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冷蕨

冷蕨( Cystopteris fragilis (L.) Bernh.),生长在海拔(210-)1500-4500(-4800)米的高山灌丛下、阴坡石缝中、石脚下或沟边湿地。短横走或稍伸长,带有残留的 叶柄基部, 先端和叶柄基部被有鳞片鳞片褐色披针近生或簇生。能育长 (3.5-) 20-35 (-49) 厘米;叶柄一般短于叶片,约为叶片长的1/3-2/3,当生长在石缝时,......
目录

形态特征

短横走或稍伸长,带有残留的 叶柄基部, 先端和叶柄基部被有鳞片鳞片褐色披针近生或簇生。能育长 (3.5-) 20-35 (-49) 厘米;叶柄一般短于叶片,约为叶片长的1/3-2/3,当生长在石缝时,有时纤细,稍长于叶片,长5-14 (-20) 厘米,直径 (0.2-) 1-1.5毫米,基部褐色,向上禾秆色或带 栗色鳞片稀疏,略有光泽;叶片披针至阔披针,长17-28厘米,宽 (0.8-) 4-5 (-8) 厘米,短渐尖头,通常二回羽裂至二回羽状,小羽片 羽裂,偶有一或三回羽状;羽片约12-15对,中下部的近对生,几无柄,斜展,下部1-2对稍缩短,或几不缩短,卵形至卵状披针,长 (0.4-) 2-4 (-7) 厘米,宽 (0.2-) 1-2.5厘米,先端钝尖或短渐尖,并有齿,基部上侧与叶轴,下侧多少斜切,近对生,彼此离较大,一般约为羽片宽度的1-2倍,1.5-4.5厘米;一回小羽片5-7对,卵形或长,先端或钝尖,并有锯齿, 基部上侧平,下侧楔形,无柄或有短柄,边缘全缘或有锯齿,或羽状分裂;中部羽片与基部羽片,略长,相1.2-2.5厘米,近对生或互生;羽片羽状深裂,仅先端与上缘有粗尖锯齿叶脉羽状分叉, 折,小伸达锯齿先端。干后草质,绿色黄绿色。叶轴羽轴,特是下部羽片着生处多少具稀疏的单细胞至多细胞长状毛,甚或有少数鳞毛孢子囊群小,生于每小中部,每一小羽片2-4对,向端的小羽片上侧有1-2枚;囊群盖卵形披针,膜质,灰绿色或稍带浅褐色孢子褐色,周壁表面有均匀、较密的刺状突起。染色体数n=42,84,126,168。

生长习性

生高山灌丛下、阴坡石缝中、石脚下或沟边湿地,海拔(210-)1500-4500(-48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呼玛,尔古纳旗)、吉林(长白山)、辽宁(宁城)、蒙古(呼盟巴林、陶林至集宁、乌拉、五叉沟、大青山、尔古纳旗)、北京(百山、妙峰山、密云坡头、怀柔)、河北丘、蔚县小五台山、承德、兴隆、涞源、富平、恒山、康保、武安、赤城、芋县、大青山)、山西(宁武、五台、源浑、运城、永济、王寨、霍县、沁县、沁水、阳城、 灵石、昔阳、文水、垣、太原)、陕西(太白山、华山、长安县南五台山、兰田)、宁夏(贺兰山、祁连牛山)、甘肃(夏河、岷县、玛、榆中、漳县)、青海(门源、化)、新疆(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奇台、阜康、博格塔、巴里坤、河、沙湾、萨乌尔山、昭苏、准葛尔西部山地)、山东安徽(霍山)、台湾(宜兰、新竹、台中、南投、嘉义,阿里山、高雄、台东、莲)、河南(鸡公山、伏牛山、大山、灵宝、朱阳)、四川西部(峨眉山、理县、康定、郎木寺、少乌寺、泸定)、云南(丽江、中甸、德钦、巧家)及西藏(类乌齐、八宿、比如)等省区。广布于欧洲、亚洲北部和中部高山(朝鲜半岛、日本、蒙古、俄罗斯以及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其、喜马拉雅山地区)、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

药用价值

拼音 Lěnɡ Jué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鳞毛植物 宝兴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Polystichum moupinense(Franch.)Bed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植株高达30cm。短而直立。簇生;叶柄长6-10cm,禾秆色,基部被褐棕色、卵鳞片叶片线形,长15-20cm,宽2-2.5cm,先端渐尖,基部稍缩短,二回羽状分裂;羽片25-30对,稍生,近于无柄,狭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基部多少呈状,下面灰绿色,叶轴均疏被鳞毛孢子囊群褐色生于小中间,每裂有2-4个;囊群盖中央下陷。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