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腓骨肌萎缩症

腓骨萎缩症又称Charcot-Marie-Tooth病(CMT),是一组最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占全部遗传性神经病的90%。本组疾病的共同特点为儿童或青少年发病。慢性进腓骨萎缩,症状和体征比较对称,多数患者有家族史。本病以腓骨萎缩为要临床特征,故又称腓骨萎缩症。神经电生理、神经病理所见,将CMT分为Ⅰ型及Ⅱ型,CMTⅠ型称脱髓鞘型,CMTⅡ型称轴索型。CMT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目录

病因

CMT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部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性连锁显性遗传和X-性连锁隐性遗传。

临床表现

1.腓骨萎缩症Ⅰ型

发病在儿童期或青春期,有2/3病例在10岁前发生,常表现运动发育落后。男性比女性多见。本病在同一家族患病的个体中,发病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均有较大变异。女性症状较轻。早期症状表现双下肢远端始,双下肢无力走及跑步渐感困难,肉萎缩常由腓骨及足部小始,然后胫前萎缩渐向上发展。萎缩一般不超过大腿下1/3,故大腿和小腿成鲜明对比。由于足部萎缩,可出现高足弓,足下垂,锤状或爪。患者可有跨域步态。一般在晚期累及手部及前肉,手指不能伸直,细动作难以完成,而上发育正常。萎缩进展非常缓慢,部分患儿可有感觉障碍,深感觉受累常表现为天黑时步态不稳。有些患者肢端较冷,少汗或发绀,早期反射消失,随后其他反射相继减弱或消失。

2.腓骨萎缩症Ⅱ型

发病较晚,2/3病例在10岁后发病。进展较慢,肉萎缩和无力较CMTⅡ型轻,且感觉障碍不如Ⅰ型明显。

检查

1.液检查

CMTⅠ型,半数患儿液蛋白含量增高。

2.活检检查

活检显示为神经源性萎缩,神经活检CMTⅠ型的周围神经改变要是脱髓和Schwann细胞增生成“洋葱头”样改变;CMTⅡ型要是轴突变性。

3.神经电生理检查

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本病重要电生理特征,婴儿周围神经传导速度(NCV)低于正常值60%以上,大于3岁患儿NCV低于38m/s,CMTⅡ型的周围神经动作电位波幅<正常低限的80%,神经传导速度在正常值低限或轻度减慢。

诊断

诊断要依靠遗传家族史,临床特征,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神经活检。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分子遗传分析也可以用于诊断。发生在儿童或青少年的慢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据青少年起病隐匿,进性下肢远端萎缩,且有特殊的分布式(以大腿下1/3为限,呈“鹤腿”),但力相对较好,反射常减弱或消失,套式感觉障碍等特点,诊断不难,有阳性家族史者可助确诊。

治疗

前无特殊疗法,可对症处理,如外科手术矫、穿矫鞋,强调支持疗法。可进康复训练改善肉功能。患儿进入青春期,为了减轻足及足下垂,可进关节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