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不同的种族、地区发病情况差别很大。我国六大城市对新生儿调查结果,平均发病率为3.9%。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以后脱位多见,出生时即存在,女多于男,约6:1,左侧比右侧多一倍,双侧者较少。主要由于髋臼、股骨头、关节囊、韧带和附近肌肉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异常,导致关节松弛,半脱位或脱位,此外,胎儿在子宫内位置不正常,髋关节过度屈曲,也易致本病,另外遗传因素不也较明显。调早期治疗,婴幼儿期治疗最佳,年龄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认为2-3岁后治疗,即使非常成功,致35岁后将发生髋关节痛,因此强调新生儿普查,及时诊治获得痊愈。
病理分类
1、按原因可分为外伤性脱位、病理性脱位、先天性脱位及麻痹性脱位。
3、按远侧骨端的移位方向,可分为前脱位、后脱位、侧方脱位和中央脱位等。
4、按脱位时间和发生次数可分为急性、陈旧性(如脱位3周以上而未复位者)和习惯性脱位(一个关节多次脱位)等。
5、按脱位是否有伤口与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脱位与开放性脱位。
早期全身可合并多发伤、内脏伤和休克等合并伤,局部可合并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应详细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晚期可发生骨化肌炎,骨缺血坏死和创伤性关节炎等,应注意预防。
1、骨折 多发生在骨端关节面或关节边缘部,少数可合并同侧骨干骨折。
2、神经损伤 较常见,多因压迫或牵拉引起,如肩关节脱位可合并腋神经损伤,肘关节脱位可引起尺神经损伤等。
3、血管伤 多因压迫或牵拉引起,如肘关节脱位,可有肱动脉受压。膝关节脱位时腘动脉可受牵拉和压迫,其中少数可有断裂。
治疗原则
1、伤后在麻醉下尽早手法复位
适当固定,以利软组织修复;及时活动,以恢复关节功能。早期复位容易成功,功能恢复好;复位晚则困难大,效果差。复位中切忌粗暴,要注意防止附加损伤,如骨折、血管和神经损伤等。复位必须达到解剖复位,复位后及时正确的固定是保证软组织损伤修复和防止再脱位的重要措施。一般固定三周后,早期活动,以利功能恢复。
2、开放复位的适应症
对手法复位失败或陈旧性脱位,特别是合并大血管伤者,应行开放复位,如合并有神经伤,在手法复位后观察1-3个月,大多数可自行恢复,如神经功能无恢复,即应手术探查神经。
应争取在6-8小时内进行清创术,在彻底清创后,将脱位整复,缝合关节囊,修复软组织,缝合皮肤,橡皮条引流48小时,外有石膏固定于功能位3~4周,并选用适当抗菌素以防感染。
临床表现
关节脱位只有当关节囊、韧带和肌腱等软组织撕裂或伴有骨折时方能发生脱位。具有一般损伤的症状和脱位的特殊性表现。受伤后,关节脱位、疼痛、活动困难或不能活动
如果力量足够,几乎任何骨头都能从其关节处被拉开和碰开。如篮球运动员被球击在手指末端,关节就可脱位橄榄球运动员在投掷时可被打击,而打击的力量可使肩关节脱位。
脱位通常影响活动的关节,如踝、膝、髋、腕、肘,但最常见的是肩和手指关节。不活动的关节,如在骨盆的关节,当使关节固定在一起的韧带被牵拉或撕裂时,也能被分开。
椎骨的脱位如果损害神经或脊髓就能危及生命。优势椎骨的脱位发生于脊椎创伤处,后者可导致瘫痪。
1.一般症状
(1)疼痛明显,活动患肢时加重。
2.特殊表现
(1)畸形 关节脱位后肢体出现旋转、内收或外展和外观变长或缩短等畸形,与健侧不对称。关节的正常骨性标志发生改变。
(2)弹性固定 关节脱位后,未撕裂的肌肉和韧带可将脱位的肢体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动活动时有一种抵抗和弹性的感觉。
(3)关节盂空虚 最初的关节盂空虚较易被触知,但肿胀严重时则难以触知。
3.X线检查 关节正侧位片可确定有无脱位、脱位的类型和有无合并骨折,防止漏诊和误诊。
诊断要点
(1)有明显外伤史。
疾病治疗
(一)复位
以手法复位为主,时间越早,复位越容易,效果越好。但应由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复位。
(二)固定
复位后,将关节固定在稳定的位置上,使受伤的关节囊、韧带和肌肉得以修复愈合。固定时间为2-3周。
(三)功能锻炼
中医诊治
(一)、药物治疗
a.内服:中成药(丸剂、酒剂、胶囊、蜜丸、颗粒剂)、中草药,并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人状况配以食疗。
b.外用:贴剂、药物熏洗、药物熏蒸、药物透敷、针灸、艾灸、药熨、火疗、药物喷射。
(二)、理疗
激光针刀、四肢疾病治疗仪、全身康复治疗仪、智能型极超短波治疗仪、三维智能干涉波治疗仪、全科治疗仪、药物离子导入仪、电脑骨创伤治疗仪、远红外线理疗舱、经皮给药治疗仪、微波治疗仪、偏振远红外光电脑疼痛治疗仪、磁疗仪、经络导平仪。
(三)、静态疗法
架双拐行走、下肢床头牵引、推拿学位按摩、功能康复锻炼。通过中医治疗打通微循环和经络,促使坏死骨质吸收,骨坏死区域修复,同时应用静态疗法帮助恢复功能。
健康与饮食
急救原则
关节脱位也称脱臼,是指构成关节的上下两个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发生了错位。多暴力作用所致,以肩、肘、下颌及手指关节最易发生脱位。关节脱位的表现,一是关节处疼痛剧烈,二是关节的正常活动丧失,三是关节部位出现畸形。一旦发生关节脱位,应让病人受伤的关节安静地固定在病人感到最舒适的位置。由于脱位时间越长,复位就越困难,所以应尽可能在进行妥善固定后,迅速就医。值得注意的是,在为病人脱衣服时,应先脱健康一侧的,再脱受伤一侧的,穿衣服时则反之。
肩关节脱位(dislocationofshoulderjoint)
大多为后脱位,除老年肌肉松弛之新鲜脱位外,一般均需麻醉后或肌松弛下进行复位,常用手法复有:
①希氏法
伤员仰卧位,术者立于伤侧,用靠近患肢术者一侧的足跟置于患肢腋窝部,于胸壁和肱骨关之间作支点,握患肢前臂及腕部顺其纵轴牵引。达到一定牵引力后,轻轻摇动或内、外旋其上肢并渐向躯干靠拢复位。
坐位,助手握患肢腕部顺应其患肢体位向下牵引,用固定带或另一助手将上胸抱住固定。牵引1~2分钟后,术者用双手中指或辅以食指在腋下提移位之肱骨头向上外复位。
操作时不可粗暴,以免引起肱骨外科颈骨折,复位后X线摄片检查完全复位后,用胶布或绷带作对肩位固定3周。
手法复位不成功则去进行手术开放复位,习惯性脱位时,可作修补术。
③肘关节脱位(dislocationofelbowjoint)
平卧位,助手固定患肢上臂作对抗牵引,术者握其前臂向远侧顺上肢轴线方向牵引。复位后上肢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3周。
术前一手握患肢,另一手轻握其腕部作轻柔的牵引及旋转其前臂,当前、后轻旋时即感到桡骨头清脆声或弹动而复位。绷带悬吊前臂适当保护患肢1周。
①预防休克,若已有休克时,应取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并急送医院进行抢救。
②急送医院在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
④解除外固定后应继续锻炼髋骨活力和髋部肌力,然后持拐不负重步行。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