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囟门

囟门 囟门(xìn mén ),是指婴儿出生时头有两块没有质的“天窗”,医上称为“囟门”。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人们常说的“天窗”或“囟门要是指前囟门颅骨共有6块头组成,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的部和枕后部成两个没有头覆盖的区域,分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囟门的表面是头皮,其下面是膜,其次是大脑液。将手指轻......
目录

基本简介

囟门颅骨共有6块头组成,宝宝出生后由于颅骨尚未发育完全,所以之间存在缝隙,并在头的部和枕后部成两个没有头覆盖的区域,分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囟门的表面是头皮,其下面是膜,其次是大脑液。将手指轻放入在囟门上,可以摸到跳动。那是液压力随着心脏搏动、压变化而变化,与搏一致。正常婴儿坐位时,囟门略微凹陷。

液和身体的液、组织液不断交换,保持平衡。当身体丢失较多水分时,脑室液也会减少,压力降低,囟门便会明显凹陷。如婴儿因呕吐腹泻后出现这种症状,说明身体已中等程度的脱水,要及时补充水分,否则,因婴儿自然调能力差,耐受力不足,可能发生环衰竭,有生命危险;由于喂养不当造成重度养不良的极度消瘦婴儿也会出现囟门凹陷,此时需加强养,理喂着。极少数婴儿因为胚胎时母体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大脑发育不良,头颅较小。出生时头围小,出生后5-6个月囟门即提前,造成小头畸;头小而尖,前狭窄,梁塌陷,下颌小而后缩,同时伴有智力落后。甲状腺机能低下所致的呆小症患儿,囟门也会迟迟不;同时有眉毛少而淡,梁塌陷,两眼离宽,智力迟钝等,可用甲状腺素治疗。

婴儿时期生长迅速,发育需要维生维D和钙。如不及时补充,容易患佝偻病囟门在出生后18个月仍迟迟不,出现“颅”畸颅骨摸起来像乒乓球壳(颅软化症)。此外,还可珠样改变、鸡胸、“O”或“X”腿等畸

少数婴儿长到5-6个月时,囟门只留下指类大小,似乎快要,但实际上并未化,这不属提前,只要头围不少于出生时33-34厘米,1周岁时不少于46厘米,2岁时不小于47厘米-48厘米就是正常,不必担

有人认为囟门不能摸,甚至说摸了会变哑巴,婴儿因此积下污黑的痂皮,这很不卫生。囟门要像其他部位的头皮一样清洗,不过洗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些。

可曾注意到小婴儿的头有一小摸上去较软的地,有时还可见到它在上下跳动,这就是小婴儿的前囟门。它是两侧与两侧之间的菱形间隙。新生儿出生时他的对边中点连线约1.5-2厘米,头几个月头围增长快,前也随着变大,约至6个月时最大达到2.5-3厘米,以后随着颅骨逐渐化,前逐渐变小,有的小儿1岁时前,最迟在1岁半时也应

在前两侧枕骨之间成一三角间隙为后,出生时多已或很小,仅能容一指尖的大小,但早产婴儿例外。

颅骨间的缝出生时如为顺产过产道娩出的新生儿可有重叠,出生后随着头围增大颅骨缝可稍分,至生后3-4个月时,前缝的反映颅骨化过程,过早成了头小畸太晚多见于佝偻病积水或呆小病(甲状腺机能低下),如有囟门缝早或晚情况,要及时就医。

正常时前是平坦的,当小婴儿呕吐频繁或腹泻次数大多大量丢失水份可致前凹陷;膜炎、炎、维生素A过量,有时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原因起的高烧如幼儿急疹都可致前膨隆或凸起,小婴儿发烧或吐泻时,要多注意前的改变,凹陷或膨隆都就立即去医院看病。

分类

囟门

囟门沿着头的中线前后触摸宝宝,会发现宝宝的头在前后各有一个,摸起来软软的,前端的称为前囱门,呈菱形。它是头颅上最大的缝交点,因为此处并无块存在,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软,摸上去会有轻微博动。宝宝出生6个月后,前囟门随着颅骨缝逐渐化而面积变小,到1周岁,最迟不超过18个月,为质所取代。

囟门

后囱门位于宝宝的枕骨与两块之间的缝交点,较小,有时甚至摸不太到。后囱门在宝宝出生时已接近,或仅可容纳指尖,约在出生后2-4个月

宝宝的囟门虽然不大,却是反映宝宝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窗。在宝宝1岁之,通过观察这个小窗,就可及早发现多种疾病,从而让宝宝早日得到诊断和治疗。因此,妈咪应该对宝宝的囟门正常发育过程以及容易出现的异常现象多了解一些。

关闭时间

囟门婴儿的头部有一个柔软的、有时能看到跳动的地,医上称之为囟门囟门在出生时要有两个:一个称静,在头前部,由两侧前上角与相接而组成,出生时斜径为2.5厘米,一般在1~1.5岁;另一个称后,由枕骨交接而组成,在头后部,一般出生时就很小或已,最晚在2~4个月时

能不能洗

囟门囟门胎儿出生时头颅骨发育尚未完成而遗留的间隙。后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前大约在出生后1~1·5岁时。由于囟门处没有坚硬的颅骨覆盖,应注意保护,以防大脑遭受损伤。

给婴儿洗头时。囟门处可以洗,但动作要轻柔,不能用手指抓挠。洗头水不能过热,要用温水。

有的婴儿前头皮有一些黄褐油腻性鳞屑,是婴儿脂溢性皮炎,可用消毒棉花沾点石蜡油或炼过晾凉的植物油涂在鳞屑上,待其软化后再用消毒棉花轻轻拭去,千万不能强揭下。这种病可以自愈,只要不感染可不必涂什么药。洗头时,因婴儿的皮肤娇嫩,宜用刺激性小的中性肥皂。

闭合情况

囟门囟门的早迟时衡量颅骨发育容。过早或过迟均为生长发育异常的表现。中医囟门突起称为囟填囟门凹陷称为囟陷囟门称为解颅囟门多见于佝偻病积水、呆小症及生长过速的婴儿。

婴幼儿头囟门一般在12-18个月囟门是反映大脑发育情况的窗,如果在6个月之前,说明孩子可能小头畸发育不全,在18个月后仍未就属于太晚了,这样的孩子可能有积水、佝偻病和呆小病;囟门的隆起表示压增高,这种孩子可能得了膜炎、炎和维生素A中毒囟门凹陷的孩子则有可能是因为脱水养不良。如果囟门的较早,但只要头围还在长,也不必着急。发现囟门异常,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发育过程

囟门

*人的颅骨是由6块头组成的,宝宝出生时前囟门和后囟门成。

*宝宝出生时,颅骨尚未发育完全,之间相互衔接的部位存在着缝隙。

*宝宝出生后,头的部及枕后部成了两个没有头、只有头皮覆盖的特殊区域。这两个特殊区域,医上分称为前囟门和后囟门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前囱门大约为1.5×2cm大小,外观看上去,前囟门平坦或稍稍有些凹陷。

*在出生后的数月里,前囟门会随着头围的逐渐增大而略微增大,在宝宝6个月后,由于颅骨逐渐发生化而渐渐变小。

*通常,宝宝到了1岁-1岁半时,前囟门就基本上了。

*后囟门很小,一般不太人注意,大多在宝宝出生后的2-3个月时就了。

异常发育

囟门鼓起

囟门*前囟门原本是平的,如果突然间鼓了起来,尤其是在宝宝哭闹时,并且用手摸上去有紧绷绷的感觉,同时伴有发烧、呕吐,甚至出现抽风,说明宝宝的颅压力增高。通常,颅压力增高是由于感染所起,宝宝可能是患了各种膜炎、炎等疾病。

*如果宝宝的前囟门逐渐变得饱满,可能是颅长了肿,或是硬膜下有积液、积脓、积等。

*长时间服用大量的鱼肝油维生素A或四环素,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不过,在停用维生素A及四环素后,前囟门还会变得逐渐平坦。

*由于某种原因给宝宝使用上腺素,如果突然停药,也可使宝宝的前囟门出现饱满。

囟门凹陷

*囟门凹陷下去,最多见于宝宝的身体缺水,如腹泻后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前囟门由此凹陷下去。这种情况下,需要马上为宝宝补充液体。

*为了降低颅压,使用了大量的脱水,从而使前囟门脱水而凹陷。应该及时给宝宝的身体补充水分,以防脱水过度造成体代谢紊乱。

*养不良、消瘦的宝宝,他们的前囟门常表现出凹陷现象。

囟门

*宝宝囟门时,必须测量其头围大小。如果头围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发育不良。

*有些身体正常的宝宝,在5-6个月时,前囟门也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了,其实并未化,应请医生鉴

囟门

*囟门要是指宝宝已过了18个月,但前囟门还未,多见于佝偻病、呆小病。

*囟门,有少数是积水或其它原因所致的压增高起,应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囟门过大

*囟门过大,一般是指宝宝出生后不久,前囟门就达到4-5厘米大小。

*囟门过大,首先的可能是宝宝存在着先天性积水,其次也可能是先天性佝偻病所致。

*先天性积水的宝宝在出生时,过产道时头颅受挤,因此在刚出生时囟门并不大。但在出生后的几天后,前囟门通常就会逐渐大了起来。

*先天性佝偻病的宝宝出生后,不但前囟门大,而且后囟门也大,正中的一条缝(矢状缝)也较宽,将前后两个囟门连通。

囟门过小

*囟门过小,要是指囟门仅有手指尖大,这样的宝宝很可能存在着头小畸

*囟门过小,也可能是颅骨所造成,特是矢状缝早,会使宝宝的头颅变长、变窄,成被称为舟状畸的头颅,即枕部突出、前宽,前小或摸不到。

*宝宝囟门过小时,要定期测量头围,即观察在满月前头围是否在正常范围

*每个月或每两个月都应检查头围的增长速度,并与正常的宝宝做比较,观察是否有明显的落后。

*如果宝宝头围的发育尚且正常,并在随访后的3-4个月后还能继续保持,即使囟门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大脑发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膀胱憩室

下一篇 膀胱白斑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