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股骨骨折

暴力直接打击、从高处坠跌、车辆撞击、碾压等都可造成股骨骨折股骨是全身最大的头,骨折后如不及时处理,可起患者大出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必须迅速正确地进固定包扎,然后立即送往医院处置.股骨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一部分骨折由间接暴力所致。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车撞击、重物砸压、辗压或器伤等。因间接外力致伤者包括高处坠落、机器绞伤等。1.外伤史一般有受伤史,多数伤者均有较严重的外伤......
目录

疾病病因

股骨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造成,一部分骨折由间接暴力所致。要是直接外力,如汽车撞击、重物砸压、辗压或器伤等。因间接外力致伤者包括高处坠落、机器绞伤等。

临床表现

1.外伤

一般有受伤史,多数伤者均有较严重的外伤史,伤后肢体剧痛,活动障碍,局部肿胀压痛,有异常活动,患肢短缩。并多处伤或脏伤及休克者较常见。

2.疼痛、肿胀、畸

骨折部疼痛比较剧烈、压痛、胀肿、畸摩擦音和肢体短缩功能障碍非常显著,有的局部可出现大肿、皮肤剥放伤及出。X线照可显示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向。

3.其他部位

重要的是检查股骨粗隆及膝部体征,以免遗漏,同时存在的其他损伤,如关节位,膝关节骨折管、神经损伤。检查时必须密切注意并伤和休克的发生,以及伤肢有无神经管的损伤。

疾病检查

X线检查。

疾病诊断

据临床表现和相检查,不难得出诊断。

疾病治疗

1.非手术疗法

股骨骨折因周围有强大的肉牵拉,手法复位后用石膏小夹外固定均不能维持骨折对位。因此,股骨干完全骨折不论何种类型,皆为不稳定型骨折,必须用持续牵克服肉收缩,维持一段时间后再用外固定。常用牵法有:

(1)悬吊牵法用于4~5岁以儿童。将两下肢用皮肤牵向上悬吊,重量1~2公斤,要保持部离床面,利用体重作对抗牵。3~4周X线照成后,去掉牵始在床上活动患肢,5~6周后负重。对儿童股骨骨折要求对线良好,对位要求达功复位即可,不强求解剖复位。如成角不超过10°,重叠不超过2厘米,以后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牵时,除保持部离床面外,并应注意观察足部的环及包扎的松紧程度,及时调整,以防足坏死。

(2)动滑车皮肤牵法(罗索氏牵法)适用于5岁至12岁儿童。在膝下放软枕使膝部屈,用宽布带在部向上牵,同时小腿皮肤牵,使两个向的力与股骨干纵轴成一直线,力的牵力为牵重力的二倍。有时亦可将患肢放在托马氏夹及Pearson氏连接架上,进滑动牵。牵前可手法复位,或利用牵复位。

(3)平衡牵法用于青少年及成人股骨骨折。在胫处穿针,如有伤可在股骨髁部穿针(克氏针或斯氏针)。患肢安放在托马氏夹架上,做平衡牵,有复位及固定两种作用。

2.手术

(1)手术适应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提高和医疗器械的改善,手术适应有所放宽。具体的手术适应有:①牵失败,②软组织嵌入,骨折端不接触,或不能维持对位,检查时无擦音;③并重要神经管损伤,需手术探查者,可同时行放复位固定;④骨折或不愈者。

(2)常用的手术法①股骨上1/3或中上1/3骨折多采用针固定。此法具有术后不用外固定及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过去用放式打入针的法,近十年来已在X线电视机(XTV)控制下,仅在穿针处作小切,不显骨折端的穿针法所代替。法较放损伤小,出少,不破坏骨折端的液供给,有利于骨折;②股骨中1/3或中下1/3骨折,传统法是采用6~8孔接螺丝钉固定及髋人石膏固定。前多采用加压钢活动。加压钢有多种类型,60年代始应用加压器的加压钢固定,其后出现自身加压钢固定沿用至今。有股骨骨折手术及固定材料选择,要严重掌握适应,不可滥用。要力求手术成功,防止感染及骨折不愈的发生。

3.陈旧骨折或不愈的治疗

放复位,选用适当的固定,并应常规植以利骨折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