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骨质软化症与佝偻病

质软化症与佝偻病是以新近成的基质矿化障碍为特点的一种骼疾病。其结果导致非矿化的组织(类质)堆积、质软化,而产生骨痛骨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质软化症与佝偻病是以新近成的基质矿化障碍为特点的一种骼疾病,其结果导致非矿化的组织(类质)堆积,质软化,而产生骨痛骨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该病的病因多种多样,要分为四类: ①维生素D养性缺乏。 ②维......
目录

概述

质软化症与佝偻病是以新近成的基质矿化障碍为特点的一种骼疾病,其结果导致非矿化的组织(类质)堆积,质软化,而产生骨痛骨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该病的病因多种多样,要分为四类: ①维生素D养性缺乏。 ②维生素D的代谢活性缺陷。 ③矿化部位的矿物质缺乏。 ④细胞,基质紊乱。在青春期前,即长生长前到期发生损害为佝偻病,在成人,生长后的矿化损害,称质软化症。 矿化部位的矿物质缺乏在生长矿化和再建中,激素维生素D和PTH始终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作用是使机体保持一个正常钙,磷,镁浓度的矿化环境,维持充足的矿物质供应,以满足各面需要和的健康生长,矿化和再建,如果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机体摄入钙,磷,镁等矿化物质不足或从肠,大量丢失,即使维生素D和PTH正常,也会出现代谢异常或矿化障碍,而导致质软化症与佝偻病

骼的成是一种有序复杂的过程,在新成最早阶段的有机化期,是产生基质或类质期,基质或类质由多种糖蛋白,黏多糖和成细胞分泌的原组成,原是骼强度的基础,矿物质沉积的支架,要含有高浓度的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纤维后交互聚出现交叉纹理,最终这些聚部分相互连接,即为成熟过程,基质的矿化最初与原有,矿化过程必须在类质成熟之后才始,钙盐结晶沉积于原单位之间,矿化后期在纤维之间的基质中成晶体,钙以无定磷酸钙和羟磷灰石式沉淀于组织中,使骼变硬,因此的矿化不但与钙,磷,镁等无机矿物质的沉积有,还与基质及产生原的成细胞有着密切的联系,基质和成细胞的紊乱必然会影响到矿化的速度和质量,导致质变软。

病因

该病的病因多种多样,要分为四类:

1.维生素D养性缺乏。

2.维生素D的代谢活性缺陷。

3.矿化部位的矿物质缺乏。

4.细胞、基质紊乱。

在青春期前,即长生长前到期发生损害为佝偻病。在成人,生长后的矿化损害,称质软化症。

临床表现

1.佝偻病

病理基础是矿化障碍,大量类质堆积,导致质软化、畸。由于病因不同,佝偻病发病时间不同,表现各异。养性佝偻病多出现在6~24个月婴儿;遗传性维生素D假性缺乏常在出生后2~3个月;而单纯性低磷性佝偻病,一般在出生后2~5年才有所表现。

佝偻病表现在生长转换迅速的部位更为明显,在出生后第1年,生长最迅速的是颅骨腕骨肋骨。表现为颅骨质软,指压后可凹陷,呈乒乓球样弹性感觉,颅骨四个化中质堆积向表面隆起颅。严重佝偻病患者和婴幼儿佝偻病可因严重低钙而出现手足搐搦,甚至可致全身惊厥痉挛,发生窒息而死亡。

2.软化症

因成人的骺每年仅有5%是新添加,必须过相当时间才能成矿化不足的新质软化。随着软化加重,长期负重或活动时肉牵拉而,或压力触及了膜的感觉神经终端起明显的骨痛始或间断发生,冬春季明显,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加剧。

几个月或几年后渐变为持续性,并发展到严重、剧烈的全身骨痛,活动和走时加重,可出现跛步态,弯、梳头、翻身都感到困难。严重者质进一步软化,也可出现胸廓内陷胸骨前凸,鸡胸,而影响功能。

长期卧床、坐位可使颈椎变短,椎前凸,胸椎后凸,导致柱侧弯畸驼背,身高缩短。质变软长期负重,使骺岬下沉前凸,耻前突作鸟状,两髋臼内陷,耻弓成锐角,盆呈鸡或三状畸,可导致难产无力也是一突出的症状,特是在伴有明显低磷血症的患者。手不能持重物或上,双腿下蹲后不能自独立站起,常需扶物或靠他人扶起,不能自翻身坐起,或上述动作需费很大力缓慢地做才能完成,其机理与细胞磷耗空有。长期活动减少可发生失用性萎缩,更加重无力,并易与原发性肌病相混淆。这种质软化的病人,轻微外伤就会导致病理骨折,特肋骨骨折,甚至发生后病人自己可能还不知道。

3.病变

以长两端及肋骨与软交界处明显,也可见于腕、等处。由于软和新矿化不足,大量组织堆积,向周围膨大,珠状畸

颅骨可因钙化不足而变薄,压之类似变软的乒乓球,但可回弹。因肋软化,膈肌附着处的肋骨被牵而呈凹陷,成横沟,此称为肋两沟或赫氏沟(Harrison),见于胸壁前部两侧。

四肢可因骺端肥厚而成环状隆起,称为佝偻手镯或足镯。下肢因负重而成“O”型腿或“X”型腿,以前者多见。其他尚可发生柱侧凸,盆变等。质软化症可导致盆变小,因软化,不能有效地支撑柱,导致盆腔器官下移,盆狭窄。

并发病症

1.多数质软化症与佝偻病钙降低都不同程度伴有代偿性甲状旁腺功能增加,有的甚至出现明显的继发性甲旁亢。

2.佝偻病干缺钙,软化因应力作用而弯,出现“O”腿(翻),“X”腿(膝外翻)及胫下部前倾,成军刀状畸,严重佝偻病患者和婴幼儿佝偻病可因严重低钙而出现手足搐搦,甚至惊厥痉挛,发生窒息而死亡。

3.质软化症可导致盆变小,因软化,不能有效地支撑柱,导致盆腔器官下移,盆狭窄。

疾病检查

1.生化改变

(1)钙,磷:佝偻病质软化症由于病因和程度不同及有无继发甲旁亢,其钙,磷可有以下六种变化:

钙降低,磷正常或偏低,如轻度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

钙正常或偏低,磷明显降低,如X连锁低磷血症小管和肿软化症等。

钙,磷均明显减低,如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Ⅰ型和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伴继发甲旁亢。

钙减低,磷正常,如特发性甲旁减和病(尿毒症性病)。

钙正常或增高,磷正常,如家族性碱性磷酸酶过少症等。

钙,磷均正常,如中轴质软化症和纤维不全症等。

(2)尿钙,磷:各种原因所致佝偻病质软化症的尿钙各不相同,但绝大多数佝偻病质软化症均有一突出的特征,就是24h尿钙明显减少,一般在50mg左右,有的甚至不能测出,少数细胞和质紊乱类的软化症,尿钙可正常或增高,尿磷变化多不一致,与磷摄入量和有无继发甲旁亢有

(3)碱性磷酸酶(AKP)和尿羟脯氨酸(HOP):绝大多数佝偻病质软化症,AKP和24h尿HOP都轻,中度升高,并常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但在家族性碱性磷酸酶过少症是降低的,在干骺端发育不良和中轴软化症等是正常的。

2.激素测定

(1)甲状旁腺激素佝偻病质软化症患者虽绝大多数均有代偿性甲状旁腺功能增加,但一般用放免法测PTH均在正常范围,少数患者伴明显的继发性甲旁亢时,可有PTH水平轻,中度升高,特发性甲状旁腺低下时,PTH是降低的。

(2)维生素D测定:维生素D的检查对于鉴佝偻病质软化症的病因和类型是非常重要的,要是测定浆25-(OH)D3(正常值:国外7~50ng/m1,北京协和医院7~36ng/ml)和1,25-(OH)2D3(正常值:国外25~45pg/ml,北京协和医院21~62.4pg/m1),一般养性维生素D缺乏时,25-(OH)D3和1,25-(OH)2D3均下降,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Ⅰ型和先天性或获得性1α-羟化酶活性降低所致佝偻病25-(0H)D3正常,而1,25-(OH)2D3水平减低,而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Ⅱ型,1,25-(OH)2D3水平是增高的,各种佝偻病质软化症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表2)。

3.X线的征象

(1)佝偻病病理改变发生在生长旺盛的区域,X线征象变化也要在生长最快的干骺端,如股骨远侧,肱骨近端,胫尺骨末端,早期变化是临时钙化带模糊变薄,不规则乃至消失,干骺端先是膨大增宽,外不规则呈毛刷状,而后中凹陷呈杯状,骺线增宽可是正常儿童的5~10倍,骺出现迟缓,外小,边缘模糊,可见翻,膝外翻等,10岁以后膝部较腕部改变更明显。

(2)软化症:轻度者仅显示普遍性密度减低,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皮质变薄,密度减低呈绒毛状,椎呈双凹变,典型者可出现Looser带(Milkman假性骨折),它是软化症的一个X线特征,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宽约1~5mm的亮光带,横贯区或位于长凹面,不完全跨越长径,与皮质成直角,多发生在股骨颈,肋骨尺骨和胫下端,肩下,髂翼及耻和坐支,这种假骨折的产生,前多数人认为是由于反复的微骨折后反复重建但不能钙化成的痂,部分也可能是由于动脉搏动或压力的结果,严重者也可出现长盆外或呈三角

无论佝偻病软化症均可有不同程度的继发甲旁亢,表现为边状膜下吸收,耻及骶髂关节间隙加宽,指骨膜下吸收和指骨丛吸收,出现假性杵状指,成人质软化症还可见不典型的上囊状透亮区,而典型的囊肿少见。

4.双光子密度检查

典型的佝偻病质软化症不难诊断,而轻度的软化症早期诊断困难,双光子密度检查早期即可显示矿物质含量的减少及丢失的程度,缺点是它不能区分矿物质丢失的原因是矿化不良,质疏松或吸收增强,但确可作为软化治疗后恢复的评定指标,比X线检测更为准确。

5.计量检查

这是四环素双标记后活检,然后用组织法定量检测计量参数的一种法,是诊断佝偻病质软化症的一个重要手段,特是对于诊断不清而又高度怀疑的患者,可为诊断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佝偻病质软化症的诊断依据有3点:①类质宽度增加。②矿化沉积速率(MAR)下降,矿化延迟时间(MTT)明显延长。③表面被类质覆盖的百分比增加,正常人类质完全矿化平均需10~12天,类质宽度7~15µm,类质覆盖小梁表面约12%,MAR为0.6~1.0µm/d,而软化症患者类质宽度和类质覆盖百分比显著增加,类质宽度超过20µm,覆盖表面可增加到20%,前文提到的转换率高的疾病(又称非病性类质增多症)虽也有类质增多,但它们类质宽度正常或减少,在低转换率的质疏松,类质覆盖百分比明显减低,由于矿化不良,质软化症矿化前沿缩小和不规则,矿化成熟延迟,表现为四环素双标记线增厚,分布弥离缩小以致融,由于软化症小梁表面的类质表面延长,类质增宽,品红染料容易进入组织小梁可见到红色状染色,而在正常组织则很难见到。

用细胞计数的法可了解到质软化症活跃的成细胞数量增多,细胞体大,呈立状和柱状,提示这些细胞覆盖的类质是新近成的,由于活性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减少,导致新成的类质迟迟不能被矿化,而Paget氏病的构筑和结构发生紊乱,某些面与甲旁亢相近,局部破细胞生成过多,吸收增加。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据病史,临床表现,液生化检查及X线骼检查,后二者检查对非典型病例及佝偻病分期更有诊断意义。

1.佝偻病

有下述临床表现应考虑佝偻病可能:

(1)发育迟缓,身高低于正常范围。

(2)儿童表情淡漠和易激怒,或好静,不愿活动,宁愿坐着,不愿站立和步

(3)坐位时,部膨大(佝偻病)。

(4)年龄很小的儿童颅骨变软,颅及前突起及质缺损。

(5)胸壁肋软交界处呈珠状,下位肋骨窿高低不平,成为Harrison沟,胸椎后突但进展性柱侧凸不多见。

(6)腕,,膝及肘关节明显膨大,下肢弓状畸,有时可伴有骨折,少数可有股骨骺滑

佝偻病X线摄呈现下述特点:

生长的纵及横径增加,钙化不良,排列紊乱。

②骺化中边缘不定。

③有质软化,弯等。

2.质软化症

质软化症的阳性体征相对要少得多,患者常自诉易疲劳发热骨痛骨痛为弥性,难以定位,且可伴有的广泛压痛,对年龄较大者因质疏松骨折可能系质软化症的最新发现。

3.X线摄对确诊质软化症困难因量减少也为非特异性,许多改变包括长盆及柱和颅骨佝偻病相同,小梁总数减少,剩余的小梁呈现显著且变得粗糙,皮质区有透明区,可出现假性骨折,此类似应力骨折,但不同的是,此假性骨折可出现在非负重且可对称性存在。

4.液生化检查

佝偻病质软化病活动期钙可正常或偏低,[正常2.2~2.7mmol/L(9~11mg/dl)];磷降低[成人正常0.9~1.3mmol/L(2.8~4mg/dl)],[儿童正常1.3~1.9mmol/L(4~6mg/dl)],钙磷乘积<30(正常40),碱性磷酸酶增高(正常15~30金氏单位),此法是诊断佝偻病常用的指标,但缺乏特异性,且受肝脏疾病影响较大,近年来提倡碱性磷酸酶测定,正常参考值为≤200µg/L,清中碱性磷酸酶以碱性磷酸酶为,为成细胞所分泌,当维生素D缺乏时该细胞活跃,清中碱性磷酸酶升高,升高程度与佝偻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对佝偻病早期诊断敏感性高,清25-(OH)D3[正常12~200nmol/L(5~80ng/ml)];清1,25-(0H)2D3[正常40~160pmol/L(16~65pg/ml)]在活动早期已降低,对早期诊断更灵敏(但不同实验室所测定的值差异较大),恢复期液生化检查均恢复至正常。

5.X线骼检查特征

佝偻病早期仅表现长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变薄,两边磨角消失,活动激期的典型改变为临时钙化带消失,骺软增宽呈毛刷样,杯状改变,骺与干骺端离加大,长钙,质变薄,质明显稀疏,密度减低,小梁增粗,排列紊乱,可有干弯骨折,恢复期临时钙化带重现,渐趋整齐,致密,质密度增加。

软化病早期X线可无特殊变化,大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质疏松,密度下降,长皮质变薄,有些伴病理骨折,严重者X线表现柱前后弯及侧弯,椎体严重钙萎缩,呈双凹型畸盆狭窄变,假性骨折(亦称Looser带);可认为成人软化病X线改变的特征,为带状钙,在X线上出现长度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的透光带,透光带一般与表面垂直,这些透光带常为双侧性和对称性,尤以耻,坐股骨颈,肋骨和肩腋缘处为典型。

矿物质含量前成为研究代谢疾病的各种病理因素所致矿化异常的一项重要指标,前国较普遍采用有单光子吸收法,用此法测定不同病期佝偻病矿含量,发现佝偻病初期和激期矿含量均下降,对佝偻病软化病的诊断有较大意义。

诊断

首先应与其他原因起的佝偻病,对临床诊断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用足量维生素D 3万µg(120万U)治疗后效果不佳,应考虑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与脏疾病有,这类疾病包括:

1.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有家族史,Ⅰ型发生于1岁以婴儿,身材矮小,釉质生长不全,佝偻病骼畸液生化的特点有低钙血症,低磷酸盐血症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氨基酸尿症,Ⅱ型发病年龄早,其特征有生后头几个月脱发,皮肤损害同时具有Ⅰ型的临床特点。

2.低磷性抗D佝偻病

为伴性连锁遗传,亦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故常有家族史,多见于1岁以后,2~3岁后仍有活动性佝偻病表现,常伴骼严重畸液生化特点为磷特低,尿磷增高,这类患者需终身补充磷合剂

3.远端小管酸中毒

为先天性远小管分泌氢离子不足,以致钠,钾,钙阳离子从尿中丢失增多,排出碱性尿,液生化改变,钙,磷,钾低,氯高,常有代谢性酸中毒,该类患者有严重的骼畸钙,患儿身材矮小。

4.佝偻病

可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功能障碍,导致钙低,磷高,1,25-(0H)2D3生成减退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质普遍钙,多见于幼儿后期,有原发疾病症状及小便,功能改变。

佝偻病骼系统改变如头大,前大,迟生长发育缓慢应与呆小病,软养不良等鉴,呆小病有特殊面容,下部量特短,伴智力低下,钙,磷正常,X线检查化中出现迟缓,但钙化正常,软养不良,四肢粗短,钙磷正常,X线显示长短粗和弯,干骺端变宽呈喇叭状,但轮廓光整。

疾病治疗

1.维生素D

轻症可用鱼肝油或浓缩鱼肝油,较重的患者需直接维生素D2或D3。除非患者有严重佝偻病质软化症或伴有严重低钙,用活性维生素D约可较母体维生素D提前一个月见效。

(1)维生素D代谢缺陷肝脏25-(OH)D3生成减少这一类佝偻病软化症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另外每天给中等量的维生素D或服25-(OH)D3就可治愈。

但在原发性胆汁硬化患者,显示有慢性维生素D耗尽,短期的维生素D无效,而需要较长时间的维生素D治疗。病患者用25-(OH)D3治疗更优,早产维生素D需求比足月婴儿增加3~6倍,故治疗的维生素D量比推荐给正常儿童的量要大。

(2)遗传性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用一般量的维生素D和25-(0H)D3治疗无效,只有给大维生素D症状才能减轻,但需终身用药,一旦中断服用,表现可再次出现,故称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3)慢性脏疾患所致佝偻病质软化症(病)处理时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功能不全者应早期给予磷结合剂氢氧化铝,抑制高磷,可预防和延缓病的发生,也可使软组织钙化减少。给予普通的维生素D制疗效不好,应优选阿法化醇,给普通维生素D,则需大量使用。

(4)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如用母体维生素D,需大量,应定期复查、尿钙。双氢速甾醇(DHT)因有类似PTH作用,用于本病治疗疗效明显,在服用上述维生素D制的同时需补充钙,并注意降低磷,可用氢氧化铝

(5)遗传性维生素D抵抗性佝偻病治疗:①有一定敏感性时,用比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Ⅰ型更大量的维生素D。更严重者最好用高量的活性维生素D,l,25-(OH)2D3,治疗中允许患者保持较高浓度的1,25-(OH)2D3。②患者对任何式、任何维生素D无钙反应,就需要给予高服或静。可每天或隔天一次静滴注元素钙溶液,滴注持续12小时。

(6)矿化部位的矿物质缺乏的钙缺乏综征、慢性低磷血症治疗:①应据不同病因治疗。②最基础治疗是补充磷,一般分4~6次给予,婴儿、儿童、成人每天用量需尊医嘱。③补充磷可影响肠钙吸收,故应加强钙补充。④要给予大量的维生素D2或D3或1,25-(OH)2D3及1α-(0H)D3。

(7)矿化部位的矿物质缺乏的X连锁家族性低磷血症治疗:①大维生素D治疗,可给维生素D或D3,但最好用活性维生素D,1,25-(OH)2D3从适量始逐渐增量,或1α-(0H)D3。②维生素D、磷制治疗既减少维生素D用量,又能避免因单纯使用磷酸盐使钙降低而继发甲旁亢,加重病变。每天可给予元素磷,至少使磷维持在1mmol/L(3.1mg/dl)左右,空磷达到完全正常不太可能。③用维生素D、钙、磷同时治疗,可减少维生素D用量,建议小量磷服。

(8)小管的损害严重的小管损害导致佝偻病软化症,治疗包括:①最重要的是纠正酸中毒,可服用碳酸氢钠。有高氯酸血症则首选用枸橼酸溶液治疗。碱常需终身服用。②如有低钙,在服碱性制前应及时补充钙。③小管酸中毒者在纠正酸中毒后,病变仍无明显改善或痊愈,可用维生素。已有钙化结石者不宜服用钙维生素D。范可尼综征者需较大量维生素D。

(9)镁缺乏综佝偻病软化伴有明显低镁血症,用维生素D、钙治疗不佳者,应及时补充镁

(10)磷酸酶过少症大服中性磷溶液有一定疗效,X线示钙化有改善,磷仅轻度升高。用氟化钠药物(氟离子40mg/d)可使碱性磷酸酶增加,质病变有一定程度好转。

(11)低转换性软化症治疗去除铝来源;静滴注胺,以螯铝去除组织铝。

(12)干骺端软发育不良 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可有自发治愈的倾向。

2.钙

养性维生素D缺乏的治疗除补充维生素D外,也应同时给一定的钙治疗。一是因为不少患者在维生素D吸收不良同时伴有钙的吸收障碍,补充维生素D虽可促进肠钙吸收,但普通饮食一时难以提供多量的钙离子。二是因为维生素D治疗促进大量钙离子进入,导致钙更低,及时补充钙可预防手足搐搦的发生。不管使用何种钙,均应以补充元素钙的量为准。

3.其他

预防护理

预防

1.我国由于还未广泛使用钙和维生素D的强化食品,膳食中钙和维生素D含量普遍较低,加之我国北部地区冬季较长,日照时间短,3岁以下儿童佝偻病的发生率较多,而较年长儿童的亚临床型维生素D缺乏和妊娠哺乳质软化症也时有发生,因此对于质软化症与佝偻病的预防是非常必要和须持久进的,据我国人群钙摄入量调查,绝大多数人在养标准的80%以下,儿童有的仅为20%~50%,所以适量地补充钙对婴幼儿和妊娠末期,哺乳期,绝经后妇女及吸收功能不良的老年人也是必要的,儿童补钙应20~30mg/(kg·d),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500mg/d,妊娠哺乳期妇女补钙500~1000mg/d,长期服用钙者,间断服用更为理,因为已实,高钙可增加铝的净吸收率,对老年人尤为不利,它可促使软化和质疏松的发生,高钙吸收长时间,还会发生代偿性肠钙的净吸收率下降,故服钙2个月,可间断1个月,每次补充钙应分为550mg量或更小些来分次服用,这样钙的净吸收率会更高些,对少数儿童长期应用钙时,会有食欲减退,大便秘结甚至伴贫血,这时不必强调常规钙的供给,应给高钙饮食。

2.病因,针对病因治疗,防止畸:采用支具保护,矫正及防止畸加重,对下肢畸可采用支具或术治疗。

3.避免早婚多产,注意健康管理。

护理

在胎龄3个月时,胎儿骼系统发育成乳齿,此阶段需要维生素D。 妊娠末期胎儿迅速增长,需要更多维生素D。如果此时孕妇缺乏维生素D,胎儿在出生时就会有(先天性)佝偻病。据流调查,中国新生儿中先天性佝偻病患病率为16。4%。因此,孕妇自妊娠始就应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多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妊娠中期及晚期的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每日400国际单位。研究提示,孕28周时,一次性为孕妇补充10万-20万国际单位维生素D,有助于预防婴儿先天性佝偻病

胎儿出生后应尽早(生后半小时)奶,吸吮乳房愈频繁,乳汁分泌愈多。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虽低,但比牛奶高,其中的钙磷比例(约2∶1)利于婴儿吸收。但从绝对量看,母乳中维生素D和钙的含量并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充以使其得到满足。

夏秋季出生的新生儿在生后第三周就可以始户外活动了,为保护婴儿免于着凉,可在不直接曝晒太阳的情况下让婴儿出小脸和双手,每次5~10分钟。待婴儿满月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后,可适当延长其在户外的时间,通常每隔3~5天延长五六分钟,直到每次半小时,每日两次。

对较大婴儿来说,夏季在户外停留时,一般可戴小帽以保护头部不直接曝晒于日光下,而身体其他部位可分依据温情况完全曝晒于日光下。这样直接晒太阳的时间不能过长,一般每次5~10分钟,待婴儿适应后,逐渐延长至半小时左右。月龄较小的婴儿也可以在树荫、屋檐下或窗的室间接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

蛋黄、奶油、类、谷类及蔬菜中虽然含有维生素D,但含量低,不能满足小儿需要。但若能及时添加食使小儿养成进食习惯,则既能补充日光照射的不足,又有利于减少小儿的药物服用量。

新生儿出生后两周起即可添加维生素D,每日400国际单位(用浓维生素AD滴时,每克30滴计,两天共5滴即够),直至婴儿18个月。对低出生体重儿可于生后一周始添加维生素D,每日800国际单位,直至两岁为止。在北冬春季,应给3~6岁小儿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严重佝偻病的诊断和治疗应遵照医生意见,不宜自加大服或肉注射维生素D以免造成急性或慢性婴幼儿维生素D中毒

如能晒太阳及摄食所需量的维生素D,在母乳量充足情况下,半岁以婴儿不必另添加钙。如食物中钙含量不足或婴儿为低出生体重儿,则可服钙以补充摄入量的不足,元素钙计量每日200毫克即可。鉴于各种钙类制的吸收率一般在30%左右,因此作为长期添加的养素,碳酸钙可供选用,它含钙率高、来源充裕、济、安全、实用。

饮食保健

饮食宜忌 

1.多吃含有维生素D的食品,如蛋黄、动物肝脏、奶油、奶制品、豆类、皮、海带等。   

2.要多饮水,多食用水果蔬菜汁。   

3.忌烟、。   

4.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股后肌劳损

下一篇 股骨骨折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