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嗜神经病毒,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以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损害为脊髓灰质炎患者多为1~6岁儿童,症状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分布不规则和轻重不等的弛缓性瘫痪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程度很轻的非特异性病变,无菌性膜炎(非瘫痪......
目录

临床分类

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和瘫痪型。

1、无症状

最为常见,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

2、顿挫型

约占全部感染者的4%~8%。

3、无瘫痪

本型症状较顿挫型重,但无瘫痪表现。

4、瘫痪

约占全部感染病例的1%~2%。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有传染性。

传染源

认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隐感染和轻症瘫痪型患者是本病的要传染源,其中隐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占90%以上。

传播途径

1、本要通过粪-途径传播,感染初期患者要通过鼻咽排出病毒,随着病程进展病毒随之由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用品可使之播。此外,服的减毒活疫苗在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后,在外界环境中有可能恢复毒力,从而感染其他易感者。

2、本病亦可通过空沫传播,但时间短暂。

发病趋势

中国自20世纪60年代采取疫苗预防本病以来,发病率显著下降。

好发人群

本病人群普遍易感,多发生于6个月~5岁儿童。

好发地区

1、本病遍及全球,多见于温带地区,但在普遍接种疫苗地区发病率明显降低,也少有流

2、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区域,标志着中国已达到无脊髓灰质炎标。

3、由于不能进广泛疫苗接种,阿富汗、尼日利亚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仍较高。

致病病因

总述

该病由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起,要通过粪-途径传播,人可接触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用品感染,亦可通过空沫传播。

基本病因

病毒从感染人体到发病需要历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

病毒口咽或消化道进入体,先在鼻咽部及肠道复制,然后逐渐侵犯相淋巴组织,大多数人感染后,机体可产生相应保护性抗体,病毒不进入流,不出现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表现为隐性感染。若机体抵抗力较低,病毒可入,先起较轻的病毒血症(即第一次病毒血症),若病毒未侵犯神经系统,机体免疫系统又能清除病毒,患者可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为顿挫型;少部分患者因病毒毒力强或中抗体不足,病毒随流扩至全身淋巴组织或其他组织中进一步增殖,大量复制并再度入成较为严重的病毒血症(即第二次病毒血症)。

2、第二阶段

典型病例可进入发病机制的第二阶段,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起细胞坏死,若运动神经细胞受损严重,则导致瘫痪瘫痪症状

危险因素

瘫痪的高危因素包括过度疲劳、剧烈运动、注射、扁体摘除术和遗传因素等。

主要症状

总述

本病潜伏期为5~35天,一般9~12天。多数患者无明显表现,部分患者可有发热部不适、恶心症状。还有部分病毒侵入神经系统的者,可出现头痛、嗜睡、肢体瘫痪症状。不同类型患者的表现不同。

典型症状

1、无症状

改型患者感染后没有症状,但清中可检出特异性抗体,从部和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

2、顿挫型

患者要表现为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相症状,在持续1~3天后可逐渐恢复,如症状持续进展,可发展成瘫痪型。

(1)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可有感冒症状部不适,淋巴组织水肿

(2)消化道症状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部不适,可有中度发热

3、无瘫痪

患者可呈现头痛、颈痛、痛、呕吐、颈部和部强直,此外,患者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也较为严重。

4、瘫痪

(1)前驱期

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多汗,可伴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病情持续1~4天,如病情不再发展而痊愈,即为顿挫型。

(2)瘫痪前期

可由前驱期直接进入,或在症状消失后1~6天出现体温再次上升,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烦躁或嗜睡,感觉过敏、肢体强直灼痛;患者多种相神经病理征阳性。可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面色潮红、多汗、括约功能障碍等表现。后期可有反射减弱或消失。

(3)瘫痪

通常于起病后3~10天出现肢体瘫痪,多于体温始下降时岀现,热退后瘫痪不再进展。

脊髓型:最常见。要为四肢瘫痪,以下肢瘫居多。表现为弛缓性瘫痪,不对称,反射消失,张力减退;躯干瘫痪时头不能直立,颈无力,不能坐起和翻身;累及呼吸时可影响呼吸运动,表现为呼吸浅速、咳嗽无力等。

延髓型:即延髓麻痹型,常与脊髓型同时发生。呼吸中枢受损时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暂停,严重时出现呼吸衰竭管运动中枢受损时可有压和率变化乃至环衰竭;神经受损时则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面神经及第Ⅹ对神经损伤多见。

型:少见。表现为高热、头痛烦躁惊厥或嗜睡,可有志改变。

④混型:同时存在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表现。

(4)恢复期

一般在瘫痪后1~2周,肢体远端的瘫痪始恢复,并逐渐上升至部。轻症1~3个月恢复,重症则需更长时间。

(5)后遗症期

瘫痪1~2年后仍不恢复为后遗症。若不积极治疗,则长期瘫痪的肢体可发生肉萎缩、肢体畸、部分瘫痪型病例在本病发生后25~35年,发生进神经肉软弱、肉萎缩痛,受累肢体瘫痪加重,称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征。

并发症

1、水、电解质紊乱

呼吸瘫痪患者长期使用人工呼吸机时易导致水和电解质紊乱。高热、出汗、呕吐腹泻、不能进食及改变皆可起严重生化紊乱。补液过多可水肿低钠血症

2、

病毒可直接侵犯电图T波、ST段和P-R间期改变,见于10%~20%病例。

3、泌尿道感染

常与留置导尿管有多饮水,限制含钙食物,酸化小便,使用水杨酸及早期活动可减低结石发生率。

4、关节

瘫痪病例的恢复期,可发生类似于湿关节炎的综征,表现为大关节的红、肿、疼痛和压痛。

临床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突然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的体格检查,之后为明确诊断,还可能会要就进常规、液、检查、病毒分离等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会测量患者的体温,检查患者的力、张力以及相的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无瘫痪型的患者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瘫痪前期患者可出现三脚架征、头下垂征、和膝试验阳性。

1、Kernig征

患者仰卧,一侧下肢髋、膝关节成直角,检查者将病人小腿拾高伸膝。正常人膝关节可伸达135°以上。如伸膝受阻且伴疼痛与屈痉挛,则为阳性。

2、Brudzinski征

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托起病人枕部,另手于其胸前。当头部前屈时,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则为阳性。

3、三脚架征

患儿坐起时因颈强直不能屈,坐起时需双手后撑床上而呈“三脚架”样。

4、头下垂征

将手置于患儿腋下并拾起躯干时,可发现头向后下垂。

5、膝试验

做起后不能自如地弯颈使下巴抵膝为阳性。

实验室检查

1、常规

白细胞多正常,早期及继发感染时可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急性期1/3~1/2的患者沉增快。

2、

顿挫型液通常正常,无瘫痪型或瘫痪型患者液改变类似于其他病毒所致的膜炎。颅压可略高,细胞数稍增,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后期以淋巴细胞为。热退后细胞数迅速降至正常,蛋白可略高,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少数患者液可始终正常。

3、病毒分离

起病1周鼻咽部分泌物及粪便中可分离出病毒,也可从液或液中分离病毒,多次送检可增加阳性率,诊断价值也更大。

4、检查

用ELISA法检测液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高,在第1~2周即可阳性,4周阳性率达95%,可作早期诊断。用ELISA或放射免疫技术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双份清抗体滴度呈4倍及4倍以上增高有诊断意义,阳性率和特异性均较高。

鉴别诊断

诊断原则

据当地的流史、患者的旅游史等病史,结临床表现及相助检查来进诊断。诊断时应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性乙型炎、家族性周围性瘫痪等疾病进

诊断

1、上呼吸道感染

顿挫型患者症状上呼吸道感染相似,可据流资料结实验室检查,特是从部分离病毒的结果来进

2、性乙型

轻型的性乙型炎可表现为无菌性膜炎,易与无瘫痪脊髓灰质炎相混淆。乙型炎起病较急,志障碍较显著,外周液及早期液中细胞大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以及检查等可供鉴诊断时的参考。

3、腮腺炎并发

腮腺炎并发炎时,有与无瘫痪脊髓灰质炎非常相似的表现,但可依据腮腺肿大、与腮腺炎患者接触史、补体结试验、淀粉酶增高等而与脊髓灰质炎相鉴

4、感染性多发性神经

本病好发于20~40岁,患者可以无发热或在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后迅速出现周围神经炎的临床表现。瘫痪虽也属弛缓性,但出现缓慢,从下肢逐渐上升至、胸及面。其突出特点为瘫痪呈对称性,感觉障碍尤为特殊,呈对称的袜子或手套型分布。恢复迅速而完全,少有后遗症。液中蛋白质量特高(0.8~8g/L),而细胞数一般无明显增加。

5、家族性周围性瘫痪

常有家族史和周期性复发,以成年男性为多。肢体瘫痪常突然发生,并迅速到达高峰,两侧对称,近端重于远端。患者无发热,发作时钾降低,补钾后迅速恢复。

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

本病无法治愈,前也尚无特效抗病毒治疗法。治疗原则要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促进恢复、预防及处理并发症,康复治疗。要的治疗法为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1、对于发热的患者,必要时可使用退热药物。

2、使用镇静缓解全身肉痉挛和疼痛。

急性期治疗

声带麻痹、呼吸瘫痪者,需行气管切术,必要时使用呼吸机通气

一般治疗

1、患病期间应卧床休息至热退后1周。

2、处于前驱期和瘫痪前期的患者应隔离40天。

3、避免各种瘫痪发生的因素,如剧烈活动、注射、手术等。

4、适当补充养,保补液量及热量的供给。

5、适量的被动运动可减少肉萎缩、畸发生。

6、对于瘫痪期的患者,卧床时保持身体呈一直线,膝部略弯,髋部及柱用或重物使之挺直,关节呈90°。疼痛消失后应积极做动和被动锻炼,以防止肉萎缩、畸

7、对于延髓瘫痪者,应保持道通畅,采用头低位,避免误吸;若气管泌物较多,应及时吸出,防止道梗阻。

药物治疗

对于瘫痪期的患者,可使用一些药物促进功能恢复。

1、前驱期和瘫痪前期

滴注高渗葡萄糖及维生素C,可减轻神经组织水肿。静输注免疫球蛋白,有减轻病情的作用。早期应用α-干扰素有抑制病毒复制和免疫调作用。

2、瘫痪

(1)神经细胞的养药物:如维生素B1、B12及促神经导药地巴唑

(2)增进肉张力药物:如加兰他敏等。

药品

维生素B1、维生素B12、地巴唑加兰他敏

手术治疗

若畸较严重,可外科矫治疗,如缓解关节挛缩的手术、关节术、肢体延长手术和关节置换手术等。

其他治疗

可通过中医按摩针灸、康复锻炼及水疗等其他理疗措施促功能恢复。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案、医保政策等有

预后措施

一般预后

如果诊断及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对于瘫痪型的患者,则可能会遗留有四肢瘫痪的后遗症,病情严重时还可导致死亡。

危害性

本病严重者可发生死亡,存活者还可出现后遗症。

治愈性

本病无法治愈。

治愈率

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后遗症

部分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遗留有瘫痪

日常管理

总述

日常中家属应多陪伴患儿,尽量满足其需求;注意保持患儿良好的睡眠,注意患儿活动完全,避免意外受伤;在家恢复一段时间后,应遵医嘱定期复查。

理护理

长期卧床、肢体瘫痪,对患儿情绪造成很大影响,家属应多陪伴与患儿,及时解除不适,尽量满足其日常生活需要。

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注意休息,保良好的睡眠,促进疾病恢复。

2、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室清新,常通

3、据天增添衣物,防保暖,预防感冒。

4、遵医嘱进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5、对出汗多者,应及时清洗,保持皮肤清洁。

6、注意活动安全,避免外伤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饮食护理

饮食调理

理的饮食可保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加强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饮食

1、注意饮食卫生,不食生食,不饮生水。

2、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为传染性疾病,可通过一定的措施进预防。

1、隔离传染源

患者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最初1周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密切接触者应医观察20天,对于病毒携带者应患者的要求隔离。

2、避免病毒传播

急性期患者粪便用20%含氯石灰,将粪便浸泡消毒1~2小时或用含氯消毒浸泡消毒后再排放,沾有粪便的尿布、衣裤应沸消毒,被服应日光暴晒。

3、保护易感人群

(1)本病流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推迟各种预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术等,以免促使顿挫型变成瘫痪型。

(2)注射相疫苗,常用的疫苗有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3)未服过疫苗的幼儿、孕妇、医务人员、免疫力低下者、扁体摘除等局部手术后或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者及儿童。若与患者密切接触,应及早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月1次,连用2次,免疫效果可维持2个月。

疫苗

疫苗接种是预防本病要而有效的措施,常用的疫苗有脊髓灰质炎疫苗(OPV)、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国际上较多采用OPV,尤其是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1、减毒活疫苗(OPV)

(1)服,使用便,95%以上接种者可产生长期免疫,

(2)由于是活病毒,故不可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或免疫抑制治疗者。

(3)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三型单价糖;另一种是混多价糖前普遍采用此型疫苗。

(4)中国前由政府免费提供作为国家计划免疫疫苗之一。免疫程序一般首次免疫从2月龄始,2、3、4月龄各服1次,4岁时再加强免疫一次。

(5)服用疫苗后2周,体可产生特异性抗体,1~2个月可达有效水平,三服用完成后产生的免疫力可维持5年,加强免疫1次可维持终身。

2、灭活疫苗(IPV)

较为安全,可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但价格昂贵,免疫维持时间短,需重复注射。

就医指南

急诊(120)指征

1、昏迷

2、突发四肢软弱无力,难以抬及走路;

3、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突发头痛、颈痛,伴颈部和部强直;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如出现上述紧急情况,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如症状较轻,则可前往儿科、感染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历,请携带相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前都有哪些不适?

2、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8、最近有外出旅游吗?去哪里了?

9、有没有照正规的脊髓灰质炎免疫的流程接种?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法有什么险吗?

5、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吗?

6、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疫情情况

莫桑比克

当地时间2022年5月18日,莫桑比克政府宣布,该国在时隔30年后再次出现脊髓灰质炎疫情。

美国

当地时间2022年7月21日,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市报告出现小儿麻痹症病例(脊髓灰质炎),为近十年来美国首例。

当地时间2022年9月9日,美国纽约州宣布,由于近期在纽约市附近郊区的废水样本中检测到脊髓灰质炎病毒,该州进入灾难紧急状态。据纽约州当天发布的声明,本次紧急状态将持续到10月9日,卫生部门官员设定了将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率提升到90%以上的标。前在几个高险地区中,奥兰治县接种率最低,只有不到59%。近几个月,纽约州奥兰治县、沙利文县、罗克兰县和纽约市附近的废水样本中都检测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

巴基斯坦

2022年7月28日,巴基斯坦卫生部说,该国西北部伯尔-普什图省发现一例儿童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病例,所感染病毒类型为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这是今年该国发现的第14例脊髓灰质炎病例。

相关讯息

2022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消灭灰项任艾·奥李瑞(Aidan O’Leary)在会上称,预计在2023年阻断脊髓灰质炎的传播,在2026年实现消灭灰。

2023年8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脊髓灰质炎(灰)病毒的传播险仍构成“国际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据世卫组织介绍,自委员会上一次评估会议以来,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分报告1例和5例新增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病例;在非洲,自2022年2月在当地发现野生灰病毒以来,多个国家的协调动已让情况好转。自2022年8月10日以来,莫桑比克没有报告新增病例,但委员会认为,此前的相评估尚无法排除马拉维和莫桑比克仍存在野生灰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凌霄

下一篇 小儿皱梅腹综合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