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左心发育不良

发育不良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先天性管畸。发病率约为1~27/10万,占先天性管畸的1.4%左右。这类畸的共同点为左环在某部有狭窄或锁,而使左房、动脉扩张和压力增高,于是右室的流增加,必须伴有动脉导管才能生存。1952年Lev将左半发育不良及右半肥大的先天性管畸称为左室通道发育不良综征。1958年Noonan和Nadas对左半通道梗阻和发育不良的心脏......
目录

临床表现

患儿可为正常足月儿,但生后数小时即可出现进紫绀促或呼吸困难力衰竭等表现。心脏听诊无特异杂音。动脉瓣区第2音亢进、单一。搏细弱。伴有酸中毒糖、低氧血症休克等。若房间隔缺损分流量很大时,紫绀可不明显,低氧血症较轻。约90%患儿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则常在生后1个月死亡。

辅助检查

:显示右房、右室增大,影呈球水肿表现。

电图检查:P波高尖,电轴右偏和右室肥厚

超声动图:两维显像可见巨大右房、右室,而左室腔小壁厚,二尖瓣发育不良,动脉及弓部细小。

导管检查:可显示房水平分流及动脉导管的存在,但当体环的压力和氧饱和度接近环时,则房分流可不能测得。

心血管造影;动脉造影可发现动脉导管动脉并可显示动脉缩窄。逆动脉造影显示动脉及弓部发育不良或伴动脉缩窄或离断。左房造影可了解二尖瓣发育状态。

病理改变

本症的病理特点为:①动脉锁或严重狭窄和动脉发育不良,约35~80%的病例伴有动脉缩窄。②二尖瓣锁或发育不良。③左室不发育。④右半肥大表现右房、右室增大,尤以动脉异常扩大。⑤存在粗大的动脉导管房间隔缺损或卵孔未

分类:UrbaN和ScHwarzenberg将本征分为五类:

动脉

a.伴二尖瓣发育不良或狭窄

b.伴二尖瓣

Ⅱ 二尖瓣

二尖瓣狭窄

a.动脉正常

b.伴动脉瓣狭窄

动脉发育不良

动脉锁或离断

Noonan分为二类

动脉锁或严重狭窄

Ⅱ 二尖瓣

流动力:在发育不良时,右房同时接受上、下腔静的回流和左房房间隔缺损流入的。因此,体、在右房混后由右室泵入动脉和左、右动脉,并粗大的动脉导管进入降动脉,逆灌注动脉冠状动脉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二处分流是发育不良患儿完成体、环过程的先决条件。而且房间隔缺损的分流量和动脉氧饱和度均与房间隔缺损的大小成正比。出生后,由于环阻力明显下降,流量增加,且常伴动脉缩窄和动脉导管,故体环阻力较高。体、流之比失调,结果导致水肿力衰竭,同时脏器流灌注不足,出现低氧血症和酸中毒,最终死亡。

治疗措施

术前处理:诊断明确即用前列腺素E10.01μg/(kg·min)持续静滴注,控制吸氧浓度为21%左右,的是促使动脉导管续继放,使用呼吸机避免过度通气,保持动脉的二氧化碳分压在4.0~5.33kPa(30~40mmHg)以上促使管收缩,阻力增高,流量减少,从而增加动脉导管入降动脉流量。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度等正常指标,要求氧饱和度达到80~85%。

手术治疗为唯一有效的法。由于新生儿早期管阻力较高,治性纠治手术死亡率很高,故常施分期手术。

第一期手术在体外环结低温或深低温停环下进,可动脉动脉导管和右房插管建立体外环。手术的基本原则如下:①切除大部分房间隔,使如大型房间隔缺损或类似房,消除左、右房压差,使左房流通畅地进入右房充分混,提高氧饱和度。②动脉弓成和解除动脉缩窄病变:从右无动脉起始处至降动脉上部沿动脉弓下缘纵,并在平乏氏窦水平横断动脉,缝动脉的远端切,近端应用人工织物(Gortex或PTFE)补动脉弓切上、下缘,使右室流能通畅地进入动脉冠状动脉。但人工织物易渗或折叠影响流通畅。故JoNas等将动脉下移到动脉瓣上水平,并在动脉分叉处横断,将获得的动脉壁裁剪后替代人工织物,进动脉弓扩大重建,并与右室流出道连接。Lau报告在动脉后壁纵,重建4mm的动脉,并将动脉动脉弓作。③结扎动脉导管,重建适的体-分流途径,早年较多施锁骨动脉与右动脉(Blalock-Taussimg手术),近年推崇中央性分流,即在动脉动脉间作3~4mm的分流。

术后处理:早期若出现过多,可通过增加管阻力和压力以减少流量。给予吸入21%的氧,保持二氧化碳分压高于4.0~5.33kPa(30~40mmHg)。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增加通气时的呼末正压通气。若发现为重建的动脉径过大所致的过多,则可施动脉环扎术。若出现过少,则给予纯氧过度通气,降低二氧化碳分压要求在4.0kPa(30mmHg)以下,促使管舒张,阻力下降,上腺素药物能增加体环阻力,从而增加环分流比率,使增加。但若体环阻力小于8.67kPa(65mmHg),而二氧化碳分压小于2.67~3.33kPa(20~25mmHg),则为过小,保守治疗预后较差。

术后半年常规复查并进导管检查,若发现房间隔缺损过小或动脉狭窄,可再施球囊导管扩张术。

生理纠治术:第一概手术后12~18月可施生理性纠治术。手术法:①切除房间隔,将左房三尖瓣室,修补房间隔缺损。②结扎或缝动脉分流部位,保留右室流出道或近端动脉动脉弓的,使右室继续向体环供。③右房部与右动脉,前壁可用心包扩大或用带瓣外管道连接即改良的Fontan术。动脉压力高低决定手术的成败键。

生理纠治约1/5病例可获得较满意疗效,但右室长期承受体环压力,其远期效果尚待随访。

心脏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手术。

鉴别诊断

(一)大动脉转位紫绀的程度远较本病重。心脏在早期不增大,以后出现进性增大,且呈特殊的卵形

(二)重度动脉狭窄或动脉

紫绀较轻,颈静搏动明显,尖搏动在剑突下较强烈,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触到猫喘感及听到粗响收缩期杂音,向左颈及部传导,动脉第二音减弱及分裂。X线检查示房、室扩大,动脉段亦扩大,但搏动轻微或缺如,野异常清晰。

(三)巨大的室间隔缺损

搏充盈,在胸骨左缘第3-4列间可听到一粗糙响亮、带喷射性、占全收缩期的杂音,并向四周传导。X线检查示左室增大,野充门跳动,动脉段隆凸,电图或见传导障碍。导管检查可明确缺损情况和有无并其他畸

(四)联接异常下型心脏不增大或增大不明显,管阴影不增多,可资鉴

并发症

  本病常伴有酸中毒糖、低氧血症休克等。若房间隔缺损分流量很大时,紫绀可不明显,低氧血症较轻。约90%患儿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则常在生后1个月死亡。

预防

  本病为先天性管畸,无有效预防措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措施。

预后

不手术者死亡年龄平均4~5天,但多数死于出生后48小时之动脉导管较晚的可能存活数周甚至数月。手术治疗是惟一的挽救生命的措施。对改良Fontan手术预后的随访分析,Norwood一期手术的存活率已达75%以上,三期手术后一年存活率达58%。然而,Norwood一期手术后的病人,并非都能进入Fontan手术,而需要选择心脏移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两面针

下一篇 两面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