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大肠湿热

大肠湿热是指湿热侵袭大肠所表现的候。多因外感湿热,或因饮食不等因素造成。相当于西医的急慢性肠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细菌性食物中毒,急慢性阿米巴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急性阑尾炎,痔疮大肠湿热。指湿热蕴于大肠。症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便脓,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滑数。多因饮食不不洁,损伤肠湿热乘虚犯所致。多见于结肠炎、痢疾。治宜清热燥湿。 所......
目录

基本内容

大肠湿热。指湿热蕴于大肠。症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便脓,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滑数。多因饮食不不洁,损伤肠湿热乘虚犯所致。多见于结肠炎、痢疾。治宜清热燥湿。 所谓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起;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常与消化功能有

所谓热,则是一种热象。而湿热中的热是与湿同时存在的,或因夏秋季天热湿重,湿与热并入侵人体,或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

病因

多因饮食不不洁,损伤肠湿热乘虚犯所致。湿热侵袭大肠,壅阻气机,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熏灼肠道,受损,腐成脓,故下利赤白脓湿热下注,水谷传导失司,清浊不分,故暴注下迫,色黄而臭;湿大肠,热炽气滞大肠气机不畅,故腹泻不爽;热炽肠道,则肛门灼热液从大便外泄,故小便短赤,热盛伤津渴,身热,粪质粘稠腥臭。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湿重于热,脉象多见德数,热重于湿脉象多见滑数。

症状

临床表现:利下赤白粘冻,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色黄而臭,便次增多,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渴,或恶寒发热,或但热不舌红苔黄腻滑数或濡数。并见腹痛发热汗出,胸脘满闷,肢体沉重,纳呆呕恶;见于急慢性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阿米巴肠炎,细菌性急性食物中毒等疾病。

检查

进一步确诊需依赖实验室检查。细菌性肠炎可作呕吐物及大便培养,获得病塬菌即可确诊。有些病塬菌如沙门氏菌感染可作培养。病毒性肠炎可用电子显微镜、免疫电镜、免疫荧光及检查如补体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放射免疫法等检查病毒的抗塬和抗体。也可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病毒。寄生虫性肠炎可直接镜检,找病塬体及其虫卵。真菌性肠炎可从大便中直接涂,在显微镜下检查真菌或作大便真菌培养。

诊断

腹泻,一般实证大肠虚证归咎于。以下介绍的肠虚滑泄,治不离实证腹泻,常见的两种,一为此,另一为伤食。后者有暴饮暴食史,腹泻物酸腐,凭这两点不难鉴出来。虚证腹泻,有肠虚滑(责之于、肠)、脾虚腹泻(责之于)、五更泄泻(责之于)等等,或涉及单一脏腑,或累及多脏多腑。但与本一派实证不难鉴大肠热结:是指邪热结于大肠起的病变。 症见便秘热结旁流泻下黄臭粪水,腹痛舌苔沉实有力。见于温热病阳明府实症。 治宜清热泻下,导滞为辨证注意点:抓住这么几条:

1、大肠之症,腹痛腹泻

2、实证,病程较短,身体不亏;

3、湿热苔黄腻泻下较臭,或脓、或如水注等等。

治疗

一、方药(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1、基本方药

(1)芍药汤加味:芍药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大黄6克、银15克、槟榔l0克、当归10克、甘草6克、木香6克。本适用于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痢疾患者。

(2)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15克、黄芩l0克、黄连6克、甘草6克、银15克、茯苓15克、木通6克、车前子10克。本适用于腹痛泻下急迫为泄泻患者。以上方药,水,取汁300毫升,分2~3次服用,每日一

2、加减变化:若痢疾初起,兼有表证,基本(1)加荆芥10克、防风6克、羌活10克;如热毒盛者,下痢赤多白少,或纯下赤冻,则加白头翁15克、秦皮l0克、地榆10克、皮10克;若挟食滞,苔腻滑,加用神曲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芒硝10克(入汤冲服);若湿热留连不去,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加用人参6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干姜6克;若下痢初作,表证已解,痢犹未止,可用香连,每服6~9克,日叁次;若痢下为酱色,时作时止,可加用鸦胆子仁治疗,成人每日叁次,每次15粒,囊分装,饭后服,连用7~10天。若湿热泄泻湿偏重,舌苔微黄厚腻,濡缓,可基本(2)加用厚朴10克、薏仁30克;挟食滞者宜加神曲10克、山楂10克、麦10克;如有发热头痛浮等风热表证,加连翘10克、薄荷10克;如在夏季盛之时,可酌加藿香10克、香薷10克、扁豆6克.荷叶6克。

二、外药物

1、苦参粉适量,温水调成煳状脐。

2、栀子适量,研为细末,鸡蛋清调成膏,贴双足涌泉

3、白矾15克、五味子15克、五倍子15克,研为细末,用水调成膏,贴

4、噤痢膏:皂6克、细辛27克、葱6(拭净泥土,勿洗),田螺2个,小麦12克。诸药混,捣融如膏,贴于,盖以纱布、绷带固定,药干另换。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胆道蛔虫病

下一篇 大肠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