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股骨大粗隆结核

股骨大粗隆易受慢性创伤,局部松质多,故股骨大粗隆结核较为常见,占全身关节结核1.59%,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10岁以下极为少见。疾病称:股骨大粗隆结核 所属部位:下肢 就诊科室:症状体征:发热,身痛一、大粗隆由独立的化中构成,4岁时出现,18岁时与股骨。 大粗隆位于股骨颈和股骨干联接部。肉大部分抵止于股骨大粗隆。止于大粗隆前粗糙面,抵止于大粗隆外侧面,......
目录

基本定义

疾病称:股骨大粗隆结核

所属部位:下肢

就诊科室:

症状体征:发热,身痛

病理改变

  一、大粗隆由独立的化中构成,4岁时出现,18岁时与股骨

  大粗隆位于股骨颈和股骨干联接部。肉大部分抵止于股骨大粗隆。止于大粗隆前粗糙面,抵止于大粗隆外侧面,裂状抵止于大粗隆部,大粗隆间窝有孔外,其侧有和上下附着。

  大粗隆滑囊要的有:滑囊位于与大粗隆之间;滑囊在下缘与外侧筋膜间;滑囊在中、小与大粗隆外上部之间。

  二、大粗隆结核分为型和滑囊型两种。有人认为型结核是原发,而滑囊型是继发的,持有相反观点认为原发滑囊结核,以后累及股骨大粗隆。另有认为绝大多数病例原发于,少数原发于滑囊。郭巨灵分析97例中型63例,滑囊型22例,列宁格勒137例中,型125例,滑囊型12例都说明这点。

  型结核分为中型和边缘型,其中以中型多见。

  在大粗隆要的三大滑囊中,以滑囊结核较为常见。病初起,滑膜充肿胀、滑液增多;晚期囊壁增厚,面粗糙,覆盖暗红色肉或坏死组织,常有干样物质、脓液等。滑囊穿破后,脓液蔓延至其周围,可穿破皮肤,成窦道。

  大粗隆结核的脓液存在于阔筋膜外侧之间,因重力流注可达到同侧的膝关节。大粗隆病变在中、小与髋关节囊之间脓肿,时可穿破髋关节囊累及髋关节

  大粗隆中结核沿股骨颈和股骨向扩展,突破其皮质进入髋关节。大粗隆结核病灶清除时损伤髋囊,结核病变侵入髋关节

  值得注意,胸椎、椎、骶椎或骶髂关节结核流注脓肿股骨大粗大隆,继发结核病变,为此股骨大粗隆结核应查清与上述。

临床表现

  股骨大粗隆结核多见于青壮年。全身和局部症状多较轻微,局部疼痛通常在走与被动收肢体时加重,病人不能卧于患侧,走时有轻度跛,患肢是处于轻度外展和外旋,髋关节常同时有30°~40°屈。患侧髋关节活动通常无障碍,叩击足跟也不起髋部疼痛。局部常见肿胀脓肿或窦道。

辅助检查

  1、X线摄型结核可见死骨死骨吸收后成洞,边缘型结核以溶性破坏为。滑囊型结核仅见组织肿胀和局部钙。

2、必要时行局部穿刺或活体组织检查以实。现在CT 已普遍应用于临床,对不典型病人如能CT 检查,将会更早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股骨大粗隆结核应与转移癌、骼原发肿、类湿性大粗隆炎及慢性脓肿

1.转移癌:病人年龄40°~50°岁,一般情况多为较差,大粗隆为转移癌好发部位,X线摄表现溶性破坏,时可见病理骨折

2.骼原发肿:例如巨细胞等。

3.类湿性大粗隆炎:多为双侧性,局部稍有肿胀和压痛,无脓肿成,X线摄大粗隆边缘不整齐、致密或有小囊状改变。

4.慢性脓肿:常见于儿童和青年,病变多发生于大粗隆下股骨上端交界处,X线摄可表现局限性溶破坏,多无死骨。破坏区周围质致密,或有轻度膜反应。

并发症

股骨大粗隆结核的并发症较少报导,患侧髋关节活动通常没有障碍,叩击足跟时也不会起髋部疼痛。若病变发展穿破皮肤成窦道则易继发感染。在一些病例中,本病还可以向周围关节囊蔓延,从而起相应的关节病变。

治疗措施

  一.病人年龄较大,脓肿小者可非手术治疗。理化疗案治疗,局部穿刺抽脓和注药可以治愈。

  二.病灶中死骨多或并有窦通入治不愈者,可施手术清除病灶。

  病灶清除术

  1.麻醉:全麻或硬膜外阻滞麻醉。

  2.体位:侧卧位,患侧在上,患者稍垫高略外展,使髂胫束和阔筋膜松弛,便于显病灶。

  3.切:大粗隆外侧切哎呀孤脓肿流注大腿下者,可另作一个小切

  沿切向,切筋膜及阔筋膜向前牵,向后牵。为充分暴大粗隆上病灶,可将中、小部分切,将外侧膜下剥离,牵向后下可显病灶下。仔细探查确定哪个滑囊受累,注意观察滑囊色法、大小、范围,相邻的质有无受侵;反之,清查大粗隆病灶时,注意滑囊有无受累。如有脓肿,注意其范围并有无通向盆腔。

  4.病灶清除:彻底清除患病的滑囊,刮除病灶,但不应切除过多的质,以免术后病变波及髋关节。冲洗局部,缝髂胫束和联接后,逐层缝

  如术前并发窦通道,局部可置放流管,术后48~72小时拔除。

药物治疗:

化疗;穿刺抽脓;链霉素异烟肼;病灶清除术;流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