺偶尔用于诊断,穿刺液呈性混浊。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有诊断意义,由于本法的侵袭性和可能的并发症,因此并不是理想的诊断法。

2.放射影像诊断

(1)胸部X线不张、左半膈肌升高、左侧胸水等反映膈肌周围及腹膜后的炎症。支持急性腺瘘的诊断但缺乏特异性,是助性诊断指标。

(2)部平可见十二指肠,表示近段空麻痹扩张。还可见结肠中断征,表示横结麻痹扩张,结肠和远段结肠体影或可见到结石影和结石影及影消失等,是急性腺瘘的助诊断法。

(3)部B超可帮助诊断。B超扫描能发现水肿周液体的积聚。还可探查胆囊结石结石,但受局部充肠襻的遮盖限制了其应用。

(4)增强CT扫描是近年来被广泛接受的敏感的确切的诊断急性腺瘘的法。

诊断

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可作出诊断。

治疗

据临床表现及分型,选择恰当的治疗法。

1.非手术治疗急性腺瘘的初期,轻型腺瘘及尚无感染者均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1)食、管减压:持续肠减压,防止呕吐和误吸。给全肠动力药可减轻腹胀

(2)补充体液,防治休克:全部病人均应补充液体、电解质和热量,以维持环稳定和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出现压,改善微环,保流灌注对急性腺瘘的治疗有益。

(3)解痉止痛:诊断明确者.发病早期可对症给予止痛药(哌替啶)。但宜同时给解痉药(山莨菪碱、阿托品)。吗啡,以免起Oddi括约痉挛。

(4)抑制腺外分泌及胰酶抑制管减压、H2受体阻滞{如西咪替丁)、抗碱能药(如山莨菪碱、阿托品)、生长抑素等,但后者价格昂贵,一般用于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蛋白酶抑制抑肽酶加贝酯等具有—定的抑制蛋白酶的作用。

(5)养支持:早期食.要靠完全肠外养(TPN)。当腹痛、压痛和肠梗阻症状减轻后可恢复饮食。除高脂血症病人外,可应用脂肪乳作为热源。

(6)抗生素的应用:早期给予抗生素治疗,在重症腺瘘腺或周坏死时,应用广谱抗生素或选择性肠道应用抗生素可预防因肠道菌群移位造成的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

(7)中药治疗:在呕吐基本控制的情况下.通过管注人中药,注入后夹管2小时.常用如复方汤加减:银连翘黄连黄芩、厚朴、壳、木香红花、生大黄(后下)。也可单用生大黄15g灌注。每天2次。

(8)腔渗出液的处理:急性腺瘘的腔渗出液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可致压、呼吸衰竭衰竭和管通透性的改变等。在重症腺瘘中,一般认为腔渗出液可自吸收。如腹胀明显,腔渗出液多者应作腔灌洗。

2.手术治疗脓肿腺假囊肿腺坏死并感染是急性腺瘘严重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急性腺瘘的手术治疗指征包括:①诊断不确定;②继发性的腺感染;③道疾病;④虽理支持治疗,而临床症状继续恶化。

(1)继发性腺感染的手术治疗:手术要有两种:①剖清除坏死组织,放置多多孔流管,以便术后持续灌洗.然后将切。②剖清除坏死组织、创口部分敞流术。途径容易显,尤其采用上横切更易术中显和操作。术中清除充满组织碎屑的稠厚的脓汁及感染坏死组织,不作规则性腺切除术,避免用锐器解剖防止管损伤。周游离松动并冲洗,区域流要充分,放置多流管以备术后灌洗。创口部分敞流,除流充分外,尚便于术后多次清除继续坏死的组织。水中可同时行造瘘、空肠造瘘(用于肠养支持)及道引流术。偶有单发脓肿或感染性腺假囊肿可采用皮穿刺置管流治疗。

(2)源性腺瘘的处理:在重症源性腺瘘.伴有壶部嵌顿结石道梗阻或道感染者,应该急诊手术或早期(72小时)手术,解除道梗阻,取出结石,畅通流,并据病情需要选择作胆囊切除术或网膜腺区流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纤维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取石,其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如果病人无道梗阻或感染,应非手术支持治疗,待病情缓解后,于出院前作择期道手术,以免出院后复发。部分病人可能在住院期间自排石,勿需再手术。也可选择在急性腺瘘治愈后2~4周再入院作道手术。

预后情况

从多中研究资料看,需住院治疗的急性腺瘘病死率约11%,暴发性出坏死性腺瘘死亡率约30%-50%,也有报道高达60%-90%者,随着近年对急性腺瘘认识的深入,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有所下降。约2%-3%患者呈暴发过,发病后48小时迅速死亡;约6%-8%呈迁延或波动过,在2-6周相继累及多脏器,最后死于血症、出、手术和全身衰竭;少数患者出现并发症迁延,可达数月,但在急性期过后,致死者甚少;绝大部分(85%)患者无并发症。在3-7天迅速恢复。

预防方法

急性腺为是一种相当严重的疾病,急性出坏死性腺瘘尤为凶险,发病急剧,死亡率高。有人问这种病可不可以预防,一般说来,要想能预防某种疾病就必须知道引起该种疾病的原因,再针对其发病原因进预防。可惜的是到前为止,对于起急性腺为的原因还末完全弄清楚。但已知其发病要由于液逆流和胰酶损害腺,有某些因素与发病有,可以针对这些因素进预防。

(1)道疾病,预防首先在于避免或消除道疾病。例如,预防肠道蛔虫,及时治疗结石以及避免道疾病急性发作,都是避免起急性腺瘘的重要措施。

(2)酗,平素酗的人由于慢性中毒养不良而致器官受到损害,抗感染的能力下降。在此基础上,可因一次酗而致急性腺瘘,所以不要大量饮也是预防法之一。

(3)暴食暴饮,可以导致肠功能紊乱,使肠道的正常活动及排空发生障碍,阻碍胆汁液的正常流,腺瘘。所以,当在“打祭”赴燕会时要想到急性腺瘘,不可暴食暴饮。

(4)上损害或手术,窥镜逆管造影也可起急性腺瘘,此时医生和病人都要起警惕。

(5)其它,如感染、糖尿病、情绪及药物都可起。还有一些不明原因所致的急性腺瘘,对于这些预防起来就很困难了。

注意事项

1.慢性腺瘘病程迁延,病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要积极配治疗,并坚持不懈。

2.如遇急性发作,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急性腺瘘作进一步处理。如无急性发作也定期到医院检查。

3.有伴糖尿病者应据医嘱控制饮食,并在医师指导下应用降糖药物。

4.有腹泻者应采用高糖、高蛋白、低脂肪饮食,或加用胰酶等药物,不要滥用抗菌药物。

5.如有道疾病要积极治疗,必要是作外科手术治疗,以利腺疾病的康复。

6.必须、戒烟。避免过食、饱餐,以免进一步损伤腺功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南酸枣

下一篇 南赤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