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两色乌头

两色乌头:Aconitum alboviolaceum Kom.)是草本植物,长约10-15厘米。缠绕,长1-2.5米,基生1枚,叶片五角状总状花序具3-8朵苞片线形萼片紫色或近白色,上萼片全缘心皮3,蓇葖直立,种子锥状三角,生横狭翅。8-9月。生海拔350-1400米间山地谷中灌丛间或林中。分布于中国、朝鲜及远东地区。两色乌头是多 年生草......
目录

形态特征

两色乌头是多 年生草本。,长约10-15厘米。缠绕,长1-2.5米,疏被反的短柔毛或变无毛。基生1枚,与下部具长柄,上部变小,具较短柄;叶片五角状,长6.5-9.5(-18)厘米,宽9.5-17(-25)厘米,基部心形,三深裂稍超过中部或近中部,深裂互相稍分,中央深裂状倒梯、宽菱形菱形端钝或微尖,稀短渐尖,不分裂或上部不明显三浅裂,边缘自中部以上具粗牙齿,侧深裂扇形,不等二浅裂近中部,上浅裂似中深裂,两面被极稀疏的短伏毛。总状花序长6-14厘米。具3-8朵;轴及花梗密被伸展的短柔毛;苞片线形,长3-3.5毫米;花梗长9毫米;苞片花梗的基部或中部,状似苞片,但较小;萼片紫色或近白色,被伸展的柔毛,上萼片,长1.3-2厘米,中部粗2.8-5毫米,短,稍向下弯,下缘长1-1.3厘米;花瓣无毛,与上萼片近等长,细,比长,拳卷;雄蕊无毛,全缘心皮3,子房疏被伸展的短毛或无毛。蓇葖直立,长约1.2厘米;种子锥状三角,长约2.5毫米,生横狭翅。8-9月

产地生境

在中国分布于河北北部、辽宁、吉林及黑龙江南部。生海拔350-1400米间山地谷中灌丛间或林中。在朝鲜及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医药价值

【朝药】用于压,关节疼痛《图朝药》。

【药 】:两色乌头

【来 源】:为子叶植物毛茛两色乌头

【功 效】:止痛。

治】:治所致的诸痛症。

性味归经】:辛,热,有大毒。入

【用法用量】:服:入汤先煎30一60分钟,制过用,3一9克,若作酒剂,应减1一2 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部。

【拉丁】:A-conitum alboviolaceum Kom

【考 】: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

【中药化成分】:含生物碱1.33一1.7%。

【中药化成分】含两色乌碱甲、乙、丙、丁(alboviolaconitine A、B、C、D),还含北乌头定碱(septentriodine),牛扁碱(lycaconitine),阿娃乌头碱(avadharidine),牛扁亭碱(puberaconitine),狼毒乌头碱(lycoctonine),两色乌头碱(albovionitine),洋翠雀碱(ajacine).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长白山区,民间用于止痛,获得一定疗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两面刺

下一篇 自闭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