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贲门黏膜撕裂综征(cardiac mucosal laceration syndrome)是以大量呕血,用力不协调的呕吐食管连接部纵撕裂为特征的综征,系由Mallory与Weiss于1929年首次报道,因而又称为Mallory-Weiss综征。过去认为本病甚为少见,但由于纤维食管镜的广泛应用,使本病的诊断更为容易,大组病例的报道也日益增多,文献报道本病发生率占上消化道出病例的3%~1......
目录

概述

剧烈干呕呕吐和致压骤然增加的其他情况,造成的贲门、食管远端的黏膜和黏膜下层撕裂、并发大量出,称为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征(Mallory-Weiss 综征)。本病系Mallory 和Weiss 于1929 年首先描述,当时报告了4 例,均系酗后剧烈呕吐,继之大量呕血致死。尸解发现食管的交界处有非穿孔性线形黏膜撕裂。1932 年Mallory 和Weiss 再次报告附有尸解资料的2 例,并追述于1879 年Quincke 曾报告一例,但未曾提到与呕吐系。此后一段时间在文献中未见报道,直至1952 年Palmer 介绍了临床确诊的7 例才起人们的注意。1955 年Whiting 和Barron 报告了第1 个手术治疗成功的病例。1956 年Hardy 首次应用镜作出诊断。我国对此综征报道仍较少。近年来随纤维镜的广泛使用,并对上消化道出病人进早期检查,国外才越来越多地注意到本病是上消化道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疾病生理

病理所见为食管交界处和食管远端黏膜和黏膜下层的纵撕裂。裂伤多为单发,但也可多发,裂伤一般长3~20mm,宽2~3mm。基底部为凝块和黄色坏死组织所覆盖,边缘清楚,黏膜轻度水肿。显微镜下呈急性炎性溃疡,并穿透黏膜。溃疡一般不超过黏膜下层,亦偶可深达层。溃疡含有液和纤维脓性渗出物,其基底呈急性炎症并有水肿。通常在周围的黏膜下层可见到扩张的薄壁管网。

疾病病因

压力或压力骤然升高是产生本病的最基本原因。Atkinson 等用空膨胀尸体的明,当压力达到13.3~20.0kPa(100~150mmHg)时便可致成黏膜撕裂。压力增高的最要原因是剧烈干呕呕吐。1981 年中华科杂志陈氏报道了北京地区17 例全部与干呕呕吐。Weaver 等复习了1964~1968 年在英文文献中发表的108 例,发现呕吐起撕裂有98 例,占90.7%。

Atkinson 等在健康成年人身上试验, 呕吐压力可升至16.0 ~21.2kPa(120~160mmHg),压力的高峰甚至可达26.6kPa(200mmHg),而胸食管压一般仅6.6kPa(50mmHg)。在饱餐后充满食物的一般不能再耐受压力的升高、医源性干呕呕吐妊娠呕吐食管炎、急性肠炎、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急性胆囊炎、急性腺炎、放置管、镜检查、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等都是起剧烈呕吐的原因。

但剧烈的干呕呕吐并非惟一的原因,压力增加的任何情况均能致成黏膜撕裂。包括:剧烈咳嗽、用力排便、重、分娩、麻醉期间的严重呃逆、胸外按摩喘息状态、癫痫发作、部钝性挫伤等。某些疾病,如食管裂孔疝、消化性溃疡胃炎食管炎、硬化等往往与Mallory-Weiss综征同时存在,这些疾病可能在其发病上起着促进作用,其中以食管裂孔疝最受重视。Atkinson 认为在伴有食管裂孔疝的情况下,呕吐食管交界处的压力大大增加,这可能是食管裂孔疝促成撕裂的要原因。食管裂孔疝不但是Mallory-Weiss 撕裂发生的诱因,而且还可以影响呕吐时产生黏膜裂伤的部位。Watts 指出,安静时有食管裂孔疝的病人,撕裂多位于的贲门部,在不伴有裂孔疝的病人,撕裂多位于食管的远端,平时无裂孔疝而在呕吐时产生一过性裂孔疝的病人,撕裂则骑跨于食管交界处。

症状体征

1、呕吐恶心据大量文献报道,几乎所有的Mallory-Weiss综征病人发病时都有呕吐恶心,有的病人呕吐并不剧烈,但同样可以发生Mallory-Weiss综征,可见呕吐的剧烈程度与该综征的发生并非呈因果系或者平系。但约9%的病人则是恶心呕吐以外的病因所致。比如因其他疾病进手术治疗的病人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呃逆时,亦能发生Mallory-Weiss综征。

2、呕血或黑便呕血或黑便是Mallory-Weiss综征病人的第2个重要临床症状,病人自呕吐至发生呕血的间隔时间长短不一。有的病人在呕吐后随即便有呕血,而有的病人却在发生剧烈呕吐症状的几天后才出现呕血或者黑便。

诊断Mallory-Weiss综征的1条重要线索是病人往往有呕吐1次或者几次正常容物之后才有呕血或大量黑便的病史。然而有些病人一发病便表现为大量呕血,而且为无痛性呕血,呈大量鲜红液,若得不到及时治疗,病人多因休克而死亡。

3、部疼痛 Mallory-Weiss综征病人有时伴有部疼痛,但大多数病例则无腹痛症状部疼痛可在呕血后很快出现,亦可在呕血之前出现。有的病人在恶心呕吐前自觉上部有撕裂样疼痛,呈持续性;有的病人自觉腹痛的位置较深。据Freeark等(1964)报道,这种病人在剖探查时发现贲门部黏膜下有广泛出。个食管贲门黏膜完全撕裂的病例,部疼痛是突出的临床症状,因其腹痛剧烈,上消化道的出血症状容易被忽略,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

4、休克 病人大量呕血可导致休克,威胁其生命安全。大部分Mallory-Weiss综征病人的出为轻~中度,只有少部分病人为大出。缓慢而持续性的呕血或间断的呕血同样可使病人发生休克。绝大部分Mallory-Weiss综征病人的上消化道出症状可以自停止,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10%以下的上消化道活动性动脉或大量静则是长期门静高压与食管张破裂所致,在诊断Mallory-Weiss综征时要注意这种情况,仔细进诊断。

并发病症

最常见并发症是出(失),如果呕血便血应立即就诊。

检查鉴别

一、检查

1、镜检查 Mallory-Weiss病变多位于食管-部,因此镜检查诊断价值优于食管镜检查。

Millet和Hirschowitz(1970)报道的23例Mallory-Weiss综征中,19例镜检查而确诊。其中12例在镜下可见食管部黏膜有纵撕裂伤,占55%;7例(30%)在镜下看不到食管黏膜有明显损伤,但仍然可见出来自食管-部;3例在做镜检查时因充满液,检查不满意,无法作出诊断;1例未做镜检查,手术探查时发现食管下段黏膜撕裂并发出。由此可见Miller和Hirschowitz报道的23例:Mallory-Weiss综征中,85%(19/23)都是镜检查后才作出诊断的。镜检查对这一综征的诊断具有其他检查不能代替的诊断价值,只要无,都应首先做镜检查。

2、上消化道钡餐造影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对Mallory-Weiss综征并不能显示食管贲门部黏膜的撕裂性病变,其要作用乃是为了排除其他原因起的上消化道出。但是也有一些作者报道食管贲门部的黏膜撕裂严重时,上消化道钡对比造影检查可以显示病变,表现为黏膜撕裂处有钡充盈征象。

3、选择性动脉造影 据文献报道,有的作者采用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可以显示上消化道出的具体部位,作出Mallory-Weiss综征的诊断。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许多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大出病人因科保守治疗无效而进外科手术探查时,才实为Mallory-Weiss综征。据一些作者所做的回顾性分析,认为有的病人在术前有典型的Mallory-Weiss综征的临床特征,可以诊断为Mallory-Weiss综症,而且这些病人中的绝大多数作了手术探查,术中切前壁后便明确出的具体部位。

二、鉴

由于起上消化道出的原因甚多,而且这类病人亦常伴有浅表性胃炎、裂孔疝、十二指肠炎或其他十二指肠疾病,因而须鉴清楚。

治疗方案

治疗:

一般情况下Mallory-Weiss综征首先选择科治疗,积极纠正凝因子的缺乏或凝障碍。

1、非手术治疗 Mallory-Weiss综征的科治疗手段要有用含有去甲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盐水灌洗、输、静滴注止与组胺H2-受体阻滞药(如泰美cimetidine或雷尼替丁ranitidine)、静输液及肠减压等措施。

(1)去甲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盐水灌洗去甲上腺素对平滑,特是对管平滑有较强的收缩作用。通常在250ml盐水去甲上腺素8mg管注入到,保留20~30min吸出,重复灌洗,有较好的止作用。

病例用神经垂体管升压素(vasopressin)治疗有效,上消化道的出能得到控制。

(2)输:补充容量是治疗Mallory-Weiss综症的重要措施,可以预防休克。据Freeark等的验,输量自2000ml~9500ml不等,平均输量为5770ml。需要外科治疗的病例,术前要做好大量输的准备。

(3)动脉栓塞术:有作者报道用选择性的动脉栓塞术(栓塞动脉及其分支)治疗Mallory-Weiss综征,认为止效果满意。但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严重、病变多发的病例,这种疗法难以奏效。

(4)镜下止:有作者报道在镜下用去甲上腺素溶液浸泡的棉拭子涂抹Mallory-Weiss病变的局部,或通过镜对撕裂处的活动出点进电凝止,部分病例可以达到治愈的的。

(5)三腔管进压迫止:近年来,多数作者不张对Mallory-Weiss综征病人用三腔管进压迫止,因为三腔管的压力不足以压迫、制止上消化道动脉。手术探查或尸检实三腔管的套囊不但未能起到压迫止的,反而使食管贲门黏膜的撕裂伤加重,出量增加。

1、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①上消化道出正规科治疗而不能停止者或者转化为大出者;②上消化道大出科保守治疗后出停止但又复发,而且出量大,继续科治疗估计难以控制者;③病人大量呕血、病情危重者。

Mallory-Weiss综征在临床上往往诊断为“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大出”而进手术探查的。实际上Mallory-Weiss综征只不过是起上消化道出的原因之一。

(2)术前准备:评估出量;镜检查,明确出的具体部位;排除食管张破裂起的出。手术探查全麻下进

(3)手术步骤:

①病人取仰卧位,部正中切或旁正中切,逐层剖后,首先对十二指肠触诊,排除其他原因起的上消化道出。绝大多数Mallory-Weiss综征病人的十二指肠望诊及触诊时属于正常,很难发现出的部位和病变。

②待望诊和触诊结束后,暂不游离食管下段,在大弯与小弯之间的中1/3前壁做一斜,显腔,用吸器吸除液及凝块,再用一块小纱布暂时堵住幽门,仔细观察上消化道的出来源。

③若看到出来自幽门以上而看不到出性病变,须将前壁切两端各延长4cm,使切上、下两端幽门与食管-部各约4cm。将壁切向左、右两侧及向外翻,便可清楚的显示整个腔黏膜并进检查,但仍然看不到食管-部的黏膜。在这种情况下术者可用一把中弯管钳夹住管的前端,并请麻醉师在病人的外鼻孔处固定住管,术者用适当的拉力向下、向前牵,用管钳夹住的管的前端,便能将贲门黏膜连同食管下段的灰白色黏膜带到手术野,并能显食管-部黏膜皱襞的深处或凹陷处,进而可以发现食管贲门黏膜的撕裂与出。若再用Deaver拉钩或S拉钩伸入腔略加牵拉,更有助于手术野的显

④将凡能肉眼可见的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处黏膜及黏膜下活动性小动脉(静)出点逐一结扎(缝扎)止或电凝止,之后将每一条黏膜撕裂连同黏膜下层及层在连续缝。缝线最好选用5-0可吸收缝线,先从黏膜裂的下端向上缝,缝到黏膜裂的上端后打结;还可从黏膜裂上端返转缝针再向下同法缝1次,使两次缝线相互交叉,缝到裂下端后打结。这种双重交叉连续缝法修补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的止效果更为可靠。但要注意在缝黏膜裂时多带一些裂深部的组织,以预防缝后在黏膜下肿或层撕裂处继续出。缝结束后要反复仔细检查缝处有无出,凡出点都要止

⑤遇到食管贲门穿透性全层撕裂病例时,先用可吸收缝线从连续全层翻缝,再用小圆针细丝线间断缝的浆膜层或浆层(外膜),其后再用带蒂膈肌瓣或心包覆盖裂处,使裂的修补更为安全可靠,预防术后撕裂瘘。

⑥用间断或连续翻缝法缝前壁切。术前有食管裂孔疝或食管反流症状的病人,应同时施抗反流手术,如底折叠术(fundoplcation)。有些作者提倡在缝前壁切后,在前壁另安装1造瘘管用以术后肠减压。其优点是手术结束后便可拔除管,避免管继续压迫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处而起继发性出。另一些作者则张术后仍用管进肠减压。这两种意见均有可取之处。现在临床上对Mallory-Weiss综征施外科手术治疗后,一般都用管进肠减压。

⑦逐层缝部切

疾病预防

预后: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征是上消化道出的常见原因,以呕吐呕血要表现,诊断以急诊镜为首选。大多数患者积极补液,食,制酸,保护黏膜及止等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对有活动性出镜发现有近期出血痂的患者建议采用镜治疗。撕裂较表浅且有活动性出者,选择局部喷洒药物,微波和电凝治疗;活动性动脉或有管显者,选择注射止或金属夹止镜治疗安全,简单,组织损伤小,但不宜反复进,同时应控制药物浓度和量。对保守治疗和镜治疗失败的患者可考虑动脉栓塞或手术治疗。

预防:剧烈咳嗽、用力排便、重、分娩喘息状态、癫痫发作等等。

饮食的种类及适应症

饮食分为食、流质1号、流质2号、流质3号、半流质饮食和普食等6种。

一、食:食道和张破裂出、严重的上消化道出恶心呕吐者应食1~3天,但应给病人补充足够的液体及电解质,必要时需输新鲜

二、流质1号饮食:对少量出呕吐、临床表现无明显活动出者采用流质1号,但仍需给病人补充足够液体及电解质,贫血者应补充新鲜,此期约需2~3天。此期饮食可减少的收缩运动,降低液酸度。其要为牛奶藕粉,每餐100~200ml,每日6餐,总热量800卡。

三、流质2号饮食:适用于出停止后的病人,约需5~7天。此期据情况可给病人补充少量液体及电解质,量为200~300ml,每日6餐,添加饼干、面包干、蛋糕,也可进食软烂的面条、面等,每日总热量2080卡。

四、流质3号饮食:适用于出停止病情较稳定的患者,此期约需10~15天。此期饮食应以完全无刺激、少渣、半流质为原则,容为牛奶、稀米粥、面包、面条、,每日5餐,总热量为2142卡。

五、半流质饮食:适用于出停止后恢复阶段的患者,此期约15~20天。饮食以软而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为容为稀粥、馒头、面包、碎菜、肉等,每日4餐。

六、普通饮食:用于消化性出的康复期病人,进食容为质软、易消化、无刺激、富有养的饮食,每日3餐,进食不宜过饱。

压力或压力骤然升高是产生本病的基本原因。因此预防压力或压力骤然升高是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闭孔疝

下一篇 王守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