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膀胱憩室

膀胱憩室分先天性和继发性,先天性膀胱憩室壁含有纤维。后天性多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膀胱憩室患者多在10岁前及50~60岁间死亡。膀胱憩室分先天性和继发性先天性膀胱憩室壁含有纤维。后天性多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膀胱憩室患者多在10岁前及50~60岁间死亡。(一)发病原因先天性病变如尿道狭窄、尿道瓣膜、膀胱颈挛缩,梗阻促进憩室的成与发展,为憩室产生的要因素。临床上大多数膀胱颈梗阻的病人不发生憩室,......
目录

概述

膀胱憩室分先天性和继发性先天性膀胱憩室壁含有纤维。后天性多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膀胱憩室患者多在10岁前及50~60岁间死亡。

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先天性病变如尿道狭窄、尿道瓣膜、膀胱颈挛缩,梗阻促进憩室的成与发展,为憩室产生的要因素。临床上大多数膀胱颈梗阻的病人不发生憩室,而一些憩室病例中没有梗阻存在,因此膀胱憩室的成亦与膀胱纤维先天性排列异常有。下尿路梗阻和高压为继发性膀胱憩室成的要原因。

临床上憩室以位于输尿管附近者最常见。胚胎发生上,膀胱壁与膀胱三角区不同,前认为三角区与逼尿连接薄弱与膀胱憩室的成有

输尿管盲端亦可发生膀胱憩室,Oriasa(1990)报道2例输尿管盲端导致输尿管膀胱憩室。

另一型膀胱憩室位于颈部,可能与脐尿管消失不全有,常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征(Prune-belly综征)。

(二)发病机

先天性憩室常由多余的输尿管及未的脐尿管、先天性膀胱层局限性薄弱点膨出所致,憩室多为单发,憩室壁含膀胱全层,多见于儿童,下尿路无梗阻。膀胱憩室亦可由继发性因素所致,多由于下尿路梗阻所致,而继发于下尿路梗阻膀胱壁自分裂的逼尿束间膨出成憩室,常为多发性,憩室壁有黏膜小梁(此类憩室中不含有膀胱壁的各层组织,故又称假型憩室),多见于成人男性,同时存在逼尿增生。

症状诊断

若无并发症,膀胱憩室无特殊症状,如有梗阻、感染,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路感染症状。有的憩室可大至2000ml,压迫膀胱颈及尿道,导致下尿路梗阻。憩室无缩力等导致尿液流不畅,易伴有输尿管膀胱反流,可出现一侧或双侧积水,最终导致功能衰竭。但也有先天性巨大憩室不并发尿路梗阻者。由于膀胱憩室壁纤维很少,在排尿时巨大憩室尿液不能排出,出现有二次排尿症状。部分病人因憩室伴有感染、结石而伴有血尿,少数患者可因巨大憩室位于膀胱颈后压迫膀胱产生尿潴留,压迫直肠而致便秘,压迫子宫而致难产

一般无特殊症状,如并有梗阻、感染,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部分出现血尿。巨大憩室可出现两段排尿症状,为本病的特征性表现。结影像检查、腔镜检查可以确诊。

检查化验

并发感染结石时尿液中可有红细胞和脓细胞。

尿路造影可显示憩室或输尿管受压移位,但最有效的法是,斜位或侧位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膀胱排空后再次摄可帮助进一步明确诊断,同样在膀胱充盈和排尿后进B型超声检查,亦有助于诊断,膀胱镜检查可看到憩室的输尿管系,可伸入到憩室,了解有无结石

鉴别诊断

1.输尿管憩室 并发感染时同样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憩室较大时也可扪及包块,但B超显示囊性包块在膀胱轮廓外。输尿管下端的憩室可借B超、CT、MRI结排泄性或逆尿路造影,显示憩室的部位,且憩室以上可见输尿管扩张。

2.尿道憩室同样有两段排尿,但膀胱造影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可显示膀胱无憩室,尿道囊性肿块尿道镜检查显示憩室尿道而不是在膀胱

3.前列腺增生症也可有分段排尿,部分患者可有假性憩室,但患者年龄偏大,症状尿频尿急,尤其夜间尿频直肠指检前列腺体积增大,中央沟变浅,B超、CT可显示前列腺增大、隆起,患者尿流率异常。

4.重复膀胱 B超及CT检查显示膀胱有完整的层和黏膜,尿道造影和膀胱镜检查膀胱有分隔或者是两个完整的膀胱

并发症

憩室多位于膀胱底部及两侧,壁薄弱,可因感染有炎性细胞浸润,亦可并发结石、肿,憩室增大还可压迫输尿管使之移位产生梗阻,若梗阻进一步发展,可以因囊压增高造成小球率过滤的降低,尿量减少,酐、尿素氮排出受阻,严重病例可以出现功能不全或者功能衰竭。

治疗用药

要是解除下尿路梗阻,控制感染。前倾向首先尿道憩室颈术,以流憩室尿液,如效果不好再考虑放或腔镜下憩室切除。如憩室巨大,输尿管靠近憩室或在憩室,则须做憩室切除,防反流的膀胱输尿管再植术,并注意修复输尿管膀胱部的肉缺损,憩室小不必切除。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膀胱瘘

下一篇 囟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